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分析4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79157 上传时间:2017-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形象分析4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物形象分析4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物形象分析4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物形象分析4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物形象分析4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形象分析4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形象分析4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竹轩生活?(4 分(2)诗的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 分)3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 分)4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 分)竹轩诗兴参考答案(1)(4 分)描写了清风吹开柴门,刚辟的小径新栽了许多竹子,作者当轩静坐,品茗焚香,细细的竹影洒落在茶碗里,竹叶的清音似乎随着篆烟轻轻飘来的情景(3 分),表现了诗人清幽闲雅的生活(1 分)。(2)(

2、4 分。言之成理即可。)主要运用了虚写(或联想、想象)手法(1 分)。作者想象冬季雪压竹枝,配以凌寒开放的梅花,更显清净雅致的情景(1 分),表现出诗人高洁、闲雅的情趣(2 分)。3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 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 2 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 1 分。答出光影变化,给 1 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4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

3、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6 分。答出形象特征,给 2 分;结合诗句分析,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1本诗所写的出猎场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2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诗描写射手技艺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3、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5 分)参考

4、答案1.(5 分)出猎的场景壮丽、热烈。通过“分围浅草”交代了射猎队伍的庞大和准备场面的充分、壮阔,“万人齐指处”写围观人数之多;“向日”的“红旗”和“迎风”的“白马”,写出猎环境色彩的鲜丽和气氛的热烈。答出特点的,给 2 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 (6 分)本诗描写射手的技艺,并非是“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于边地的想象,而是写现实中射手的技艺高超。“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细笔刻画射手的一招一式的娴熟、灵巧;“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描写围观者欢声雷动的场面和落于寒空的猎物,从侧面表现射手超凡卓越的技艺。答出描写角度的,给

5、2 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写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写出场面的宏大。(概括 1 分,分析 2 分,)烘托了晨猎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作用 2 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

6、分析。(4 分)(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 分)参考答案14.(1)艳丽 清幽“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乔木峥蝾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2)行为洒脱 情趣高雅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依”,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抽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

7、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注】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1词的上阕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4 分)2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2 分)参考答案1借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等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来写美丽的春色。(2 分)描绘了一幅清新活泼,具有乡间泥土气息的春景图,与下阕写人物的天真可爱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2 分)2通过刻画人物的“笑”,描绘了一个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农家少女形象。(或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描绘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农家少女形象。)(2 分)(特点、身份各 1 分。)(意思对即可。)从声音“巧笑”,表情笑从双脸生,动作逢迎,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补充人物:正面: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侧面:环境,其他人答题模式总结:总分关系,分点作答。给出示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