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92093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十年春晚奇观观察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十年“春晚”奇观发展轨迹赖黎捷 李林容“春晚”即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 1983年开始至今已历经三十年发展。1983 年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打下了深刻烙印。2005 年,“春晚”由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并机播出,收视率达到 95.45%,创 20年新高峰 1。2008 年, “春晚”满意度高达 84.3%2。 “春晚”的收视霸主地位几十年未曾动摇。 “春晚”以每年数亿人的观众规模创造着收视奇迹,并由自发转向自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媒介事件。作为国家主流价值体系的隐喻和现实语境集中投射的焦点, “春晚”远远超越了新民俗的文化范畴,成为现代中国重要的见证者,其盛衰得失微妙地折射出彼时彼地中国语境中

2、政治、经济、文化的嬗变轨迹和历史印记。本文试从三十年“春晚”奇观的发展轨迹掀开当代中国电视娱乐文化的一角,以期对我国电视娱乐栏目的创新与趋势有所裨益。一、从造星机器到明星隐退“春晚”的播出曾带来万人空巷的状况。庞大的明星阵容和流程式的明星制造令人们沉迷神往,也使“春晚”充满了炫目光晕。明星制原是为了降低成本、效益最大化而创造的一种影视作品生产机制。在这种机制下,从剧本策划到导演摄制,乃至包装营销,几乎每个环节都以塑造明星为核心。明星制对于培养忠实观众、提高作品美誉度有不可否认的作用。“春晚”自其肇始彰显明星特色。刘晓庆、李谷一、马季、王景愚、彭丽媛、宋祖英、赵本山等明星大腕为“春晚”赚足了眼球

3、。1983 年晚会集结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创作和演艺人员。陈佩斯的吃面条 、王景愚的吃鸡带来的是爆炸性的欢娱。 “宇宙牌香烟誉满全球!” ,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一声吆喝令宇宙牌香烟“誉满”全国。作为 1983 年春节晚会上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李谷一曾一人连唱 7 首歌。 “春晚”也曾有“彭、董、宋三大金刚雷打不动”之说:彭丽媛唱大歌,董文华唱颂歌,宋祖英唱甜歌。“春晚”成为打造明星的舞台。原本默默无闻的演员在“春晚”的照射下,光芒四射,成了众所瞩目之焦点。张明敏、费翔、郁钧剑、毛宁、赵本山、巩汉林、牛群、冯巩都是借助“春晚”舞台走进观众心中。张明敏原是香港九龙电子表厂的一名普遍工人,1984年

4、,他以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陈佩斯和朱时茂借助喜剧小品吃面条走上成名道路。1986 年的羊肉串 ,1989 年的胡椒面 、1990 年的主角与配角 、1991 年的警察与小偷 ,陈佩斯的夸张表演和戏谑风格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1986 年,冯巩凭借虎年谈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自此,冯巩每年都活跃在春晚的舞台,其中,合作最多的是和牛群,1992 年的办晚会 ,1993 年的拍卖 、1995 年的最差先生 、1996 年的明天会更好 、1997 年的两个人的世界都分别获得一等奖。1990 年小品相亲奠定了赵本山中国第一笑星的地位,而且十年不倒。1989 年,小品懒汉相亲吸引了人们的

5、眼球。宋丹丹以那种土得掉渣的东北妇女的形象出现。1990 年,她与黄宏合作演出的小品超生游击队火爆全国,从此,黄宏和宋丹丹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赵本山一同出道的还有宋祖英。1990 年,一首具有湘西苗族风情的小背篓 ,让宋祖英一夜成名。 等你来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辣妹子 、 兵哥哥 、 好日子 、 越来越好 、 风景这边独好 、 美丽的心情等歌曲接踵而至,成为“春晚”的经典曲目。1989 年,赵丽蓉首次登台,和游本昌演出了小品急诊 。赵丽蓉出演的英雄母亲的一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探戈儿就是趟着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然后接着趟啊趟着走” ,赵丽蓉本来是专业评剧演员,结果当年

