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292091 上传时间:2017-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经济其它相关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关于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济积极效应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论文摘要:多元化策略可谓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采用的普遍策略之一,是策略管理中一大主流理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诸多内容.多元化作为现代企业战略发展最重要的成长方式之一,学术界对其的讨论不仅没有因为高潮的退去而减少,而是采用不同层面的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探索,使得多元化理论研究更趋完善。主要是尝试从理论角度对多元化经营问题进行说明.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经营 经济绩效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第四次兼并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看作是对 70年代第三次兼并浪潮的修正。因为经过 60 年代到 80 年代这二

2、三十年的多元化经营特别是不相关多元化的扩张,很多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不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也受到了质疑,因此.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的第四次兼并浪潮主要体现为以回归集中、创造核心竞争力为生要内容的重组战略特征。生要是尝试从理论角度对多元化经营问题进行说明。 一、.元化经曹正百效应的理论分析 判断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之一是看其能否提高企业、特别是企业股东的投资价值。一些理论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分散经营风险来提高企业的价值。具体来说,多元化经营的正面效应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一)范围经济效应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同时生产、销售多种产品时、比之单独

3、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的专业企业的总费用更低或产出更多(各个企业的投入物相等).如果总费用比单独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的专业企业总费用高或产出较少称为范围不经济.现在用 Q1, Q2 分别表示两种产品的销售量,成本函数用 C (Q1. Q2)来表示.范围经济可表示如下:C (Al. Q2) C (Q10)+C (0. Q2)范围经济本质上是企业多个业务共享企业资源.由于特定投入都有一定的最小规模,而这种投入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可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就能使这种投入的成本在不同产品中分摊,于是使单位成本降低.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存在基于两种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可用于

4、共同的生产,后者则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不同产品或业务之间转移,即有形资源的成本将在更大范围内分摊.而无形资源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经济效应。 (二)内部优势效应 内部优势效应是指进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可以利用其本身同时参与多个行业经营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活动,多元化经营的内部优势效应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可以节约交易费用.第二是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提高企业的价值。就剩余资源而言,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将这些剩余资源出售给其它企业的方式进行处置,但是企业出售这些资源时一般都存在交易费用,这些交易费用可能包括寻找交易对象的费用、谈判的费用、各种税金等等,这样就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

5、,特别是专用性资产.甚至有时交易费用会高的使交易无法进行.除了像商标、专利、营销系统、技术诀窍之类具有较高交易费用的剩余资源可进行内部交易外。多元化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建立内部的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内部交易。 (三)分散风险效应 虽然多元化经营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利润率,但它可以减少企业利润率的波动。根据 Markvitz 的投资组合理论,分散投资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其原理和投资于各种股票一样类似,会使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散化,破产的可能性降低。而且当企业存在破产风险,借贷者要根据风险确定借贷数量时,不存在经营协同作用的财务性多元化便具有意

6、义,所以即使多元化经营的各个部门不相关.不具有经营协同作用,企业也可以降低破产风险.获得好处。 (四)税收和财务效应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的收益对应着不同的税率.股息收入、利息的收入、营业收入和资本利得的税率间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企业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某些会计处理惯例来合理避税。例如,对拥有较多的现金流的企业,利润再投资不如利润分红对投资者有利。但是,如果对分红征收的税率高于普通收入所得税,这样股东就希望企业把现金留在企业中来进行投资或建立新的企业,以追求企业成长所带来的持续收益。反之,情况则相反。 对企业所得税而言,收购将增加企业的折旧资产总额,增加的折旧减少了企业的可征税收入.因此具有

7、抵税作用,这也可能成为进行收购的一个动机。并购一家亏损企业时,只要其产品销售价格不低于其付现成本,就可以利用其在纳税方面的优势来直接获取财务上的收益。因为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如果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可以利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纳税所得来弥补;若下一纳税年度的纳税所得仍不足以弥补,则可以逐年递延直至第五年.根据这一亏损递延条款,企业可通过并购亏损企业在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同时暂时减轻税负。 (五)市场力最假说 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建立和利用自己的市场力量优势,而这些手段是单一经营的企业无法获得的。例如,多元化企业可以通过掠夺性定价来驱逐现有的竞争者,并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多元化经营企业掠

