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640802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授课老师: 陈铁英 Email: Tel: 13926170107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教育质量管理办公室,课程介绍,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因为课程内容的广泛适用性,因此在10-11学年,将其开设成为面向全院的公共选修课。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沟通技巧,第二部分为团队合作,并且讲解一些系统的概念作为这两部分的基础。不论是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毕业生还是刚刚踏入校园的新生。本门课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重心放在团队精神的建立上。团队精神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一个团

2、队是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个人,只有完全融入到这个有机整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价值。,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什么是系统,什么是有效沟通,团队合作,讲解沟通的含义,沟通的障碍和沟通的有效方法。讲解团队的几个类型,团队建设的意义,不同时期的团队模式和应该扮演的角色。 最终使得学生能理解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和部分方法技巧。,三、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考虑 全部一共18次大课,由于课程难度不大,主要在于理解和领会,拟采取先由老师讲解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学生在自学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堂讲演,教师组织讨论和讲评,配合案例、问答来完成教学。,四、课程的考核方式

3、、方法,平时成绩考核方式、要求、标准分别说明如下: 考勤:按学院的统一规定考核和记录。迟到和早退15分钟内为迟到,15分钟以上为旷课,迟到3次等同于旷课1次。登分标准是全勤15分,正式请假并批准的在考勤中不扣分,每次上课在MYSISE系统上登记,由系统自动计算。 演讲表现: 学生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指定的章节,查阅有关资料,共同讨论确定演讲稿和演讲人。根据演讲稿和演讲的临场表现确定小组评分,演讲人可作为一次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在每次演讲或讲解后,要进行讨论、点评和问答。每个同学都要有一次以上的表现机会,以高的一次为主确定成绩。,期末考试以论文形式为主,论

4、文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如下: 论文题目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指定的教材和课件内容为依据制定。 期末考试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评分标准。 考试形式:论文形式为主,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时间:120分钟。 统一考试时间:根据学校规定执行。 注:根据学院教学管理的相关要求,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其总评成绩为零;上课缺勤1/3以上(按本课程计算即缺勤3次课以上),取消考试资格,其总评成绩为零,评分标准(论文): 优(80%100%分):观点明确,论述充分,条理清晰,字迹清楚,“背书”痕迹不明显;90分以上的应该有个人感受和独到见解(此部分属于难度要求); 中(60%80%分):阐述中仅做到上述的部分

5、要求,或都有涉及,但论述不充分; 差(60%分以下):跑题,字迹辽草,完全看不清楚,不知所云。,有关学生抄袭、作弊的管理 高等院校和任何学术交流都严禁任何方式的抄袭和作弊行为。学生在考试中有任何作弊行为,将根据学院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处理规定(修订)条例由教务处给予处罚。,第一章 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现象、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用系统科学的思想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设,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1 古今系统思想概述,系统思想(system tho

6、ught)就其最基本的涵义来说,是关于事物的整体性观念、相互联系的观念、演化发展的观念。 系统概念来源于古代人类社会实践经验。,周秦至西汉初年古代医学总案的黄帝内经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设计修造了伟大的都江堰工程 我国古天文学很早就提示了天体运行与季节变化的联系,编制出历法和指导农事活动的廿四节气,现代科学技术对系统思想方法的贡献,科学的定量的系统思想,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系统思想方法来说, 第个贡献在于使系统思想定量化,成为一套具有数学理论、能够定量处理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科学方法; 第二个贡献在于为定量化系统思想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电子计

7、算机。,系统思想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工具,它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运筹学等学科那里取得了定量的表述形式,在系统工程那里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内容。,2 基本概念与方法,21 系统、结构、层次 211 系统 如果一个对象集合中至少有两个可以区分的对象,所有对象按照可以辨认的特有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就称该集合为一个系统。 集合中包含的对象称为系统的组分(组成部分),最小的即不需要再细分的组分称为系统的元素或要素。,系统的第一个特点是多元性,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统一。存在有差别的多个事物,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整合成为一个系统的要求。组分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系统“生命力”的

8、重要源泉。 系统的第二个特点是相关性或相干性,系统中不存在与其他元素无关的孤立元素或组分,所有元素或组分都按照该系统特有的、足以与别的系统相区别的方式彼此关联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激励,相互补充,相互制约。 两个特点又决定了系统的另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整体性,系统是由它的所有组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的结构、整体的特性、整体的状态、整体的行为、整体的功能等。,系统的形式化表示,令A记系统S中全部元素构成的集合。设S中把所有元素关联在一起的那些特有方式,可以用数学中的关系概念来表述,以r记元素之间的关系,R记所有这种关系的集合,A中不存在相对于R的孤立元,则系统S可以形式化地表示如下:

9、 S(A,R) (211) (211)表示,仅就内部规定性看,系统是由元素集和关系集共同决定的。,212结构与子系统,组分及组分之间关联方式(系统把其元素整合为统一整体的模式)的总和,称为系统的结构(structure)。 当系统的元素很少、彼此差异不大时,系统可以按照单一的模式对元素进行整合。当系统的元素数量很多、彼此差异不可忽略时,不再能够按照单一模式对元素进行整合,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别按照各自的模式组织整合起来,形成若干子系统,再把这些子系统组织整合为整系统。,213整体与涌现性,若干部分按照某种方式整合成为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整体具有而部分或部分总和所没有的东西,如整体的形态、整

