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教案--供应链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919216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教案--供应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流教案--供应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流教案--供应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流教案--供应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流教案--供应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教案--供应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教案--供应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运输序 号授课班级电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运输的概念,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难点: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板书设计一、运输及其功能(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指人或者物借助于运力创造时间和空间效应的活动。(二)运输的功能1产品转移。2产品储存。二、运输的发展阶段1、以水路为主的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2、以铁路运输为主的时期(19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3、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4、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三、运输与物流的关系1运输与物流的联系(1)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来完成对

2、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地理定位的。(2)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2物流与运输的区别(1)物流是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2)物流不同于运输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它还同时关注着信息流和增值流的同步联动。信息流不仅通过电子或纸质媒介反映产品的运送、收取,更重要的是反映市场做出的物流质量的评价。(3)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运输只是物流管理控制的必要环节,处于从属地位。(4)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作 业无课题名称运输合理化序 号授课班级电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运输市场的概念,运输的合理化 难点:运输合理化是一个相对概念 板书设计

3、运输的合理化(一)不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目前我国存在的主要不合理的运输形式如下:1返程或起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倒流运输。6过远运输。7运力选择不当。上述各种不合理运输形式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在进行判断时必须注意其不合理的前提条件,否则就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二)运输合理化的要素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三)运输合理化措施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各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选择时应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首先要考虑运

4、输成本的高低和运行速度的快慢,甚至还应考虑商品的性质、数量的大小、运距的远近、货主需要的环肌及风险程度。2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根据不同商品的性质、数量选择不同类型、额定顿危机对温度、湿度等有要求的车辆。3正确选择运输路线。一般应尽量安排直达、快速运输,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否则可安排沿路或循环运输,以提高车辆的容积利用率和里程利用率。4提高货物包装质量并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货物运输线路的长短、装卸操作次数的多少都会影响到商品的完好,所以应合理地选择包装物料,以提高包装质量。另外,有些商品的运输线路较短,且要采取特殊放置方法,则应改变相应的包装。5提高车辆的装载技术。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船载重吨

5、位和装载容积,另一方面可采用零担货物拼整车发运的办法。作 业习题4课题名称运输决策序 号授课班级电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最短路线法板书设计1第n次迭代的目标。寻求第n次最近始发点的节点,重复下1,2,直到最近的节点是终点为止。2第n次迭代的输入值。(n1)个最近始发点的节点是由以前的迭代根据离始发点最短路线和距离计算而得的。这些节点以及始发点称为已解的节点,其余的节点是尚未解的点。3第n个最近节点的候选点。每个已解的节点由线路分支通向一个或多个尚未解的节点,这些未解的节点中有一个以最短路线分支连接的是候选点。4第n个最近的节点的计算。将每个已解节点及其候选点之间的距离和从始

6、发点到该已解节点之间的距离加起来,总距离最短的候选点即是第n个最近的节点。下图为是一张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其中A是起点,J是终点,B、C、D、E、G、H、I是网络上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以线路连接,线路上的数字表明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求从起点A到终点J之间的最短运输路线。解:用破圈法求解得最短路线为:ABEIJ。最短运输距离为90+90+84+126=390公里。图中虚线表示破圈过程,即去掉的边情形。粗实线表示最短路线。起点终点120km348kmABCDEF90km90km132km48km156km138km126km48kmG60km132km84km126km150km90kmHIJ

7、66km作 业习题6课题名称供应链序 号授课班级电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室讲座形式板书设计一、现代企业面临的新的竞争与挑战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二、传统管理模式及其缺陷三、管理模式的发展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l 精益生产按必要的时间、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不过多、过早地生产暂时不必要的产品。 核心思想: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效的作业和浪费,追求零库存的理想境界。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动态联盟”)l 是指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便更

8、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美国波音777飞机的设计制造l 无纸生产l 通过数字化预装配等虚拟制造技术,无需做出样机,一次成功l 采用并行工程的协同工作小组,共组成了238个行业人员构成的协同工作小组。在一个连接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的广域网上实现异地设计和异地制造l 数据的交换按国际标准产品数据交换标准STEP进行的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指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作 业无课题名称供应链序 号授课班级电

9、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 qr方法2、 abc分析法板书设计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l 快速反应(QR)方法 有效顾客(ECR)响应 ABC方法 价值链分析(VCA)方法第一节 快速反应法一、QR产生的背景和涵义(一) QR产生的背景(二) QR的涵义二、QR优点(一) QR对厂商的优点(二) QR对零售商的优点三、QR成功的条件四、QR实施的步骤五、QR的发展六、QR的战略的再造第二节 有效顾客响应(ECR)法一、ECR产生的背景 二、ECR的涵义和特征三、ECR的应用原则四 、ECR系统的构建 五、ECR的战略第三节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一、产品的类型与功能特征二、基于

10、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三、产品生命周期的供应链策略四、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步骤作 业无课题名称供应链序 号授课班级电商0901日 期任课教师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解内容板书设计第三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概念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集成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概念(一)、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中几个概念的新拓展(二)、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组织模式(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的信息组织与决策特征二、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及其特点(一)、生产计划特点(二)、生产控制模式特点第四节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一、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机制二、供应链的协调控制模式l 中心化协调l 非中心化协调l 混合式协调三、供应链的信息跟踪机制l 跟踪机制的外部运行环境l 生产计划中的跟踪机制l 生产进度控制中的跟踪机制作 业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