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心理学》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2918848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8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心理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心理学》ppt课件(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心理学,广东金融学院 姜荣萍,2007 Fall,Zhang Yan-GDUF,2,第一章 绪论,一、劳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劳动心理学的发展史 三、劳动心理学的任务 四、劳动心理学的目的与作用 五、劳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007 Fall,Zhang Yan-GDUF,3,一、劳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劳动心理学主要研究劳动者在劳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劳动心理学涉及的范围是:劳动过程中有关个体、群体、领导及组织心理活动。 劳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人人”系统、“人机”系统和“人境”系统。 劳动心理学研究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同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环境及劳动者

2、之间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机制和心理规律。,2007 Fall,Zhang Yan-GDUF,4,二、劳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劳动心理学的诞生 以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创始的“动作时间研究” 为代表。 (二)劳动心理学的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选拔测验的使用。 (三)劳动心理学的发展 以“霍桑实验” 为代表。 (四)劳动心理学发展的深化时期 由人机关系的转变为代表,并且对人心理需要、满意感的研究更加深入。,2007 Fall,Zhang Yan-GDUF,5,三、劳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在劳动过程中揭示、掌握、应用心理活动规律。 2、科学地开发劳动力资源,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3、 3、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有效的劳动群体管理。 5、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心理学。,2007 Fall,Zhang Yan-GDUF,6,四、劳动心理学的目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增进生产效益 防止事故、保障生产安全 创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2007 Fall,Zhang Yan-GDUF,7,五、劳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测验法 其他方法:产品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评价法、模拟法、现代计算技术法等。,2007 Fall,Zhang Yan-GDUF,8,(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在随意的、未加控制的自然状态中对劳动者的言行、表情等进行了解、分析

4、,以此来判断劳动者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2007 Fall,Zhang Yan-GDUF,9,(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或一定书面形式的信息传递来了解被测者心理活动状态的研究方法。,2007 Fall,Zhang Yan-GDUF,10,(1)谈话调查法(访谈法) 结构化访谈 非结构化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 (2)问卷调查法 从接受对象来看,可分为强迫性及随意性两种。 从对答案的限定程度来看,分为结构问卷与封非结构问卷两种。 如:你对自己所在单位的领导作风有什么意见? 你所在单位的领导作风属哪一种? 民主的 独裁的,2007 F

5、all,Zhang Yan-GDUF,11,从回答问题的形式来看,可分为选择法、是非法、排列法及量表法。 如:你认为哪种分配方式最能激励员工生产积极性? 固定工资、按劳分配、浮动工资 如:你是工人吗? 是 否 如:下面这些职业,请按你喜欢的程序排出顺序,最喜爱的排1,其次排2 ,以此类推。 医生 教师 工厂经理 作家 如:对不同工种工人连续工作4小时后,用10点量表法测定疲劳感受度。 请你按自己的感受度标出工作后的疲劳程度。 0 1 2 3 4 5 6 7 8 9 10,2007 Fall,Zhang Yan-GDUF,12,(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实验现场进行,当时收集数据并对实验的环境实行

6、相当控制的一种方法。,2007 Fall,Zhang Yan-GDUF,13,(1)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是研究者有目的的创设一些条件,在比较自然的情境下操纵或控制若干因素的变化及作用,从而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实验室实验 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进行。,2007 Fall,Zhang Yan-GDUF,14,(四)测验法 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仪器对劳动者作有关心理品质方面的研究方法。 、按测验范围分个别测验、集体测验 、按测量要求分速度测验、难度测验 、按测量实际需要分为个性测验和能力测验等,2007 Fall,Zhang Yan-GDUF,15,测验

7、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2007 Fall,Zhang Yan-GDUF,16,(五)其它方法: 、产品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追踪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评价法、模拟法、现代计算技术法等。,2007 Fall,Zhang Yan-GDUF,17,第二章 劳动者的心理过程,第一节 劳动者的感知 一、劳动者的感觉 二、劳动者的知觉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007 Fall,Zhang Yan-GDUF,18,一、劳动者的感觉,(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眼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共同特征

8、1、感觉的源泉是客观事物 2、感觉的产生是整个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 3、感觉是一种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活动 4、感觉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基础 5、感觉常常和知觉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感知觉,2007 Fall,Zhang Yan-GDUF,19,二、劳动者的知觉,(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眼前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二)知觉的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2007 Fall,Zhang Yan-GDUF,20,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一般由许多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不同的属性与特征。人们由于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加上

9、某些思维习惯,总是把对象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并不是把对象的各部分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东西。如下图:,2007 Fall,Zhang Yan-GDUF,21,图1 知觉的整体性,2007 Fall,Zhang Yan-GDUF,22,2、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来自纷繁世界的各种刺激不可能同时全部反映,而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并把他们组成一个整体,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而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余刺激物的反映则模糊笼统。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被选出的形成清晰知觉的事物称为知觉对象,而其它事物与背景,会因为知觉的选择性而相互变动,,2007 Fall,Zhang Yan-GDUF

