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3004456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0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分析,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品德与生活编写组,主要主题的系列:,第四册教材的教学主题 以及与前几册的关系,主题1:我和大师交朋友学习主题系列,我的新生活学习真快乐(第1册) 学习生活的兴趣、学习常规 快乐的学习生活(第2册) 学习的习惯、方法、兴趣,强调非智力因素如:专心、坚持与不拖拉等品质的养成,倡导新的学习观 我和大师交朋友(第4册) 探究的学习方法,榜样和理想,主题2:班级的荣誉班级主题系列,我的新生活我喜欢我们班(第1册) 班级生活的兴趣、认同感和归属意识 我在班级中(第2册) 群体生活的习惯、方法、责任和乐趣 你 我 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第3册) 班级内人际

2、关系、集体生活的原则 班级的荣誉(第4册) 责任感和班级荣誉,主题3:家在自然中环境与生态主题,为什么要设置环境与生态教育主题?,德育全球化的需要 生态道德理念的提出 人类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生物圈”或“生态系统” “恰当的技术,非主宰的科学”从 “战胜自然”、“统治自然” 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完善 人类生活的文明尺度,不是在于“生活标准”即物质占有量的不断提高,而在于“生活质量”即物质的充分利用和精神生活的完善。 四季与生活教育主题的深化,主题4:我们生活的地方社区家乡主题,生活空间扩大的需要与体现 儿童认知特点:1、2册主要关注学校、家庭生活空间,第3册学习了祖国主题。具体、微

3、观宏观中观,主题5:长大真好成长主题,为什么要设置成长主题,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儿童的自尊感和自信心源于对自我成长的关注、认识与体验。 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成长主题在各册中的位置 我的新生活我的身体和生日(第1册) 你 我 他(第3册) 长大,真好!(第4册),4第1单元,我和大师交朋友,寻访大师 的童年,大师成才 的故事,大师在我身边,三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4第1单元,儿童心中尊敬的人,关注点:大师成长经历折射出的人格魅力,对人类创造力的景仰,对有创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定位:与大师交朋友,寻访大师的童年,大师成才的故事,大师在我身边,了解大师童年的故事,亲近感,归因

4、,对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向往,1 寻访大师的童年,校园名人廊:了解一些对人类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人,熟悉一位大师的童年生活,可小组探究学习关注不同大师,也可全班重点学习一位大师,大师童年故事会 “大师生来就是天才吗”讨论会,重难点分析及建议,关注孩子从大师童年生活中获得的体会。 引导学生反思、获得感悟。强调活动中体会的外化、 内化及提升,这也是第4册教材的一个特点。 防止对大师的误解(与普通人的对立)。 注意方法指导。,教学资源使用建议,教参中提供有一系列关于大师童年的故事。老师也可以鼓励儿童 自己查找、了解和熟悉一位大师的童年生活。,2 大师成才的故事,简森和望远镜 齐白石和他的四绝 钱学森和中国火

5、箭技术 马克思和资本论 牛顿和万有引力定律,大师及其成就故事一组:,大师成才秘诀,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大师及其对人类作出的某项贡献,了解大师成功道路 的轨迹,重点引导儿童对大师成才进行归因。 学生的归因可能存在简单化的倾向,鼓励学生独到的感受。 引导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感受。,教材从不同角度反映大师的成长轨迹,教参中提供了相关的补充资料, 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观看电影等,从大师的成长历程中获得动力。,3 大师在我身边,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诗园:理想的种子 小评判: 小实践: 回音壁:,旨在帮助儿童澄清对低年级的儿童而言,什么样的生活

6、才是有创意的生活。,激发、提升儿童的感受,展示一组有创意的生活场景,以大师的言行激励自己,本单元学习的目标,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本课是在前两课基础上的一个延伸环节,因此如果说前2课以儿童对大师童年生活及成长历程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这一课则重点是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向往、有憧憬,同时又愿意 付诸行动。旨在帮助儿童从大师的成长历程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心中有榜样”。,教材中呈现的各种有创意生活的图片是引导性的。教师可引入学生生活中其它的典型事件。 小评判也可就儿童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评点。 鼓励学生自己挑选喜欢的名人名言激励自己。,4第2单元,班级风景线,一次运动会,班级小明星

7、,我们的班级报,四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4第2单元,在班集体生活中培养儿童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关注点:典型班级活动,班级风景线 一次运动会 班级小明星,美化教室活动,采访班级明星活动,筹划和参与运动会的活动,我们的班级报,1 班级风景线,一组引导美化班级活动的图片,生物角 图书角 队 角 信 箱,在各种美化班级 的活动中培养集体意识,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活动美化班级。 2、所有活动都是培养和增进其集体意识的载体。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方法指导。 3、努力创造条件使所有儿童都能参与活动。,教参中提供有多种备选活动。老师也可根据本校和班级的实

8、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活动。,2 一次运动会,“运动会的准备”班会 大家一起来锻炼 我们的约定 运动场上显本领 音乐厅:站在世界领奖台 小评判 回音壁,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教材提供了一次典型的运动会活动的基础框架。可调整上课时间,配合学校运动会的召开学习此课,从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实际班集体生活。 2、重点关注学生参与运动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指导学生解决、反思,增进集体意识和荣誉感。,除教参中提供的一些常识外,运动会过程中的随机事件,都是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3 班级小明星,采访班级小明星 制订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加油站 采访交流会,一个典型的采访过程,采访方法指导,采访

