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821792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学考复习知识提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必修一学考背诵资料 株洲市四中高二历史组编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分封制(理解)对象: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代义务:受封诸侯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2宗法制(理解)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大宗与小宗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2、成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及影响(应用) (1)内容: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原则。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2)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理解):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理解)唐朝中央的三省六部,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3.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运用)(汉)察举制标准:品德 (魏晋)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隋唐)科举制度标准:才能 (1)创立:(隋朝创立)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

3、试方式选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3)影响: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政府;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选官制度,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结合,对中国文化教育影响深远。4北宋中央集权发展的表现(识记)(1)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2)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监负责监督。(3)财政上:地方赋税由中央掌控。5.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或行省。是中国

4、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理解)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根本原因);胡惟庸专权(直接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国家政事,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运用)(1)缘由:明太祖废丞相后,导致皇帝负担加重。(2)经过: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3.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理解) (1)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评价: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

5、到顶峰。第5课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 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影响(理解)(1)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动摇了旧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奴隶主民主奠定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影响: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伯利克里改革的影响: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的地位(理解)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2、 罗马法的影响(理解)(1)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阶级利益。(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

6、人平等,缓和社会矛盾。(3)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4)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装。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运用)(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2)影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权力增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运用)(1)形成: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2)含义:内阁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党组成,在大政方针上内阁成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7、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故又称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美国1787年宪法(运用)(1)主要内容 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实行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3) 原则:分权与制衡(4) 评价: 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法国共和政体正式确立的标志(识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识记):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第10课 鸦片

8、战争1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识记)(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五口通商;关税协议 。(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外国公使进京;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十口通商;赔款 。(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 2.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应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1、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识记)平壤战役、黄

9、海海战、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应用)内容:割地;赔款;开四口通商(重庆最内地);设厂免内地税(资本输出为主开始);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割地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列强的侵略野心。赔款大大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开四口通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免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八国联军侵华时间(识记):1900年4、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运用)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拆除天津到北京沿线设防,允许各国

10、派兵驻扎;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的时间、太平天国定都的时间和地点(识记)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 1853年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应用)(1)天朝田亩制度:目标: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内容:平均分配土地;财产分配,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评价: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只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2)资政新篇:目的:振兴太

11、平天国。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文化教育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评价:进步性: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第13课 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理解)(1)时间: 1905月年8;地点: 日本东京;(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4)机关刊物: 民报(5)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武昌起义时间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识记)(1)1911年,武昌起义发动(2)中

12、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定都地点: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理解)(1)内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2)意义: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运用)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3、1、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理解) 时间:1919年意义: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理解)(1)条件:(经济)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政治)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2)成立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上海浙江嘉兴南湖)(3)历史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

14、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识记):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4、北伐战争的对象(识记):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第15课 国共得十年对峙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和领导人(识记)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 领导人:毛泽东2、八七会议主要内容、意义(理解)(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清算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确定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决定起义)(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指土地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3、红军长征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1)红军长征的时间:(1934年1936年)(2)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革命新局面开始了。4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 (1)主要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倾错误,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