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第五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2766362 上传时间:2019-01-2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第五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 的地,在一定的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 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的过程。,1,2,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 件要进行多因素分析,土地评价的特点,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评价的结果应该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土地税收,土地评价的作用,土地交易,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估计土地利用和 经营好坏,服务,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分类,评价目的的

2、不同,评价成果,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分多目的(综合)和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多目的(综合)单目的(单项)评价,如1:100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 按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农用地、林业用地、城镇土地、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的评价。 按评价的时间不同分,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土地评价

3、的分类,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续),多目的(综合),评价目的的不同,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评价的分类,多目的(综合),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土地评价的类型,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研究对象,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 的实质,研究目标,土地质量(如气候、地形、土地、水文、 社会经济因素等)和土地用途 (包括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是分析各种可能被考虑的土地用途在一定区域内的 适宜性程度,包括当前适宜性和潜在适宜性、 生态适宜性、经济适宜性利社会适宜性。,多样性原理,

4、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合性原理,系统分析原理,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限制性原理,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多样性原理,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同一地区的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也会发生变化。,土地评价的结果是所评价的地区土地质量好坏程度的反映,因此必须具有可比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可比性原理,构成土地质量的土地性状有很多种,如气候、土壤、植被 等等,而这些性状也是由许多因索构成的,如气候又包括光照、气温、降水等;土壤又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酸碱度、

5、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碳酸钙含量等等。同时,土地的不同性状或不同因素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土地质量是一个多样因索影响的统一体。 因此,在分析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的要求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全面分析的方法。,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综合性原理,不同的土地用途在某种土地质量上的适宜程度不同,实质上就是土地用途的限制不同。所谓限制性,是指土地质量不能满足土地用途要求的程度,如某种作物在某个生育期需要速效磷达到 30ppm,而实际土壤中l 0ppm,那么由于速效磷含量太少吸收不到充足的磷,限制性原理,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系统分析原理 一个系统是由各种要素及其相互

6、关系的集合,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结构,这就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即决定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土地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两个要素;土地和土地利用,如图。在土地评价时,应尽量地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分析如何改善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获得最理想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土地利用系统图,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相对性原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土地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不同评价地区的实际需要,往往在评价时将本地区内质量最好的土地定为一等地,最差的土地定为末等地,这样处理使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异不尽一致,同一等级的土地的实际质量也可能不一样,因此土地评价的结论是相对一定地区而言

7、的。,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在适宜性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土地评价的原则,刘黎明(1994),要针对特定的用途种类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分类,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进行比较,需要多学科的研究,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适宜性是指持续的利用而言,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陈百明(1996),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差异性原则,限制性原则,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评价层次:,评价单元,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 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 价单元是具有

8、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 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 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种 方式:,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评价单元的选择,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 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 作为划分依据;,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 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 壤分类体系。,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 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 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 评价单元;,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5

9、.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评价程序,无论什么评价,其评价程序基本一致, 大体可分三个阶段:,野外调查与制图,室内准备,室内成果整理,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如FAO提出的两(三)阶段法,多采用两阶段法。 其中第一阶段主要从事土地的定性(质量)评价,第二阶段进行 土地的社会经济分析.其作用仅限于核实土地利用种类是否恰当。该法通 常为概略的规划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调查和 生物生产潜力评价的研究。,在平行法中,土地利用种类的社会经济分析和自然 因素的调查与估价是同时进行的,所评价的土地利用种类在 研究过程中常常会更改。如林业中树种选择、砍伐日期和面积、 防护措施等

10、可变动,该法可在较短时间内 提出比较精确的结果。,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两阶段法和平行法,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4)评价项目 确定评价项目,选取评价指标,是土地评价的 核心,也是土地评价依据在定性基础上的量化过程,关系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置信度。一般需注意以下问题: 要选择那些较长时间影响土地质量或适宜性的不易改变的稳定因素作为评 价项目。如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侵蚀状况、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排水性能等; 要选择那些符合特定地区或特定利用方式要求的因素作为评价项目。如黄壤或紫色土种植茶叶的土宜评价。 评价指标中的度量指标要能满足划分适宜性或限制性等级的需要,

11、使之相互吻合。25的耕地应退耕还林,则以25临界值 。 各项评价项目的指标分级应与土地适宜程度或限制程度分级大体一致,如地下水埋深、潜育层深度等。,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目前常用的评价项目主要由于土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要素构成(见下表)。,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5)分级系统 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价系统有: 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三级序列; 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 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

12、级、土地种四级序列; 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 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评 价 方 法,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 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 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 程度,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 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 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 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 质量。,间接法,直接法,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该法以针对一定利用方式的土地质量优劣为依据,判断其生产力大小(或适宜性与适宜程度,潜力高低

13、等),也即根据各类土地在生产实践上的相似性与差别,对土地类型再次进行组合、分类和排队,并作出相应的解释或结论,归类法,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选出决定土地生产力的诸要素,根据各要素性质的特点定出评价标准工资,以对作物的适宜性程度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对各项指数进行算术得出总数,按指数出土地等级。 迄今计量方法的应用主要在于选择评价因素确 定其权值及对单项评价进行综合。,数值法,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以往选取评价因素大多基于经验判断,并将诸因素以等权处理。宋延洲在河南禹县也据经验判断选择评价因素,但赋予各因素以等差指数,为土地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张妙玲等在江

14、苏宜兴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筛选评价因素,并确定其权值。但回归分析法比较适于研究成线性分布的现象,尤其是要求足够数量代表性好的样本。正是这些,使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评价中广泛和可靠应用受到了限制。 层次分析法(保继刚,1988)、因素成对比较法(陈百明,1987)等在评价因素选择和权值确定上也进行过尝试和探讨。对单项评价综合的早期做法大多据经验判断,如柑桔土地评价、宜农荒地评价及江西泰和县土地评价。 另一种方法是“极限条件法”,如黑龙江省的土地评价,北京丰台区的土地评价(申元村,l987)及福建沙县的土地评价”。实践证明,非等权累加指数法更为科学和符合实际,故在近年我国的土地评价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5、。,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鉴于土地评价因素与土地质量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模糊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我国晚近的土地评价中已开始被采用。其研究始于昌纬在河南目县山区的土地评价,通过计算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并结合权数分配得到各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据其综合评定土地级别。 王县生的北方草场土地评价,刘闯在辽宁瓦房店市的耕地质量评价及许学工在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评价也都采用了类似方法。 此外,杨艳生、赵锐等、董黎明等,也就模糊数学用于土地评价进行了有益探讨。,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5.1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评价的发展趋势:,综合化,精确化、,土地评价 专家系统。,1,2,3,

16、4,定量化,5.2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2)评价目标的确定,(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商讨的内容:评价目标;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评价地区范围与界线;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评价方法; 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评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5.2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 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例尺、划分工作阶段。,5.2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