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78986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解析几何(人教版).ashx(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012 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测试: 解析几何( 人教版)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150 分;答题时间 120 分钟。第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圆 的圆心到直线 的距离2:40Cxy340xy( )A2 B C3 D2 32过点(1 ,0)且与直线 x2y 2=0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Ax2y 1=0 Bx2y+1=0 C2x+y2=0 Dx+2y 1=03设抛物线 28y上一点

2、 P 到 y 轴的距离是 4,则点 P 到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是( )A4 B6 C8 D124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准线为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0(12ayx 23x( )A B C D23236325当 是第四象限时,两直线 和 的0cos1sinayx0cos1byx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相交但不垂直 D重合6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A直线 B椭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7直线 3ykx与圆 224y相交于 M,N 两点,若 23MN,则 k 的取值范围是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2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

3、标资源网 ( )A 304, B 304, , C , D 23,8设直线 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 ,若 与椭圆 的交点为:20lxyl 214yxA、B、 ,点 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 的面积为 的点 的个数为PPAB12P( )A1 B2 C3 D49直线 与曲线 的公共点的个数是3xy149xy( )A1 B2 C3 D410已知 x,y 满足 ,则 的最小值是0)(1(yx22)1()(yx( )A0 B C D22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 12x5y+c=042yx的距离为 1,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 ) ( , ) 13,133 , (13

4、,13)112椭圆 20xyab 的右焦点为 F,其右准线与 x轴的交点为 A在椭圆上存在点 P 满足线段 AP 的垂直平分线过点 F,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0, 2) B (0, 12) C 1,1 D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3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卷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3 将直线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 所得直线方程是 。20xy9014已知圆 C 的圆心是直线 xy+1=0 与 x 轴的交点,且圆 C 与直线 x+y+3=0 相切。则圆 C的方程为 。15已知M : Q 是 轴上

5、的动点,QA ,QB 分别切M 于 A,B 两点,,1)(22y求动弦 AB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16如图把椭圆 的长轴 AB 分成 8 分,过每个分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2156xy部分于 , , 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1P27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 6 个大题,共 76 分) 。17 ( 12 分)设直线 与圆 交于 两点,且1kxy 042mykxNM,关于直线 对称,求不等式组 表示平面区域的面积。NM,01y18 ( 12 分)已知点 P 到两个定点 M(1,0 ) 、N(1,0)距离的比为 ,点 N 到直线2金太阳新课标

6、资源网 第 4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PM 的距离为 1求直线 PN 的方程19 ( 12 分)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 Q(2 ,0)和圆 C:x 2+y2=1,动点 M 到圆 C 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 ( 0) 求动点 M 的轨迹方程,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20 ( 12 分)为了考察冰川的融化状况,一支科考队在某冰川山上相距 8Km 的 A、B 两点各建一个考察基地,视冰川面为平面形,以过 A、B 两点的直线为 x 轴,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 4) 。考察范围到 A、B 两点的距离之和不超过 10Km 的区域。()求考察区域边界曲线

7、的方程:()如图 4 所示,设线段 12P 是冰川的部分边界线(不考虑其他边界) ,当冰川融化时,边界线沿与其垂直的方向朝考察区域平行移动,第一年移动 02km,以后每年移动的距离为前一年的 2 倍。问:经过多长时间,点 A 恰好在冰川边界线上?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5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1 ( 12 分)已知动圆过定点 P(1 ,0) ,且与定直线 l:x=1 相切,点 C 在 l 上()求动圆圆心的轨迹 M 的方程;()设过点 P,且斜率为 的直线与曲线 M 相交于 A、B 两点3(i)问:ABC 能否为正三角形?若能,求点 C 的坐标;若不能,说明理由;(ii)

8、当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求这种点 C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22 ( 14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如图,已知椭圆 1592yx的左、右顶点为A、B,右焦点为 F。设过点 T( mt,)的直线 TA、TB 与椭圆分别交于点 M ),(1yx、),(2yxN,其中 m0, 021y。(1 )设动点 P 满足 42B,求点 P 的轨迹;(2 )设 3,21x,求点 T 的坐标;(3 )设 9t,求证:直线 MN 必过 x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 m 无关)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6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A;3B;4A ;5B;6 D;7 A

9、 ;8 B; 9C;10B;11 D;12D;二、填空题13 ;14 ;15 ;1635。0xy2(1)xy).2(16)47(22yyx三、解答题17解:由题意直线 与圆 交于 两点,且k02mkNM,关于直线 对称,则 与 两直线垂直,可求出 ,NM,0yx1xyymk,又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应用线性规划去求,易得面积为 。4118解:设点 P 的坐标为(x,y) ,由题设有 ,2|PN即 22)1()1( yx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7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整理得 x2+y26x +1=0 因为点 N 到 PM 的距离为 1,| M |2 ,所以PMN30 ,直线

10、 PM 的斜率为 ,3直线 PM 的方程为 y= (x1) 3将式代入式整理得 x24x1 0解得 x2 ,x2 代入式得点 P 的坐标为(2 ,1 )或(2 ,1 ) ;33(2 ,1 )或(2 ,1 ) 3直线 PN 的方程为 y=x1 或 y=x+119设直线 MN 切圆于 N,则动点 M 组成的集合是:P=M |MN|= |MQ|, ( 0 为常数)因为圆的半径|ON|=1,所以 |MN|2=|MO|2|ON| 2=|MO|21 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则 )(1yxy整理得( 2 1) (x 2+y2)4 2x+(1+4 2)=0当 =1 时,方程化为 x= ,它表示一条直

11、线,该直线与 x 轴垂直,交 x 轴于点5( ,0) ;45当 1 时,方程化为(x ) 2+y2= 它表示圆心在( ,0) ,半1)1(3212径为 的圆|3220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8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1 ( )解法一,依题意,曲线 M 是以点 P 为焦点,直线 l 为准线的抛物线,所以曲线M 的方程为 y2=4x解法二:设 M(x ,y) ,依题意有 |MP|=|MN|,所以|x+1|= 化简得:y 2=4x2)1(() (i)由题意得,直线 AB 的方程为 y= (x1) 3由 消 y 得 3x210x+3=0,.4),(32xy解得 x1= ,x 2=3

12、所以 A 点坐标为( ) ,B 点坐标为(3,2 ) ,| AB|=x1+x2+2= , 336假设存在点 C(1,y) ,使ABC 为正三角形,则|BC|=|AB|且| AC|=|AB|,即图 712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9 页 共 1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16(2()13( ,22y由得 42+(y+2 ) 2=( ) 2+(y ) 2,43解得 y= 931但 y= 不符合,4所以由,组成的方程组无解因此,直线 l 上不存在点 C,使得ABC 是正三角形(ii)解法一:设 C(1,y)使ABC 成钝角三角形,由 得 y=2.1),(3xy,3即当点 C 的坐标为(1,2 )时,A、B、C 三点共线,故 y2 33又|AC| 2=(1 ) 2+(y ) 2= +y2,3498|BC|2=( 3+1) 2+(y+2 ) 2=28+4 y+y2,3|AB|2=( ) 2= 695当CAB 为钝角时, cosA= |AC|2+|AB|2,即,即95634983482yyy 时,CAB 为钝角2当|AC| 2|BC|2+|AB|2,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