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72942431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篇一:王懿,字仲德翻译(南史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二千石。 仲德少沉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 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度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辽追

2、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 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帝深纳之。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

3、情伪,必堕其计。”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便舍舟,士卒必散。”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仲德坐免官。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自是复失河南。 九年,又为徐州刺史。仲德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进号镇北大将军。卒,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 祠之。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县人。(他)说自己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之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其祖父王宏在石季龙时为官,父亲王苗在苻坚时为官,都官至州刺史。 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

4、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苻坚战败时,年仅17岁的王懿与其兄王睿一同发起义兵,与慕容垂作战。前秦军队很快溃败,王懿身负重伤,败逃后与家人失去联系。路经大泽,被困住,无法离开,趴在树林里。有一个穿青衣的小男孩,年龄大约七八岁,骑着牛经过这里,看见仲德吃惊地问:“你吃饭了没有?”仲德说自己很饿,小孩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拿来饭给仲德吃。仲德吃完想要走,但下了一场暴雨,不知道通向渡口的路在哪里。有一只白狼走到他面前,仰天长叫,叫完 衔住仲德的衣服,接着就渡河,仲德随之而过,与兄长王睿相会合。渡河之后到了滑台,又被翟辽留下,让他做将帅。几年后,仲德想南归,于是离开翟辽奔往泰山。翟辽追

5、兵紧急追赶,夜间行路,忽然看见前方有极亮的火炬为他引路,趁着亮光奔走了百十里路,才得以逃脱。 仲德到姑孰投奔桓玄门下。赶上玄桓篡夺政权,仲德拜见辅国将军张畅,谈到国家大事。仲德说:“现在起事,恐怕不足以成就大事。”元德果敢刚毅有计谋,宋武帝很是了解他,把准备推翻桓玄的事告诉了他,派他袭击桓玄。仲德听了他的想法,对元德说:“桓玄考虑事情不长远,喜欢夜间出营,现在俘获他只需一个人的力量就够了。”事情败露后,元德被桓玄杀了,仲德逃跑了。正值义军攻克建邺,仲德抱着元德的儿子方回等武帝。武帝在马上抱着方回,和仲德相对而恸哭。武帝追赠元德为给事中,封为安复县侯,让仲德做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

6、,朝中大臣纷纷附和,唯有王懿提出异议;“现在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有归乡之心,所以应当以建邺为都城。”武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元嘉年间,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了,三军都非常高兴,而仲德面带忧色,说:“众人都不熟悉北方人情善于诡诈,必定会陷入敌人圈套。”各路军队进驻灵昌,魏军在委粟渡口渡河,虎牢、洛阳都失守了。彦之听说二城都陷落了,想烧掉船只逃跑。仲德说:“现在贼兵离我们还有千里之远,滑台还有强壮的军队。如果这时丢弃船只,士卒必会失散。”于是,回军从济南历城步行进发,然后焚掉船只扔了武器,回到彭城。仲德受到牵连被免官。不久和檀道济去营救滑台的守军,直到粮草用尽才回去。

7、自此又丢掉了河南。 元嘉九年,仲德又做了徐州刺史。仲德多次到徐州为官,他的威德在彭城很出名。他建立佛寺、塑成白狼、童子的像供在塔中,这也是由于在河北所遇到的白狼、童子的缘故。封号为镇北大将军。他死后,谥号桓侯。人们也在他庙里立了白狼、童子的像,每逢祭祀时,也一定祭祀白狼、童子。 篇二:陈书简介 陈书简介.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陈书目录 古代典籍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陈书特点 全书篇目 清代女画家人物简介

8、 主要经历 书画造诣 乐善好施 明代官员 清代官员古代典籍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陈书特点 全书篇目 清代女画家 人物简介 主要经历 书画造诣 乐善好施 明代官员 清代官员 展开 编辑本段古代典籍 书籍简介 陈书,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陈书 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陈书的史料来源除陈朝的国史和姚氏父子所编旧稿外,还有陈永定起居注八

9、卷,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至德起居注四卷等历史材料和他人撰写的史书。 作者简介 姚思廉(557637)本名简,以字行,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称。陈时任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陈灭后入隋,任秘书丞,隋文帝杨坚命他继续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陈两代历史。史称其“学兼儒史,见重于三代”。大业二年(606年)姚察死,遗嘱思廉继续完成这两部史书。贞观初,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后官至散骑常侍。三年(629年),奉诏撰梁、陈二史。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