9、体会交流,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本课旨在以班级明星的采访活动为载体,帮助儿童在了解班级明星的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增进集体荣誉感。因此采访活动学生参与程度越深,其体验愈真切。 2、教学中可重点关注采访过程和方法指导,以及采访体会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采访中获得的独到体验。,采访方法可参考教参中的有关内容 建议同时关注学生在采访过程中的随机事件及其暴露的问题,从中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如交往情况、如何对明星同学、对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看法等。,4 我们的班级报,我们来出班级报 展出我们的班级报,典型的编报过程,评点班级报,编报感受交流会,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

10、由于学生尚处二年级,对班级报不要作过高的要求。教学中应侧重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并重点关注学生的编报体会,学生对前几个活动及编报的感悟,可作为评价的依据之一。 2、本课编报活动既是一种典型的班集体活动,同时也为前三课活动提供了一个表达的空间。所以,可以前3课活动内容为本课的素材。,1、教参中提供了部分编报的常识和方法。老师也可结合自己编报的经验进行指导。 2、关注学生在编报活动中的素材选择(反映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关注点)、分工合作和体会等,并从中发掘教育资源。,4第3单元,三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4第3单元,美丽的大自然,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大自然中的活动,动物、植物和我们,了解、喜爱动植物,体

11、会其生命性,美好的家园,初步的生态意识、习惯,环境和生态教育,关注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动植物的生命性,家园的和 谐。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1 美丽的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引导儿童与大自然的互动 激发儿童已有的体验,小调查:校园内的植物有多少种颜色 “七彩的校园”调查计划 和大自然一起玩 小讨论:在大自然中玩的游戏 展示台:我参加过的户外活动 小评判:谁的户外活动好,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本课有两个重点,其一引导和激发儿童与大自然互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其二是指导儿童现实生活,引导和鼓励儿童参与亲近自然的活动,营造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 2、教学中

12、不仅帮助儿童提取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设计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儿童的体验(易忽视的现象);同时尤其要培养儿童亲近自然的生活倾向,对儿童生活的指导要具体而有针对性。,教材中设计的活动“校园植物颜色”调查,是引导性的,教师可结合学校实际选择其他活动,如叶子的形状、花的颜色等 。 此外教材中提供的大自然中的游戏也是普遍性的。教师可指导学生玩一些更本土化的游戏。,2 动物、植物和我们,散文诗:生命世界 寻找生命 动物生命现象 植物生命现象 诗园:爸爸我恨死你的猎枪 我喜欢的动物和植物 完成我喜欢的动物(植物)研究报告 小擂台:动物植物知识赛 制作保护动物植物警示牌,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1、

13、对动物、植物生命现象的探究旨在促进儿童对生命的景仰,珍惜生命。因此尤其应注意科学探究活动中儿童的情感体验。散文诗和诗园都是为强化和升华情感体验服务的。 2、对喜爱动物植物的研究旨在引导儿童关注它们,培养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儿童的学习愈深入,保护动物植物就愈能成为其发自内心的愿望。制作环保警示牌即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表达空间。,除教材和教参提供的有关资源外,鼓励和指导儿童从多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并相互交流合作。,3 美好的家园,小讨论:美好的家园要有哪些条件? 为了美好的家园我们约定 加油站:制定公约的办法 游戏场:环保棋环保规则汇总 心中的家园想象画及评比,家园对比图,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

14、建议,1、培养儿童初步的生态意识。对美好家园的憧憬,转变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 2、想象画的评定关注的是儿童对生态的初步感受,应区别于美术课对技法的强调。关注儿童讲述的设计意图。,重视音像教学资源的使用。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录象、电视或课件等激发儿童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和有关生态破坏的统计数据等也可作为课程资源。,4第4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的社区,社区的文明,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三课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4第4单元,爱家乡教育,关注点:家乡的生活事件,物、景、文化风俗,我们的社区,社区的文明,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邻里交往社区生活规则,了解社区,

15、了解家乡 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1 我们的社区,认识社区 双休日的社区,认识社区机构,了解社区工作人员,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了解社区设施和居住环境,了解社区工作人员,一方面是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更是要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儿童对自己生活地方的热爱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尊敬之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了解各种设施给我们生活提供的便利以及如何利用,体会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既要了解典型的社区设施,同时也要帮助学生了解所在社区的设施。重点观察自己所在小区工作人员给生活提供的便利和付出的劳动。 如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可开展讨论,引导儿童正确对待。或者可和下一课一起学习。,2 社区的文明,游戏场:找出

16、这个社区中不文明的行为 小实践:我为社区尽一份力 小评判:邻里相处的文明 制作一张宣传卡,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通过社区环境和社区生活人员之间如何相处的评判,旨在引导儿童调整自己的言行。所以本课中尤其应避免评判的简单化和形式化。注重评判的情景性和深化儿童的换位情感体验。,除教材中呈现的典型场景外,儿童生活中关注到的其他现象也可作为教育资源。,3 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家乡的风景 家乡的美食 家乡的变化,鼓励儿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考察家乡,童心岛:家乡的魔术师,家乡的颂歌,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重难点分析及建议,教学资源使用建议,对家乡不同侧面的了解旨在激发儿童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老师可指导儿童以小组形式选择一种活动深入进行。并关注儿童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1、了解家乡环节,重点要注意开发儿童所生活的地方蕴含的教育资源。 2、家乡的颂歌环节则可引入文学、诗歌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