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863165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学讲》word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 论案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欧盟对中国鞋反倾销美国发现惊世大油田 一、世界经济概念及特点(一)世界经济的概念1.世界经济是人们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和。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2.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规模的经济体系,必须以世界市场的产生为历史前提,他是在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3.世界经济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融入外国国民经济史、经济地理学等学科。(二)世界经济的

2、特点1.世界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2.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3.与国际经济不同。(1)国际经济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作为研究主体。世界经济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及变化规律。(2)国际经济是从国家的经济利益出发,描述那种实际上与不等价交换相联系的国际分工形态。世界经济考察世界范围的生产诸关系及其相适应的交换诸关系。二、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世界经济研究对象世界经济探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构成世界经济整体的是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它们在世界范围建立国际分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等各种经济关系。世界经

3、济就是要研究这些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规律,以及影响影响这些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二)世界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1.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2.研究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渠道、形式和手段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3.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及世界性问题。4.研究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特征、发展战略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5.研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通过研究,揭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国家、企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对外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一篇 世界经济的

4、形成、发展和格局的变化第一章 世界经济的形成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及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1.国际分工的概念(1)自然分工是人们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或是氏族部落共同体之间,由地域资源的差异性而导致自然产品差异性基础上形成的分工,即自然地域分工。(2)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和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种植业、畜牧业、重工业、轻工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3)国际分工的一般定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

5、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2.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1)自然条件(2)社会生产力水平(3)国际生产关系性质(4)上层建筑(5)跨国公司(二)国际分工的形式及发展阶段1.国际分工的形式垂直型国际分工:按生产力水平高低进行的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制造业的分工,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水平型国际分工: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混合型国际分工:指一国在参加国际分工中,既有垂直型分工又有水平型分工。2.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前资本主义时期分工 -生产力水平低,

6、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以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为主。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推动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农业分离,产生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最初分工。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机器大工业生产,促成英国和广大殖民地的宗主国和殖民地典型分工形式。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产生了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工业生产集中在欧美、日本,食品、原料集中在亚、非、拉国家。形成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战后传统国际分工格局的巨变-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打破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格

7、局。工业国家之间分工居主导地位,各国间部门内部分工增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分工在发展。(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分工与国际生产力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际分工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各国人力资源利用的影响二、 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含义1.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商品和劳务交换交换的领域,是世界商品和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的含义:(1)世界市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最初仅指世界商品市场,后又相继出现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2)世界市场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加总。首先,各国国内

8、市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前提,只有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交换关系才突破国界,但进入世界市场的只是进入国际交换的部分。其次,国内市场受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世界市场主要受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2.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1)统一性,是一个相对统一整体,包括一切经济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流动。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商品和资本的自由移动一种商品一个价格(2)竞争性,这种竞争表现为商品国际交换中的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上。(3)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展性。世界市场的范围、规模及容量都在不断扩大。(二)世界市场的运行机制世界市场的运行受着多种机制的

9、制约和影响,并通过不同作用制约和影响各国经济1、国际价格机制国际价格机制不仅促进商品的国际流动,而且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1)世界市场价格机制具有把不同国家的国别价值统一为单一国际价值的功能,即把国别价值统一为世界价值,把国别价格统一为国际价格。(2)世界市场的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的基础是世界市场上的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通过交换将各个国家内在的等价关系转化为国际交换的等价关系。(3)世界市场的国际价格机制是世界各国经济利益分配的重要渠道,即从劳动生产率地的国家转移到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世界市场成为各国经济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场所。(4)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引起国际价

10、格波动,对调节各国、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产生积极作用。2、关税率机制关税是一国财政的重要来源,是调节进出口的基本手段。关税按征收的目的划分,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前者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后者以保护本国经济为目的,比重较大。关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一国和世界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进出口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商品的不同关税率直接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3、资本收益率机制世界市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也就是追求资本收益率的经济。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资本收益率相对低,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资本收益率相对高,收益率的差异使资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流动的结果使各国资本供求关

11、系发生变化。收益率也随之调整。资本收益率机制,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调节了资本的供求关系,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4、汇率机制汇率即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各国的外汇汇率受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以及黄金外汇储备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本币对外汇率上浮,使本国商品价格相对提升和外国商品价格相对下降,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造成的各种影响大多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表现出来,因此,各国为实现本国宏观经济目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一般会确定目标汇率,通过汇率的变动机制达到预期目的。5、资源配置机制国际间的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的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一方面,世界市场的

12、国际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会促进一国国内资源向利润较高或创汇的外贸部门移动,从而增加这一部门的资源量,间接增加了世界范围内这一部门的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每个国家都使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同时进口自己急需的相对短缺的资源生产产品,使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并得到充分利用。6、传导机制世界市场的传导机制是指某些经济现象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并对这个国家产生作用的过程。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国内经济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越大。(三)世界市场的内容1、世界市场的内容世界市场主要包括三大领域(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易活动。有形商品

13、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无形商品即各种劳务,如,运输、保险、旅游、技术、信息等。国际商品流通领域按其流通对象分别组成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是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按其流通方式及周期的不同分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其中中长期信贷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短期信贷是国际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是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既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也存在于资本流通领域。主要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2、世界市场的结构 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1)国际商

14、品市场 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组织形式的市场。 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主要指经过面谈、电函或网络就主要交易条件达成协议或签定合同的商品购销。这是当今世界商品市场上最通行的商品交易方式。有组织形式的市场以商品交易所为代表,还包括拍卖市场和博览会等。商品交易所所进行的“大宗”或“大路货”买卖,即品种规格比较单一的大批量商品。从买卖方式上有现货交易,也有期货交易。拍卖市场亦称拍卖行,是一种定期市场。它拍卖的对象的品种、规格都是不太标准化的商品。如,珠宝、古董、艺术品等。一般以“叫价”方式竟购成交。在拍卖市场进行的一般都是现货交易。国际博览会,可分为综合型的国际博览会和专业型的国际博览会。(

15、2)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前者以证券交易所为代表,后者以国际货币市场为代表。证券交易所,是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形式,在证券交易所里国际资本以股票和债券的形式流通,买卖各方进行交易。世界主要证券市场有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及香港证券交易所。国际货币市场,是国际短期信贷流动的场所。目前,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有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布鲁塞尔、苏黎世、阿姆斯特丹、米兰和斯德哥尔摩。近年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卢森堡、新加坡、香港、马尼拉、拿骚、开曼群岛和巴林等。主要货币市场如欧洲货币市场。(3)外汇市场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它是由一批从事外汇买卖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构成。三、世界经济的形成世界经济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形成与工业社会联系在一起,是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没有固定的分工,交通不发达,商品交换被限制在狭小范围。(一)世界经济萌芽期14、15世纪,围绕地中海进行的东西方贸易开始兴起。参加国际交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