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866771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耳栽培技术》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耳栽培技术第一节 木耳基本知识一、木耳的营养和药用价值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我国黑木耳一直居世界首位。黑木耳营养丰富,口感酥滑脆,历来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佳肴,黑木耳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维生素B2含量是一般米、面和大白菜以及肉类的410倍,钙的含量是肉类的410倍。黑木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神农本草经等记载,黑木耳具有清肺、润肺、益气补血等功效。因此是矿山、纺织工业工人良好的保健食品。现代医学证明黑木耳中的多糖体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功效。美国科学家发现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管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且能明显地防止血栓的形成。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木耳生于朽木

2、之上,主治益气不饥,清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淤下血等作用。”经现代科学化验分析,每100克鲜黑木耳中,含水11克,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纤维素7克,灰分5.8克(在灰分中,包括钙质375毫克,磷质201毫克,铁质180毫克);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甲种维生素原(胡萝卜素)0.031毫克,乙种维生素0.7毫克(其中B10.15毫克,B20.55毫克),丙种维生素217毫克,丁种维生素原(安角固醇)及肝糖等。因此,黑木耳的营养比较丰富,滋味鲜美。二、木耳栽培历史和现状我国黑木耳栽培的历史比较悠久,具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至少有八百年以上。在早期,我国的黑木耳产区是采

3、用老法栽培,有的是借助于黑木耳孢子的自然传播;有的是借助于老耳木的菌丝蔓延;有的是利用碎木耳来接种。五十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艰苦的努力,成功地培育出纯菌种,并应用于生产,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半人工栽培状态,不仅缩短了黑木耳的生产周期,而且产量也获得了成倍的增长,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又开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的研究,现已应用于生产。黑木耳代料栽培是利用木屑、玉米蕊、稻草作原料,用玻璃瓶、塑料袋等容器栽培黑木耳。代料栽培资源丰富,产量高,周期短,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栽培方法。我国黑木耳无论是产量或质量均居世界之首,是我国的拳头出口商品,远销海内外,在东南亚各国享有很高声誉,近多年来,已进

4、入欧美市场,换汇价值较高。三、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黑木耳在植物分类中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异隔担子菌亚纲,银耳目,黑木耳科,黑木耳属。近年来,国外也很重视黑木耳生产,但除日本外,国外生产的黑木耳,不是真正黑木耳,大部分是黑木耳的近缘种毛木耳。由于毛木耳生长环境与黑木耳相同,在我国分布也相当广泛,外表与黑木耳也非常相似,所以国内也常常有人误将毛木耳当成黑木耳的。毛木耳子实体粗大肉厚,栽培生产也较黑木耳容易,产量比黑木耳高得多,但品质较黑木耳低,吃起来质脆不易嚼烂,质量远不及黑木耳,目前市价是黑木耳的1/3左右。(一)黑木耳的形态特征 在自然界中,黑木耳侧生于枯木上,它是由菌丝体、子实体和担孢子三部

5、分组成。 1.菌丝体 黑木耳菌丝体,由许多具有横隔和分枝的绒毛状菌丝所组成,单核菌丝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菌丝是黑木耳分解和摄取养分的营养器官,生长在木棒、代料或斜面培养基上,如生长在木棒上则木材变得疏松呈白色;生长在斜面上,菌丝呈灰白色绒毛状贴生于表面,若用培养皿进行平板培养,则菌丝体以接种块为中心向四周生长,形成圆形菌落,菌落边缘整齐,菌丝体在强光下生长,分泌褐色素使培养其呈褐色,在菌丝的表面出现了黄色或浅褐色。另外,培养时间过长菌丝体逐渐衰老也会出现与强光下培养的相同特征。2.子实体 又称为担子果即食用部分,是由许多菌丝交织起来的胶质体。初生时呈颗粒状,幼小时子实体呈杯状,在生长过程中逐

