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哪个是新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279076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猜一猜,哪个是新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猜一猜,哪个是新娘?2004 年 4 月、2005 年 7 月、2009 年 11 月,俺三次来到过人间仙境美丽的九寨沟。每逢游玩九寨沟之后,傍晚,俺就会来到九寨沟藏羌歌舞晚会的剧院里,来观看藏羌歌舞晚会。藏羌歌舞很是有特点,就是以世界级的九寨沟自然风景为依托,以九寨沟的藏羌歌舞晚会为窗口,向世人传播具有藏、羌民族特色和人文魅力的文化艺术。九寨沟的藏羌歌舞晚会中的神秘宗教仪式、奔放的民族歌舞,展示了藏乡、羌寨的丰富多彩文化。藏羌歌舞晚会是九寨沟旅游线路中,不可缺少的,绚丽夺目的亮点,是童话世界九寨沟一张名牌。图 1 舞会开始,先由藏族姑娘为您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以表敬意。 哈达是藏族“礼巾”之

2、意。哈达最早是藏族宗教礼仪中虔诚地向神灵敬奉的一件珍贵供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哈达已不仅仅是宗教界专用的供物,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礼物。 按哈达的质料分为三种:普通品“素喜”为棉纺织品,不到 1 米长;中档品“阿喜”为一般丝织品,约有 2 米长;最高品“浪翠”,为高级丝织品,有 3 米多长。 哈达按颜色可分为两种:一是象征纯洁、吉利的白色哈达;二是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 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只在特定情况下才用。 据传,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五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回西藏

3、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图案,上面绣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且多产于四川成都。图 2 然后,再由藏族姑娘,为您敬上一碗青稞酒。青稞酒是以青藏高原特有的青稞为主要原料,采用有300 多年历史的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具有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的独特风格。藏民在敬酒、喝酒时,常常使用银制的酒壶、酒杯。在壶嘴上、杯口边,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分别敬天地、父母、同伴,饮酒时必唱敬酒歌。同样的动作,做完三

4、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图 3 热闹非凡的群舞开始了,一幕幕,一场场的集体欢乐的舞蹈,让人应接不暇。图 4 羌族歌舞 1 图 5 羌族歌舞 2图 6 藏族歌舞 1 图 7 藏族歌舞 2一阵的歌舞之后,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隆重出场啦。在九寨沟、拉萨看过几场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表演,就觉得这个扮演藏王的小伙子,挺精神的。扮演文成公主的演员,还没有看到精神的。拍过几次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亮相场景,也就是这一张,俺还算是比较满意。图 8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

5、往。据说吐蕃是东晋末年,南京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徙到青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文成公主的积极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藏装,即为“曲巴”,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

6、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露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载帽,佩挂各种饰物。 帮典,即为“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的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图 9 藏族服饰展示 1 图 10 藏族服饰展示 2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最有特色的佩饰是腰部的佩

7、褂。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羌族的服饰较为朴素。图 11 羌族服饰展示 羌族男子头上,缠有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 ,有的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男女皆束腰带。羌族女子头上缠有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嵌梅花形银饰,腰系绣花

8、头帕,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意思是祈求佑福、增寿。接下来是藏族和羌族的一种群众舞蹈锅庄。在晚会现场,演员主动下台邀请观众上到舞台跳锅庄舞。锅庄舞节奏舒缓,动作简单,是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舞台效果)转圈。开始人并不多,随着欢乐气氛的高潮到来,台下观众都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一发地涌上舞台,手拉手地跳了起来。不一会儿,舞台上挤满了狂欢的人群,沸腾起来。锅庄舞过后,羌族姑娘的独特优美的跨步舞蹈,美轮美奂,给人感受到一种典雅的乡土韵味。到了羌笛表演时,只见长不足 20 厘米的一

9、种双管竖笛羌笛,在羌族小伙用奇特的换气方法,一口气就吹完一个曲子。曲调悠扬婉转动听,同时,也带给人们一种深沉抑郁、荒野苍凉、悲怆辛酸感觉。随后的节目,是羌族民间婚俗的“抢新娘”:就是当有几位男子,同时看中一个姑娘时,而姑娘本人,又很难以做出抉择时,只能采用“比武招亲”方法进行。 为了增强这一节目的互动性,要求从观众中,自愿上来 4 位男子。“抢新娘”开始,首先是要从 4 位男子中,“比武”选出新郎。比武的方法:是用一根长长的红绶带,分别套在两人的脖子上,双方向外趴着,绶带从胯下穿过,双手撑地,采用拔河(围脖拔河)的方式进行。采用 4-2-1 的取胜方式,最后胜出者为“新郎”。图 12 猜一猜,哪个是新娘?转眼间,一群小伙子,从后台背上来十多个“新娘”候选人。这十多个“新娘”候选人,都被蒙面站在舞台的里边,“新娘”的服饰,与其他“新娘”候选人的服饰,只有一点儿不同,其余皆相同。就看站在远处台前的“新郎”的眼力啦。图 13 找到了羌族“新娘”,开始举行“ 婚礼”仪式。 每次看到扮演“新娘”的,都是一位娇柔美丽的羌族姑娘。婚礼进行到“新郎”给“新娘”赠送礼物时,由于仓促的原因,往往“新郎”随身只带了手机(好在不是真的赠送)。最后,“新郎”背起了“新娘”,在欢快人群的簇拥下,转入了后台“洞房”。此时,将藏羌歌舞晚会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