10、体的特性、整体的行为、整体的状态、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困难、整体的机遇、整体地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一旦把系统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便不复存在。就是说,系统与组分或子系统相比有质的提升,新的飞跃。系统科学把这种整体才具有、孤立的部分及其总和不具有的特性,称为整体涌现性(或称突现性,whole emergence)。,就系统自身看,整体涌现性主要是由它的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的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的,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组织效应。不同的结构方式,即组分之间不同的相互激发、相互制约方式,产生不同的整体涌现性。 系统的整体属性也取决于组分的特性,并非任意一组元素

11、经过组织、整合就能产生某种整体涌现性,任意挑选6名队员,再高明的教练也不可能训练出一支世界级排球队。一定的整体性要以一定的组分属性为基础。,整体涌现性的通俗表述,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整体中必定可以发现某些在部分中看不到的属性和特征。 在特殊情况下,当整体与部分具有同质的特性、可以进行量的比较时,整体涌现性就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合理的结构方式产生正的结构效应,整体将大于部分之和;不合理的结构方式产生负的结构效应,整体将小于部分之和。,整体观点是系统思想最核心的观点,系统科学是关于整体性的科学。 整体涌现性是由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产生的,一般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结构效应。涌现与系统整

12、体总是相伴而生,一旦形成系统立即涌现出特有的整体特性,系统解体立即丧失其整体特性。整体性与涌现性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前者是以既成论观点看问题的结果,后者是从生成论观点看问题的结果。 整体涌现性也就是非还原性或非加和性,即整体具有但还原为部分便不存在的特性或把部分特性加和起来无法得到的特性。,214 层次,涌现性的另一种解释是高层次具有低层次没有的特性。新层次根源于出现了新的涌现性,有不同层次必有不同水平的涌现性。复杂系统不可能一次完成从元素性质到系统整体性质的涌现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等级的整合而逐步涌现出来,每个涌现等级代表一个层次,每经过一次涌现形成一个新的层次,从元素层次开始,由低层次到高层次

13、逐步整合、发展,最终形成系统的整体层次。层次是系统由元素整合为整体过程中的涌现等级,不同性质的涌现形成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表现不同质的涌现性。,一般来说,低层次隶属和支撑高层次,高层次包含或支配低层次。高层次必有低层次没有的涌现性,一旦还原为低层次,这种涌现性就不复存在。 多层次是复杂系统必须具有的一种组织方式,层次结构是系统复杂性的基本来源之一。 在按照多个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有高低不同的涌现性,较大的子系统一般也分层次。在这种系统中,层次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讨论问题首先要明确是在哪个层次上,混淆层次(如把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相提并论)必将导致概念混乱。,层次是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14、之一,是认识系统结构的重要工具,层次分析是结构分析的重要方面。 系统是否划分层次层次的起源,分哪些层次,不同层次的差异、联系、衔接和相互过渡,不同层次的相互缠绕,层次界限的确定性与模糊性层次划分如何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层次结构的系统学意义,层次结构设计的原则等是层次分析要回答的问题。,22环境、行为、功能,221 系统的环境 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相关联的事物构成的集合,称为该系统的环境(environment)。更确切地说系统S的环境E是指S之外一切与S具有不可忽略的联系的事物集合 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出来,又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延续、演化,不存在没有环境的系统。系统的结构、状态、

15、属性、行为等或多或少都与环境有关,这叫做系统对环境的依赖性。,环境也是决定系统整体涌现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只有涌现出特定的整体性,才能与环境相适应,形成稳定的环境依存关系。随着环境的改变,系统须产生新的整体涌现性,以达成新的环境依存关系。环境复杂性是造成系统复杂性的重要根源。因此,研究系统必须研究它的环境以及它同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意识是系统思想的另一个基本点。,222 系统的边界,把系统与环境分开来的东西,称为系统的边界(boundary)。 从空间看,边界是把系统与环境分开来的所有点的集合(曲线、曲面或超曲面)。从逻辑上看,边界是系统的形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界限,规

16、定了系统组分之间特有的关联方式起作用的最大范围。 边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凡系统都有边界。,系统与环境的划分有相对性。对于具有明确边界的系统,可以不考虑这种划分的相对性。对于边界不明确的系统,考虑这种相对性是必要的。 这时,可以把系统定义为:按照所关心的问题从干丝万缕互相联系的事物中相对孤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事物。 在这种情形下应用系统方法,对象系统的划分常常因人而异,需特别谨慎,力求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因素。,223开放性与封闭性,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通过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的。 系统能够向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开放性(openness),系统阻止自身同环境进行交换的属性称为封闭性(closeness)。 这两种性质对系统的生存发展都是必要的。,一个系统,特别是生命、社会、思维系统,只有对环境开放,同环境相互作用,同外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生存和发展。开放得越充分有效,越有利于系统的生存发展。 封闭性亦非单纯的消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