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三节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681116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财务管理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第三节(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第二节 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偿债能力分析 第四节 营运能力分析 第五节 财务综合分析 第六节 财务分析报告,本章重点,基本的财务比率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内容,(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与评价的一项业务手段。,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ABC公司 2006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表2-1

2、,利 润 表,表2-2,编制单位:ABC公司 2006年度 单位:万元,(二)财务分析的目的 一般目的: 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 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 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特定使用人: 投资者 债权人 政府 职工 中介机构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财务报表特定使用人的具体目的,二、财务分析的方法,(一)比较分析法 是将可比的财务指标、财务比率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差异,分析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 1.以报告期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相比较。 2.以报告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相比较。 3.以报告期实际指标与本企业历史上最好水平相比较。 4.以报告期实际指标与条件大致相同的先进企业相比较。 5.以报告期实际指标与行业

3、平均相比较。,(二)因素替换法 是指在比较分析法的基础上,分析某项财务指标不同时期的差异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销售毛利额的影响因素分析,销售毛利额=销售收入毛利率 08实绩: 308000 7.792%=24000(万元) 替 换: 413300 7.792%=32204(万元) 09实绩: 413300 8.541%=35300(万元) -=32204-24000=8204 :销售收入的增加,影响销售毛利额的增加 -=35300-32204=3096:毛利率的提高,影响销售毛利额的增加 8204+3096=11300是由于销售收入的增加和毛利率的提高,对销售毛利额的共同影

4、响:,(三)比率分析法 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据以分析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 (1)结构比率 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 (2)效率比率 某项财务指标活动中所费与取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 (3)相关比率 以某个财务指标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另一指标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关财务活动的相互关系。,三、财务分析的一般步骤,1. 明确分析的目的 2. 收集有关的信息 3. 根据分析目的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分割开来,予以适当安排,使之符合需要。 4. 深入研究各部分的特殊本质 5. 进一步研究各个部分的联系 6. 解释结果,提供对决策者有帮助的信息,四、财务

5、分析的局限性,(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二)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三)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四)比较基础问题,(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1.以历史成本报告资产,不代表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 2.假设币值不变,不按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调整 3.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收益和资产 4.按年度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二)报表的真实性问题 报表的真实性问题,要靠审计来解决。财务分析人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规范,不规范的报告,其真实性受到怀疑 2.要注意财务报告是否有遗漏,遗漏是违背充分批漏原则的。遗漏很

6、可能是不想讲真话,也不能说假话的情况下形成的 3.要注意分析数据的反常现象。如无合理的反常原因,则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贯性是否有问题 4.要注意审计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信誉,(三)企业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 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四)比较基础问题 在比较分析时,必须要选择比较的基础,作为评价本企业当期实际数据的参照标准。横向比较时使用同业标准,趋势分析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作比较基础。实际与计划的差异分析,以计划预算为比较基础。对比较基础

7、本身要准确理解,并且在限定意义上使用分析结论,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营运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ABC公司 2006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表2-1,利 润 表,表2-2,编制单位:ABC公司 2006年度 单位:万元,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1、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主要影响因素:应收账款金额,存货周转速度,营业周期 一般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注:该比率并非是越高越好.因为资金过多地滞留于流动资产,有可能是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或超储积压物资过多所致.

8、,本年流动比率=700300=2.33 上年流动比率=610220=2.77,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不同行业的比率,通常有明显的差别。营业周期越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越低。 流动比率有明显的局限性,在使用时应注意:流动比率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变为现金并用于偿债,全部流动负债都需要还清。实际上,有些流动资产的账面金额与变现金额有较大差异,如产成品;经营性流动资产是企业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不能全部用于偿债;经营性应付项目可以滚动存续,无需动用现金全部结清。因此,流动比率是对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2、速动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 预付款项等

9、,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称之为 速动资产。 另外的流动资产,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 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 非速动资产。,本年速动比率=(700-204)300=1.65 上年速动比率=(610-337)220=1.24,剔除存货主要原因: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 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损失报废还没作处理; 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 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主要影响因素: 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在速冻资产中流动性最强、可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 称为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3、 现金比率 =,流 动 负 债,影响变现能力的

10、其他因素: 增强变现能力因素(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 (2)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 (3)偿债能力的声誉 减弱变现能力因素: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是指债务和资产、 净资产的关系。 它反映企业偿 付到期长期债务 的能力。 企业对一笔债 务总是负两种责 任:还本付息。,(一)资产负债率,(二) 产权比率,(三) 权益乘数,(四) 利息保障倍数,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负债总额,股东权益,X100%,总资产,股东权益,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资产负债率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资

11、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 资产负债率还代表企业举债的能力。资产负债率越低,举债越容易。,本年资产负债率=(10402000)100%=52% 上年资产负债率=(8001680)100%=48%,2、产权比率 =,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产权比率表明1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数额。 反映财务结构稳定性 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本年产权比率 = 1040960 = 1.08 上年产权比率 = 800880 = 0.909,3、权益乘数 =,总资产,股东权益,权益乘数表明1元股东权益拥有的总资产。反映财务结构稳定性。

12、权益乘数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本年权益乘数 = 2000960 = 2.08 上年权益乘数 = 1680880 = 1.91,4、已获 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EBIT) = 税后利润 + 所得税 + 利息费用,(EBIT),已获利息倍数也叫利息保障倍数,衡量偿付利息的能力,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长期租赁、债务担保、未决诉讼,=,三、营运能力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比值。,存货周转次数(率) = 销售收入 存货平均余额

13、存货周转天数 = 360 存货周转次数 = 360 (销售收入 存货平均余额),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销售收入”。 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 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本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3 000 119)= 14.5 上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2 850 326)= 41.8,思考题: 存货周转天数是不是越低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

14、转需 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 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2、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次数(率) = 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360 应收帐款周转率 = 360 (销售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赊销?,应收帐款 平均余额,应收帐款 平均余额,本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0(3 000 398)= 48.4 上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0(2 850 199)= 25.5,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现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的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资金的正常运转。,1999年之前,中国

15、会计制度对坏账准备金规定很不严格,大部分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都很低,有的甚至低到0.1%,远远低于国际惯例。1999年是中国会计政策的转折点,坏账准备金比例明显增高,制造业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通常都在3%以上。但是,国家不可能硬性规定所有行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留给企业自主操纵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从西方企业的实践来看,利用坏账准备金做假账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多计,一种是少计。少计坏账准备金很容易理解,这样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股价;多计坏账准备金则一般发生在经营情况恶劣的年份或者更换CEO的年份,新任CEO往往倾向于把第一年的业绩搞的特别差,把大量资金划入坏账准备金,这样可以把责任推到前任CEO头上;由

16、于第一年多计了坏账准备金,以后几年就可以少计甚至不计,利润当然会大大提高,这些功劳都会被记在新任CEO头上。,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周转天数 = 360 (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速度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等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要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会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盈利能力。,4、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天数 = 360 (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 多销的办法,加快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 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