6、凭借该小品成功转型,跻身大牌笑星行列。其惟妙惟肖的表演和兢兢业业的精神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首届“春晚”一鸣惊人,它掀起了一场巨大而漫长的造星运动。对于普通演员而言,能够上“春晚”相当于登上了功成名就的通途;对于已有建树的明星而言,其频繁登场强化着“春晚”的明星光晕。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明星不再惟“春晚”独尊。2012年可谓明星退隐春晚的第一次高峰:韩红、那英、宋丹丹、陈佩斯、郭德纲、吴奇隆、周杰伦、文章、马伊琍都以各种方式拒绝参加春晚。一些标新立异的青年偶像认为,上春晚意味着过时、老土,不符合粉丝对自己的期待;一些曾经在春晚上走红的明星身价今时不同往日,不愿再忍受被央视吆五喝六;一些

7、标榜真性情的明星宣称回家和亲人过年比上晚会更重要一股反春晚潮流正在蔓延。 3因身体状态欠佳临时退出春晚排练的赵本山则成为龙年春晚场外的一大焦点。关于其退出的说法就有多种:因病请辞、小品被毙、与央视不和等。此外,还有杨幂、李恭等年轻演员临时退出。二、从广告盛宴到去商业化“春晚”在台前制造了轰轰烈烈的明星奇观,在幕后则创造了广告奇迹。 “春晚经济”随着“春晚”的仪式化而久盛不衰。与明星效应相类似的是, “春晚”也是众多明星企业的饕餮盛宴,一些不知名的企业则不惜血本借搭乘“春晚”这趟顺风车而一夜成名。央视“春晚”的年广告收入以亿元计,并呈逐年上升之势:2002-2006年的 5年时间内,广告收入分别

8、为 2.5亿元、3 亿元、3.5亿元、3.6 亿元、超 4亿元。 42006年“春晚”的广告价格全面攀升, 零点报时广告起价高达 966 万元, 远远高出 2005年的 680万元。 52007年“春晚”的广告价位继续上涨,20 点报时广告底价达到 575 万元,零点报时的底价甚至达到了 1000 万元的历史最高价。 “春晚”10 分钟广告,加上 20 点报时和零点报时各 10秒广告,总收入超过 5亿元。 62009年仅零点报时冠名广告的投入就达 4800万元,贺电拜年环节则让“春晚”进账 2亿元人民币。2005年,广告在“春晚”从幕后走向台前。在该年晚会上,人们看到了很多植入式广告,如朱军和

9、冯巩的笑看人生让“喜力啤酒”出尽风头。2006 年春节,汇源果汁的立体化宣传铺天盖地而来,渗透到“春晚”的多个环节。据统计,仅 1-2月,汇源集团就在央视投放了超过 6000万元的广告费。围绕“新年喝汇源, 好梦都会圆” ,CCTV 招标段广告、春节贺岁广告、春节联欢晚会果汁饮料独家赞助,汇源果汁频频亮相。春节前后, 汇源 100%果汁礼盒成为终端卖场最抢手的商品之一。围绕“春晚”展开的一系列增值活动轰轰烈烈,颇为壮观。在2006年春节晚会上,央视利用短信投票给赠台大熊猫征乳名的活动引起轰动。但活动背后隐藏的经济利益诉求也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观众在短信投票过程中,除了发送短信产生的费用外,主持

10、人未能及时提醒回复确认短信也会产生费用,人们对短信环节背后的经济链条产生质疑并厉加斥责。工信部专门就短信事件展开调查,直至当事公司公开致歉并退回部分不合理收费方告一段落。“春晚”设计的有奖竞猜之类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已成常规。事实上,网上互动和手机互动是为中国电信、移动通讯和中央台自己的网站做广告;观众评选,是为某品牌做广告。这些环节通过网络、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展开,与其说是互动,不如说是间接广告,因为这些互动设计使晚会的主办方和赞助商双双获益。2003 年,仅除夕一天,中国移动的短信发送量就达 10亿条,中国联通的短信量亦至少 1亿条以上,北京市移动用户的短信量也突破 5000万条。 72003

11、年春节前夕,中国传媒巨头中央电视台委托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成立了名为“央视公众资讯”的公司,专门负责从事与各大电信商、各种节目内容的短信合作。此外,与“春晚”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也为“春晚经济”捧得一杯羹。2007 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上,央视春晚我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活动独家冠名最终花落汇源。作为该环节的独家冠名赞助商,汇源集团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央视春晚、元宵晚会上的明星企业。广告的植入愈演愈烈,人们甚至指责其“在广告中插播春晚” 。 2010年, “春晚”植入广告达到一个巅峰:某品牌果汁在镜头中停留了好几秒,且刘谦表演魔术时直言:“这是某某果汁” 。深受观众称道的赵本山小品捐助