10、,23,3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印象仍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例如阳光下煤块的反射率要比黄昏时粉笔的反射率高,然而人们仍然把粉笔看成白的,把煤块看成黑的,不会依反光率的高低而颠倒黑白。这一知觉特性使我们能够全面、真实、稳定地反映客观事物。,2007 Fall,Zhang Yan-GDUF,24,6.2.4 知觉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2007 Fall,Zhang Yan-GDUF,25,4.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不仅依赖于刺激,也依赖于感知主体本身,知觉个人特点、态度、需要、兴趣、爱好、情感、经验,都影响知觉。,2007 Fall,Zhang Yan-GDUF,26,

11、2007 Fall,Zhang Yan-GDUF,27,(三)劳动者知觉的类型 1、综合型 2、分析型 3、全面型,2007 Fall,Zhang Yan-GDUF,28,(四)感知觉的关系 (1)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反映,都属于感性认识。 (2)感觉和知觉系统都受生理和环境的影响,都是一种在外界刺激下的主观反映。 (3)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却不是感觉在数量上的简单总和。知觉不仅受到感觉系统的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及各种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性格等。 (4)一般来说,感觉比较生动和实在,知觉则比较深刻和概括。,200

12、7 Fall,Zhang Yan-GDUF,29,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感受性概念 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机体的各种分析器官对外界刺激所引起的主观反应。 (二)感觉阈限概念 指刚引起劳动者某种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2007 Fall,Zhang Yan-GDUF,30,(三)影响劳动者感觉阈限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工作环境 3、劳动兴趣 4、重大事件 5、疲劳作业,2007 Fall,Zhang Yan-GDUF,31,四、劳动者的味觉和嗅觉,(一)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人的味觉有甜、苦、酸、咸四种,负责他们的味蕾在舌面上的分布是不

13、一样的。,2007 Fall,Zhang Yan-GDUF,32,(二)嗅觉 嗅觉的感受器是鼻道上部粘膜的嗅上皮肉的嗅细胞。 嗅觉的形成有两种学说: 1、波动说,包括机械波动说、热量波动说和辐射说。 2、化学学说,包括胶体说、免疫说和立体化学说等。 嗅觉的产生必须具备:嗅素或嗅刺激素,适当的气流,嗅粘膜和嗅神经系统。,2007 Fall,Zhang Yan-GDUF,33,资料: 味觉的适应和对比都很明显。厨师做菜越做越咸,就是味觉适应的结果。人们吃过糖后再吃苹果,就会觉得苹果发酸,就是味觉对比。研究味觉对比对改进烹调技术有重要意义。同一顿饭,应该将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哪道菜在先,哪道菜在后,

14、这些都影响到进餐时人们胃口的好坏。,2007 Fall,Zhang Yan-GDUF,34,如果几种适量刺激同时作用于嗅觉感受器时,嗅觉就会发生如下变化: 1、味的融合 2、味的竞争 3、味的低消,2007 Fall,Zhang Yan-GDUF,35,五、劳动者的触觉和动觉,(一)触觉 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机械作用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触觉感受器分布全身体表。 触觉的心理反应主要有痛、痒、温、硬及性等感觉。 舌尖、唇部、手指等处敏感性较高,背部、腿部、手背等处敏感性较低。,2007 Fall,Zhang Yan-GDUF,36,(二)动觉 动觉又称运动感觉,是指对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一种感觉。

15、 动觉的感受器在肌肉(支撑性)、肌腱(灵活性)和前庭器官中(平衡性)。 动觉往往和其他感觉相联系: 如劳动者的动觉和触觉相联系,就能辨别各种机器、零件、工具等物体的位置、大小、软硬、凹凸等。 动觉还与人类言语活动有密切关系。,2007 Fall,Zhang Yan-GDUF,37,六、劳动者的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一)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劳动者时间知觉的工具和手段主要依赖以下三个方面: 各种计时工具; 太阳、月亮、星辰、季节等自然界的变化; 人体内各种节律性生理活动过程(心跳、呼吸、体温、消化等) 劳动者的时间知觉往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1、人脑的状态 2、劳动的状态 3、情绪的状态 4、期待的状态 5、回忆的状态,2007 Fall,Zhang Yan-GDUF,38,1、人脑的状态 2、劳动的状态 3、情绪的状态 4、期待的状态 5、回忆的状态,2007 Fall,Zhang Yan-GDUF,39,(二)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劳动者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对工作物的形状、大小、距离、位置等确定的特殊知觉。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