10、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特点 从陈书中,我们只见到有两卷本纪的后论署为“陈吏部尚书姚察曰”,说明姚察在陈史撰述方面遗留给姚思廉的旧稿比梁史少得多。姚思廉撰陈书,主要是参考了陈朝史官陆琼、顾野王、傅縡等人有关陈史的撰述。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 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这话说得大致是不错的。但是,陈书所记载的历史内容,有些还是有意义的。唐朝的魏徵、宋朝的曾巩、清朝的赵翼都认为;陈书在记述陈朝“其始之所以兴

11、”、“其终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陈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陈后主的“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方面,还是有它的历史价值的。另外,陈书皇后传记后主张贵妃干预朝政,“内外宗族,多被引用”;江总传记江总位当权宰,不持政务,只是天天同一些人陪着陈后主在后庭游宴,时人把他们称为“狎客”。这对于后人了解陈朝末年的政治腐败,提供了生动的材料。文学何之元传载何之无所撰梁典一书的序文,在史学上是一篇有一定价值的文章。梁典已不存,但今人可以从这篇序文中了解这部书的体裁、体例和内容。序文说,“开此一书,分为六意”,即追述、太平、叙乱、世祖、敬帝、后嗣主。它还引用史学家臧荣绪的话说:“史无裁断,犹起

12、居注耳。”这也是史学史上的宝贵的思想遗产之一。陈书在总体上虽不如梁书,但它在编次上却有超过后者的地方,显得更加严谨、合理。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最后,我想讲讲在阅读梁书、陈书时需要注意到的几个问题。(一)要注意到魏徵为梁书、陈书所撰写的总论。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时,房玄龄和魏徵为总监修,而诸史总论都出于魏徵之手。梁书总论在卷六帝纪之末;陈书总论也在卷六帝纪之末,此外在卷七皇后传之末,他对陈后主、张贵妃等人腐朽生活还作了史实上的补充,间或也有议论。阅读魏徵写的总论,可以作为从宏观方面把握和分析梁、陈二代历史的参考。一般地说,魏徵的见识要高于姚氏父子,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前者是

13、用政治家的眼光来评论历史的。不过在文体上,魏徵史论仍然沿袭六朝以来的四六对仗的骈体文;而姚氏父子(尤其是姚察)却能在骈体文盛行的时代以散文作史论,这是他们在文风上超出魏徵的地方,而且对唐中叶古文运动的兴起也不能没有影响。(二)阅读梁书、陈书,还要注意把它们同李延寿撰的南史进行比较。南史是在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不仅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而且矫正了原书中的许多曲笔,同时还使这四部史书所叙述的历史连贯起来。以曲笔而论,梁书对梁元帝的猜忌、凶残,徐妃的淫秽,临川王萧宏的恣意聚敛、懦弱无能等等,都加以回护,曲笔不书。陈书为统治者避讳的地方也很多,典型的例子是刘师知传对刘师知帮助陈武

14、帝杀死梁敬帝一事只字不提。这些,在南史中大多得到矫正。所以这种比较、对读,是很必要的。顺便说说,读宋书、南齐书也应参照南史来读,其中情况与上面说的多有类似之处。(三)深入阅读梁书、陈书,还应参考隋书的志。这是因为,隋书的志包含了梁、陈、齐、周、隋五个朝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对于了解这五个朝代的历史来说,是非读不可的。 全书篇目 本纪卷一?本纪第一 高祖上卷二?本纪第二 高祖下卷三?本纪第三 世 祖卷四?本纪第四 废帝卷五?本纪第五 宣帝卷六?本纪第六 后主列传卷七?列传第一 高祖章皇后 世祖沈皇后 废帝王皇后 高宗柳皇后 后主沈皇后 张贵妃卷八?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卷九?列

15、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卷十?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卷十一?列传第五 黄法抃 淳于量 章昭达卷十二?列传第六 胡颖 徐度 子敬成 杜棱 沈恪卷十三?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周炅卷十四?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 子方泰方庆卷十五?列传第九 陈拟 陈详 陈慧纪卷十六?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卷十七?列传第十一 王冲 王通 弟劢 袁敬 兄子枢卷十八?列传第十二 沈众 袁泌 刘仲威 陆山才王质 韦载 族弟翙卷十九?列传第十三 沈炯 虞荔 弟寄 马枢卷二十?列传第十四 到仲举 韩子高 华皎卷二十一?列 传第十五 谢哲 萧乾 谢嘏 张种 王固孔奂 萧允 弟引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六 陆子隆 钱道戢 骆牙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陆缮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八 周弘正 弟弘直 弘直子确 袁宪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九 裴忌 孙瑒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 徐陵 子俭 份 仪 弟孝克卷二十七?列传第二十一 江总 姚察卷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