12、,也为某网站、某白酒、某地旅游业植入广告语。“春晚”成为一场华丽的广告盛宴。众多著名企业如美的、百度、广州本田、汇源、海尔等群雄逐鹿,驰骋风云,借此平台强化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春晚”也是众多中小企业出头露面的绝佳良机。其崭露头角的选择有多种,如直接广告、隐形广告和与观众的互动形式,花样繁多,别出心裁,让人眼花缭乱。2011年是“春晚”经济的一个拐点。从这一年开始,央视规定不准插入软性植入广告,仅保留了贺电榜和吉祥物。2012年这种去商业化趋向更加明确,被称为“三无春晚”即无广告插播、无贺电贺信、无植入式广告。除了网上招标的春晚联合特约,春晚过程中没有任何广告出现。总导演哈文在向观众阐

13、述“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时说,三十而立的春晚的“三无” ,来自于“群众的意愿”和“央视的决心” 。为了把春晚办好,哈文的导演团队先后开了七次观众座谈会,除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外, “群众意愿”较集中的便是轻松愉快地看一场完整的春晚。在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后, “央视决心”随“观众意愿”剔除所有插播广告、贺电、贺信和植入式广告,办了一场干干净净的春晚。 “三无春晚”也为执行广电总局的“限广令”起到标杆作用。 8三、从众声喧嚣到群雄逐鹿“春晚”波澜壮阔的景观背后还蕴含着地方媒体、网络新媒体以及民间大众的智慧和力量。地方春晚、网络春晚、山寨春晚相继登场,推波助澜,形成了众声喧嚣之态势。地方春晚。自从央

14、视“春晚”火爆荧屏,各地方电视台除了转播央视“春晚”外,也开始筹办本地春晚。2007 年,地方春晚引起高度关注:北京电视台与香港 TVB携手合作,推出创意别致的“洋春晚” ;东方卫视以前卫、时尚为特色,一口气推出了小年、除夕、初一三台大型晚会;湖南卫视以“快乐回家”为主题的春晚充分突出了本土特色和娱乐特色。重庆卫视、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江西卫视等省级电视媒体也倾力打造了自己的春节晚会。网络春晚。网络春晚一词出现在 2005年。它并非单指某台具体的春节晚会,而是数字媒体技术飞速普及的必然产物,其形式有网络视频、博客、flash 动画等。除了技术上的表征外,网络春晚更重要的内涵还源于其特

15、指由广大网民自发制作的春晚。网络春晚搅动春晚战局是在 2007年。这一年的网络春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为载体、以原创性、互动性、个性化为特色的春节联欢晚会,其典型代表是首届中国播客春晚和首届手机春节联欢晚会。另一类是利用网络、手机平台转播电视媒体播放的春节联合晚会,并提供关于春晚的节目评选、数据反馈等诸多互动式网络服务,其典型代表是 2007春晚网络联盟和央视国际推出的各类直播春晚及其互动活动。2010 年,网络春晚达到高潮,被媒体称为“网络春晚元年” 。中北京电视台联合新浪网和中国移动举办的“网络互动春节联欢晚会”和由第一视频携手搜狐、网易、新浪等八家门户网站主办的“风景

16、这边独好春网开元中国互联网网络大拜年”尤其引人注目。 山寨春晚。如果说地方春晚、网络春晚还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或者还与主流媒体有各种联系的话,山寨春晚则彻底发自草根民众,彰显着除却央视、地方、新媒体之外的“第四种势力” 。这股潮流虽后劲乏力,但意味深长,表征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动向。2008 年是山寨春晚初成气候的一年,也被媒体称为“山寨元年”。 “山寨”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中都炙手可热。四川籍北漂人士施孟奇(老孟)以“人民春晚人民办,人民春晚为人民!”为口号,公开宣称要自办一场“山寨版春晚” 。很短时间就收到了网友自发报名的千余个节目。接着,西安也要搞“山寨春晚” ,长沙也要搞“山寨春晚” ,还有人筹划“北漂春晚”在网络贴出的山寨春晚视频中, “山寨春晚”旗帜频频亮相。某山寨晚会的开场白发人深省:“尽管我们没有华丽的舞台,尽管我们没有豪华的明星阵容,尽管我们有很多演员都是业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