6、渐延展成扁平的波浪状,即耳片。耳片有背腹之分,背面有毛,腹面光滑有子实层,在适宜的环境下会产生担孢子,子实体新鲜时有弹性,干时脆而硬,颜色变深。担孢子通常是一个核的单位体结构,肾形,长约914微米,宽56微米。大量担孢子聚集在一起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粉末。 (二)生活史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是由担孢子-菌丝体-子实体-担孢子,称为一个生活周期或称为一个世代。黑木耳的有性繁殖,是以异宗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必须由不同交配型的菌丝结合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黑木耳是异宗结合的两极性的交配系统,是单因子控制,具有“十”、“一”不同性别。不同性别的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后,产生单核菌丝,这种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初生菌丝初期

7、多核,很快产生分隔,把菌丝分成多个单核细胞。当各带有“十”、“一”的两条单核菌丝结合进行核配后,产生双核化的次生菌丝,也叫双核菌丝。次生菌丝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在两个性质不同的核 ,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使分裂的两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同样的双核。它比初生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人工培育的菌种就是次生菌丝。次生菌丝从周围环境大量吸收养料和水分,大量繁殖,菌丝交替缠绕,生长在基质中的密集菌丝构成了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就是菌丝体。经过一定时间,菌丝体逐渐向繁殖体的子实体转化,在基质上长出子实体原基。通过从基质中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逐渐形成胶状而富有弹性的黑木耳子实体。发育成熟的子实体,在其腹面

8、产生棒状担子。担子又从排列的四个细胞侧面伸出小枝,小枝上再生成担孢子。担孢子经过子实体上特殊的弹射器官被弹离子实体,借风力飘散,找到适宜的基质又重新开始一代新的生活史。在适宜的条件下,整个一代生活史约需要6090天完成。(三)黑木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外界条件黑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和酸碱度。这里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水分和光照。1.营养 黑木耳赖以生存的营养,完全依靠其菌丝体从基质中吸取。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其主要的营养来源,一般壳斗科树木的树干中,纤维素含量约为40% ,木质素约为24%,半纤维素中包括多聚戊糖(约为20%)和甲基多聚戊糖(约为1%)。黑

9、木耳在分解、摄取养料时,能由菌丝体不断地分泌多种酶,通过酶的作用分解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其他有机大分子化和物,使它们转变成黑木耳菌丝体易于吸收的小分子量的简单化合物。此外,黑木耳生长还需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的钙、铁、钾等无机盐类,耳树的这些营养是很丰富,尤其是边材发达和生长在土质肥沃,向阳山坡的耳树,养分特别充足。在这些耳树上长出的黑木耳,朵大、肉厚、产量高。耳树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基本可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在用锯木屑等袋料栽培的黑木耳时,则应添加一定量的麦麸、米糠,以补充氮源及维生素源的不足。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性菌类,菌丝在636之间均能生长,但以2232为合适温度,在5以下和

10、38以上,菌丝生长受抑制。黑木耳对低温有很强的耐受力,生长在机制中的菌丝体和幼小的耳片可以忍耐-40以下的低温,可在我国任何地区自然条件下越冬。黑木耳对短时间的高温也有较强的耐受力,高温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纤细,生长势弱。受过高温的菌种种植后有明显的减产作用。在1527的条件下均能化为子实体,但以2024为最适宜温度,在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条件下,黑木耳耳片生长较为缓慢,但子实体色深,肉厚,抗流耳能力强,品质好。而在高温条件下,耳片生长速度快,色浅,肉薄,品质不佳。所以春耳、秋耳品质好于伏耳,在高温高湿 条件下常易出现流耳现象。3.湿度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之一。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

