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天空》.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72948201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的天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命的天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命的天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命的天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命的天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的天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的天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的天空篇一:语文试题 初二 语文试题 初二 提示:请在试卷上正确地书写汉字,错字、别字每个要扣0.5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请在空格内端正书写名句和对联。(第17题每句1分,第8题2分,书写1分) 1、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4、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6、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知难而退,要努力坚持下去。作者在遭受困苦是所描绘的“,”的美好境界。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不忘报国之志,抒发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

2、子是:,。 8、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结合西游记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本文选自战国策,由西汉末年编辑整理成册,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10、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

4、思。(2分) (1)吾妻之美我者(2)时时而间进 11、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他纳谏后有了哪些变化?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2分) 12、妻、妾、客三者对邹忌的回答各不相同,从三者的语气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产生。(2分) 13、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 恐帝不复用意

5、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听政:处理政务。内侍:此指太监。规: 勉励。益:得益。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分) 或询其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16、读完本文,请简要分析太宗最后书法精绝的原因是什么?(2分)(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李义 日记其实是一个习惯。因为天天写才是日记。 每日最后一件事就是同自己的日记见一次面。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 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写了月日、星期、天气,然后提了笔,看见笔和笔的影

6、子在一片带横格的白纸上沉默。 沉默的笔像在回忆,像在数今天走过的脚步,像在跟一截生命道别。 刷牙缸里的牙刷,合上的书本,倾泻着的灯光,流淌着的血管里的血,铺开的日记,像是 在举行一个告别仪式,跟今天这一截生命道别。 假如明天不再存在,这日记真该日日去记,记好,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 回忆时,不时发现一日的二十多个小时只留下一两个细节,甚至没有细节。日子重复着日 子,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走了,像一个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待此刻发现时,只看见他远 去的背影,只看见日子离去的背影。 有时几天没记,再记时笔就像一个旷了几天课的学生。那几天的日子,像

7、从一块冰面上滑 过去了。 日记上的日期、连续的自然数,像是一根针线把日子串起。 一本日记,像一块密密地播种了文字的土地。 有什么理由不给生命留一份清单呢? 生活中不敢骂的人不敢让人看见的哭,不敢说出去的爱,可在日记里骂个够,哭个够, 爱个够。记思想的日记像闪着星的夜空,记心情的日记像叮咚的溪,记往来人事的日记像一卷生活 的画面。 情人的日记能吸引蜜蜂,文人的日记可治疗弱智,科字家的日记含有金属,政治家的日记 注满了历史的标点。 每篇标有日期的文字都是日记。人类的文明大多初源于此。 要选一个好干部,日记可供参考,用什么样的人,在日记里可以找到。而阴谋家从不保留 日记。 惟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

8、偕老、能忠贞不渝。 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让你认识自己。 日记的记性最好,至少不会忘记主人。说不定还会使你不朽。 把自己发表给后人,让后人阅读先人,让后人原谅先人。 日记封面上的那些话,是一些日子的主题。 比如:“求知?拼搏?足迹”,比如:“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春雨一样幸福”,比如: “我是我从未遇到过的人”,比如:“向正在受苦受难而又顽强奋斗的自由灵魂致敬”。 就像从日子里摘出一束花插在这里,扉页上又摘出了一些日子,多是发了作品,遇了重大 事件的日子。 唉,日子、日子。 留住日子的惟一方式是在日子里奔跑。 日记留不住日子。日记是对日子的纪念。像是用笔从日子里钓了一尾尾文字符号的鱼。 像是把

9、生命用这些文字符号,输进了人生的电脑。 把日记本提起来抖抖,像风吹响了一树的叶子。 眼一闭,日子都像叶子一样飘落了。二十八年,约一万个日子,像一个用我的名字称呼的 生命之树上的一万片叶子,在一场回忆的大风中飞落了。 纷飞着,像雪花,像翅膀,飘落我日记的天空,飞满我生命的天空。 不知道这叶子算不算一种收获。 只知道自己享受了二十八年的所有日子,但是长长的日子快速放映,像一部只有我一个观 众的影片。 日子抛弃了我。 只留下日记。像日子赠给我的明信片,像夹在立体的日子之间的一张张卡片或书签。 每晚画上日记的最后一个句号,就好像把今天的日子打发了,送出了门。 其实不打发,日子仍会走的。 日子对日记无法

10、说再见, 我终于听见,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驿站() 一截()扉页()抛弃()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1)打开日记,就看见了一个个日子的驿站,看见了生命的一个个驿站。 (2)惟有日记能心心相印、能白头偕老、能忠贞不渝。19“遗书”一般指人死前留下的书信,文中第部分却说日记是“另一种形式的遗书”,你怎 样理解“遗书” 在这里的含义?(3分) 20文中第部分中的“像昨天刚走了一个贫血患者,今天又来了一个患贫血的人”,和“像一个 穷朋友悄悄地走远了”,各自体现了对日子怎样的态度?(4分) 21古人曾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文中第部

11、分却说“日记是最好的镜子”,这句话蕴含着怎样 的道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2从文中第部分作者对日记主题的提炼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4分)23本文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请从文中选择一句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 比喻句, 抄写下来,并做简要评析。(4分) 24文章结尾从“无法说再见”到“没有说再见”,意思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结合文章内容,你怎 样理解“日子对日记没有说再见”这句话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日记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了 什么样的角色?(5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5、成长的过程中有好书相伴,它可以教会你知识,带领你徜徉知识的海洋;也可以带你攀

12、登书 山,捡拾知识的果实。这些书籍已经成为你的好朋友,把它们介绍给你的同学吧,让他们和你一 起领略读书的快乐! 作品: 作者: 阅读收获: 三、写作(60分) 26、下面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作文(1)成长与爱同行 作文(2)阅读下列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假日的下午,父亲陪他上小学的儿子到体育馆去玩。儿子在球场上拍打着篮球,瞄准篮筐, 双手托球,一次次地试图把球投进篮筐。父亲在远望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儿子正玩得高兴时,几 个大一点的男孩走来,抢走他的篮球,互相传递着上篮投球。儿子被抛到一旁,变成了观众? 或 许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许有过类似的见闻,对这样的困境,

13、你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对待的? 作文要求: 1、 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 不少于500字。 4、 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 文中不能出现本人姓名以及所在班级、学校,请用xx代替。 篇二:道德与法治(粤教版)七年级上册考点1-4 道德与法治考点1-4练习(总分7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面对右图漫画中的这位父亲,你会这样对他说( )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 你做得对,早点让孩子去挣钱 接受义务教育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接受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A. B. C. D. 2.冰心曾说过:“在我十几年海内外的学校生活中,也就是中学时代,给我的印象最深,对我的性格影响 也最大。”你认为以下观点中,能为这句话作理论根据的是( ) 中学时代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进入中学,我们开始了新的求学阶段 拥有很多的自由,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可以做 接受良好教育,能唤醒潜力,锻炼才能 A. B. C. D. 3.90多岁高龄的遵义老红军李光生活节俭,却乐于资助他人。十多年来,他捐出30余万元资助义务教育 阶段的贫困中学生。你认为李光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有( ) 不能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接受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