8、夺性定价所带来的短期损失可以由未来的收益来补偿,也可以由企业其它产品的利润来进行交叉补贴。 二、多元化经公负面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过度投资 正如前面分析的一样,多元化经营叮以为企业建立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使得企业可以自由调度不同经营方向产生的资金流。多元化企业所拥有的这种能力具有两面性,运用得当会产生内部优势效应,运用不当则可能产生过度投资的不良后果。Stalz 指出,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更充分利用具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机会,但同时多元化经营企业可能产生一个不良倾向即过度投资.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了较多的可供使用的资金,企业可能会选择一些效益不好的投资项目,从而对企业价值产

9、生负面影响ensen 也指出,企业经营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愿意看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产的增加,所以他们可能会利用对企业资金使用方向的实际控制权,将企业多余的资金(包括因借款能力所产生的资金流人)投入在一些效益不高,甚至效益为负的项目上. (二)跨行业补贴 多元化经营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的投资效益不同,盈亏状况也不同,这固然可以起到均衡收益,分散风险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引发跨行业补贴的弊端.Meyer Milgrom 和 Robert 的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单一化经营企业很少产生净资产为负值(资不抵债)的现象。因为在此之前这些企业通常己经破产,但如果上述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而是作为多元

10、化经营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而存在时.则在资不抵债时蛛续生存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因为多元化经营企业将利用其它行业方向上的盈利对亏损行业进行补贴(这与我国国有企业在宏观范围内的相互补贴非常类似),而这种补贴通常会降低企业的整体价值。 (三)组织管理成本的增加 企业多兀化会造成企业部门增多和下属子企业的增多,这必然会增加高层经理的管理幅度。管理学认为,在有效的组织结构中,管理幅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于多元化企业而言.管理层次的增加会使组织垂直沟通延长,影响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当业务种类增加后,想在减少管理幅度的同时又缩短组织沟通的渠道是比较困难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x 一非效率”,即大企业内

11、存在的管理非效率.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巨大化,管理层次势必要增加,从而需要交换的信息和下达的指令也会相应增加,给有效管理增加了难度这种情况即使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也是如此,指令和信息容易被歪曲,Markides 发现随着企业业务非相关性的增加,管理人员面临的压力也不断增加,由此会在经理阶层中造成损失和非效率。此外,随着企业管理幅度的增加,激励和控制机制也会产生运转不灵的问题,由此会产生基层员工的努力程度不够和偷懒增加的后果,造成基层员工的非效率:另外,由于企业规模的巨大变化,企业的各级组织之间信息沟通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将导致协调成本的增加和其它与组织有关的非经济性的产生。 (四)资源和

12、能力的医乏 企业可能缺乏企业多元化经营所需的资源和能力(不相关多元化),或者过于依赖同一资源和能力相关多元化).多元化意味着企业要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往往面临着较高的进入壁皇,这壁皇可能包括: 显着的经济规模、资本需要量、关键资源的拥有等。此外,通过内部组建方式开展多元化的企业还需培训雇员、建立销售系统等。当企业管理层对新业务领域的技术特征、市场状况不熟悉,甚至根本不了解时,或进入的业务领域是新兴产业时,企业并不能降低经营风险,相反,可能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虽然与不相关多元化相比.相关多元化可以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但根据资产组合理论,行业风险只有通过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才能够消除。所以。相关多元化

13、很难实现不相关多元化可以降低经营风险的优势。相反,由于相关多元化往往依赖于同一核心技术、同一原材料、同一顾客群,各个业务密切相关,有可能加剧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多元化可能导致资源过于分散,达不到甸一行业所要求的最小有效规模,以至于每一产业都产生了规模不经济。最终导致每一业务的竞争力都不如单一经营的企业。如果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业务领域过大,即行业跨度过大,产品过多,必然使企业资源分散,容易出现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不足,影响企业各业务领域的经营,最终造成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另外,企业多元化经营往往使企业难以形成特色经营,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很难笼统地说多兀化经营战略一定是一种成功的战略.或者一定是一种失败的战略。现实也表明,一些企业因为实施了多元化经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的企业因多元化经营而陷入了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可见,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后果远比人们想象得更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