11、黑木耳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由于水分和透气性是一对矛盾,不同培养基,其透气性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培养基,在黑木耳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的需要是各不相同的。用耳木种植黑木耳,在菌丝的定殖,蔓延生长时期,含水量应为4555%,而木屑培养基含水量应为5560%。水分过少,影响菌丝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生活力降低,生长缓慢。水分过多,会导致透气性不良,造成氧气供应不足,是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可能导致室息甚至死亡,另外易造成厌气性杂菌的滋生蔓延。在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耳木含水量应为6070%,木屑培养基水量应为7075%。可见在子实体发生和生长阶段要求培养基的含水量要

12、高于菌丝定殖和生长蔓延阶段。这是因为在子实体形成和生长接段要求有更多的水分参与养分的运输。另外,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有较高的空气湿度(9095%),以保证耳片的正常生长和发育。4.光照 黑木耳再各个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在黑暗条件菌丝能正常生长,但子实体形成和生长都需要有可见光。据报道,黑木耳只有在光照强度为2501000lux,才有正常的深褐色。再微弱光照条件下,耳片呈淡褐色,甚至白色。又小有薄,产量低。因为黑木耳是胶质菌,所以强烈的阳光暴晒不会使其子实体干枯死亡,但是烈日暴晒,易引起水分大量蒸发,生长缓慢,影响产量。木段栽培条件下由于有树皮保护,不至引起水分过度散失,出生长缓慢外,

13、产量无大影响。但袋料栽培黑木耳出耳阶段必须搭荫棚,并增加喷水,以防烈日暴晒引起水分过度散失,而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大面积污染。5.空气 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缺乏氧气,会使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窒息死亡,调治培养基时,水分不可过高,装瓶不能太满,在黑木耳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栽培场地应保持空气畅通,清新,以供给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发育充足的氧气,另外,空气流通清新还可以避免烂耳,减少病虫滋生。6.酸碱度 黑木耳喜欢微酸性环境中生活。菌丝体在PH47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以PH56.5最适宜。在段木栽培中,除了应注意喷洒的水具有酸碱度外,一般不需考虑这个问题。上述各种条件彼此并非孤立,

14、它们是相互影响,综合地对黑木耳生长发育起作用。因此,人们在栽培黑木耳的过程中,应根据其习性进行综合性的科学管理,以便获得木耳的高产和稳产。第二节 木耳常见栽培品种1.木耳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叶状或近林状,边缘波状,薄,宽2-6cm,最大者可达12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几无色,(115-135)m(5-6)m。里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

15、2-3.5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m,粗约6m,横隔明显。孢子肾形,无色,(9-15)m(4-7)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m(4-7)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2.毛木耳 子实体初期杯状,渐变为耳状至叶状,胶质、韧,干后软骨质,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皱褶,直径10-15cm,干后强烈收缩。不孕面灰褐色至红褐色,有绒毛,(500-600)m(4.5-6.5)m,无色,仅基部带褐色。子实层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并稍有皱纹,成熟时上面有白色粉状物即孢子。孢子无色,肾形,(13-18)m(5-6)m。3.皱木耳 子实体群生,胶质,干后软骨质。幼时杯状

16、,后期盘状至叶状,(2-7)cm (1-4)cm,厚5-10mm,边缘平坦或波状。子实层面凹陷,厚85-100m,有明显的皱褶并形成网格。不孕面乳黄色至红褐色,平滑,疏生无色绒毛;绒毛(35-185)m(4.5-9)m。孢子圆柱形,稍弯曲,无色,光滑,(10-13)m(55.5)m。第三节 黑木耳菌种生产在食用菌种的培养上;我们把从黑木耳身上和从耳棒中分离出来的菌丝称母种,把母种扩大到锯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产生的菌丝称“原种,再把原种经过繁殖培养成栽培种用于生产。生产种(栽培种)培养基,用于点种木耳。配方1:枝条(青岗树枝条)70斤、锯末18斤、麸皮10斤、蔗糖1斤、石膏1斤、水适量。配方2:棉皮10斤、木屑70斤、麸皮18斤、蔗糖1斤、石膏1斤、水适量。配制方法:除枝条种先将枝条用70的糖水浸泡12小时后捞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