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92004 上传时间:2017-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能够独立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整理之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收集的资料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 2,知道在 1960 年 10 月 6 日英,法联军怎样野蛮地毁灭了圆明园.教学难点:懂得作者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先用较大的篇幅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教学准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经过剪辑的火烧圆明园园的视频录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

2、奠定基调师: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它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利用白板遮盖功能出示图片,再用拖拽功能拖出主题)二,感受辉煌 铺垫情感师:作者曾在文中写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生接),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生接),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感受它的辉煌.(用白板拖拽功能拖出主题)1.细读 2,3 自然段轻轻读读 2,3 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美丽 划下来,做上批

3、注.2,交流反馈:理解众星拱月(看课件欣赏这种布局)引读:圆明园也叫;是由;一些小园怎么分布的.3,感受园内建筑风格第一次引读:师:那么多的建筑各不相同,有殿堂,也有;有买卖街,也有;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也有;有民族建筑,也有.这么的建筑,作者用一个字有,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次引读:师:园内建筑还各有各的特点,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解释买卖街,山乡村野.教师补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可以想像出园内不计其数的宫廷建筑各具风格,千姿百态.第二个分句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封建帝王为了变变花样,换换口味偶尔也想

4、上街逛逛,到农村看看,就在园特造了一座舍卫城(即买卖街)和北村山村.一旦皇帝兴致来了,要逛街,就得马上把买卖街布置起来:宫监人等立即扮成商人,手工艺人,游人,各处响起叫卖声,做各种交易,很像个热闹的街市.读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是怎样排列的 此刻,漫步在这样的园内,你会说有如.课件欣赏;朗读指导(利用白板拉幕功能出示图片)4,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 ,读第 4 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边读边划. ,反馈交流: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

5、可称作奇珍异宝.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 2000 多年. 一年里边有一样奇珍异宝那就得有 2400 多件,那哪能一年就是呀!所以说,圆明园里这奇珍异宝,用个成语来形容那是数不师:再换个成语.应有师:再换个成语(琳琅满目)师:可以,再换个成语(美不胜收);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同样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从收藏文物看:有 2000 多年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

6、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 看课件:同学们,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要是用眼睛看,就像你们说的:什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课件用白板拖拽功能,拉幕功能出示图片)三,升华总结 激发情感: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的圆明园却被毁灭了;那是因为,读接读第五自然段;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大火连烧三天,.(观看视频)1,引读第五自然段.师: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 (化为

7、灰烬,用白板聚关灯功能出示)2,揭露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理解统统拿走师:我听刚才同学们说,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师:统统拿走那是怎样拿走 你能举个例子或打比方 (抢走;一点也不留下;全部夺走;片甲不留)师:你真会用词.夺抢掠,所有说的这些就叫做统统理解任意破坏:师:你们刚才还说,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师:注意,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任意破坏毁掉,你能举个例子,用事实,打比方都可以.师:捶,啊哟,捶的是那么一个,什么,可能就是精致的师:青铜器呀,一下子师:同学们,我这有两份真实的资料,记录了当时他们是怎么样像你们形容的,说明的统统拿走任意破坏毁掉的叙述这是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

8、位记者写的一段回忆录里的,我把它摘录给大家,谁来读读这段话,他们是怎么抢的,怎么拿的,掠的,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介绍,来,你读给大家听 (出示这段话)3,课外知识链接: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副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棉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

9、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 10 月 9 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4,朗读指导:师: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没有感受,有吗 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此刻,你就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配二泉映月,学生动笔写句.(2).以捕排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3).教师总结: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

10、建筑艺术的精华:近把火,烧毁了耗资 5 亿 3 千万两白银,历时 151 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出示句子)因此,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四,拓展练习 内化语言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 五,板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执教者:张凤琴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学完这篇课文后,作如下反思:一,借助白板课件,结合书面语言文字,

11、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而 144 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光靠书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这部分,我运用了白板的拉幕功能,拖拽功能,遮盖功能,一张张漂亮的图片神奇的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的真正的感受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辉煌到毁灭,

12、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这部分我首先利用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出示化为灰烬一片废墟毁灭三个词,让孩子们受到心灵的震撼,再引导孩子感受圆明园的毁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它美到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此时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这时我还设计了火烧圆明园视频,被毁后废墟的场面,火烧过程,火烧前后一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此时用白板的写字功能将学生的感受随时写到白板上,在此环节让我感动的是学生的发言,他们虽小,但他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从小心中就铭刻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印记,从而认识到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