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 ——眼见为实吗?,刘旭刚 博士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劳教系,,概要,什么是错觉 错觉的分类 对物的错觉 对人的错觉 错觉的原因和理论 错觉的实际应用,什么是错觉,什么是错觉(Illusion) 定义: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或歪曲的知觉. 概念辨别: 知觉, 幻觉,观察,对物的错觉 :图形错觉 -大小/形状/方向/颜色 形景错觉 运动错觉/似动错觉 对人的错觉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刻板印象 / 晕轮效应 / 从众现象,,错觉的类型,,,月亮错觉 月亮在天边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形状和方向错觉 ——咖啡墙错觉,“咖啡墙错觉”,它是以19世纪英国布里斯托尔城的一家咖啡馆而得名的,它的墙上有如此的瓷砖 这些线条看上去是弯曲的,实际上线是直的交错排列的格子让你产生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 ——Fraser螺旋错觉(1),James Fraser 1908发现的,形状和方向错觉 ——Fraser螺旋错觉的变体(2),Zollner 错觉和 咖啡墙错觉基于相似的原理,对比错觉,,颜色错觉 ——对比错觉,Hermann栅格 ——无中生有的点,Grid火花错觉,Hermann栅格错觉,运动错觉,飞行员“倒飞”错觉; 动景运动 如:火车窗外景物向不同方向移动,,对人的错觉,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刻板印象 3.晕轮效应 4.从众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美心理学家洛钦斯实验 实验设计和实验材料:四篇不同的短文,分别描写杰姆。
第一篇 开朗而友好的人; 第二篇 前开朗友好,后孤僻而不友好; 第三篇 前孤僻不友好,后开朗友好; 第四篇 孤僻而不友好 实验任务: 请四个组的被试者分别读这四篇文章,然后在一个量表上评估杰姆的为人实验结果: 开朗友好在先,78%评估为友好; 在后,18%评估为友好 实验结论:“开朗友好”在篇幅的前后至关重要 1. 首因效应: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彼此留下的印象 2.怎样对待“第一印象”? 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对人避免“先入为主”.,近因效应,1.什么是近因效应 对朋友的长期了解中,最近了解的东西往往占优势,掩盖着对该人的一贯了解 2. “近因效应”——人际交往的又一偏见 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微妙,轻者闹一番别扭;重者还能酿成悲剧,断送友谊刻板印象,洛仑兹实验,摘自Child Development, Santrock ,J.W., & Yussen, S.R. 1992, p70,,刻板印象,1.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又译为定型观念,是人们对一类人或社会现象进行概括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看法 2.具体表现 性别刻板印象 例如: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都超过女性,且成就动机高、坚强能干; 女性是善解人意、重感情、被动、顺从 马锦华,教育评论,2001),男女大学生、研究生的择偶意向: 男性优选女性的外貌,要求女性比自己的学历低; 女性则倾向于选择那些比自己学历高、能干、地位好、收入高的男性,这种择偶意向实质上仍是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夫贵妻荣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对男性的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认为男性是强有力的、有冒险精神的、富有攻击性的、自信的、粗鲁的、独立的、有雄心的、主动的、有探索精神的等等; 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主要表现在认为女性是充满柔情的、情绪性的、温柔的、顺从的、柔弱的、有鉴赏力的、敏感的、感情易变化的、爱唠叨的、多愁善感的等等,地方形象 地域歧视--郑州市民状告深圳公安局龙岗分局“侵害名誉权案”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龙新派出所在其辖区黄龙塘市场附近的大街上悬挂在其辖区黄龙塘市场附近的大街上悬挂了“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字样的横幅 3.社会刻板印象对人的意义,晕轮效应与扫帚星效应,1.什么是晕轮效应: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的人际认知障碍 2.主要特点 :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3 .讨论:列举身边的例子, 爱屋及乌,疑人偷斧,情人眼里出西施,评先进等,从众(Conformity )现象,1.阿希的从众实验(S.Asch,1951),实验结果,大约有1/4—1/3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3/4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1/3的从众行为。
2.什么是从众现象 个体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和信念的倾向 3.从众现象的原因 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找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4.“从众”好吗? 积极方面: 1有些从众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统一认识和统一行为,提高团队活动的良好秩序和效率有的从众是在个体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只能参照别人的意见,这时个体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全感,增强自信心消极方面: “人云亦云”,别人错,自己也跟着错概要,什么是错觉 错觉的分类 对物的错觉 对人的错觉 错觉的原因和理论 错觉的实际应用,,练一练,错觉小实验 闭上一只眼睛,用一根手指去碰铅笔,不容易一次就碰到(视觉),想一想,故事:疑人偷斧 请思考:实际上,这位邻居的言行举止前后并没有什么不同,而这个丢失斧子的人却能观察到这位邻居的不正常,为什么?,如果眼球不动,出现什么现象?,试一试,错觉产生的原因,错觉的影响因素: 1.客观上 2.主观上 过去经验: 情绪因素: 各种感觉相互作用: 视觉和肌肉动觉 视觉和听觉,,错觉的理论 ——人为什么产生错觉,一般说来,对错觉有三种解释: 刺激取样的误差——错觉的眼球运动说 知觉系统的神经生理学原因——错觉的神经位移说 ;侧抑制学说 认知的观点——错觉的对比说,错觉理论——眼动理论,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
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出现错觉.,错觉理论——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错觉理论——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基本观点 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错觉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举例 ——A、B两个方块的颜色一样吗?,完全一样!为什么?,第一步,去掉圆柱体,第一步,去掉右边的圆柱体,解除圆柱体的阴影给人的错觉 结果,B方块颜色加深,第二步,去除图片上下部分,B方块的颜色只是稍深了一点. 这说明:圆柱体阴影的影响是有限的第三步,去除A方块周围的颜色,颜色慢慢的接近了,继续!,第四步,去除B方块周围的颜色,颜色的变化开始明显了,第五步,去除A, B周围的颜色,颜色很靠近了. 随着周围颜色的去除,效果越来越明显! 环境很重要!,第六步,去除中间的A, B,颜色完全相同!,最后的结果,周围颜色会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多大的影响! 很多美术作品就是根据人类视错觉,产生美感.,例子分析,1.A周围4个方块是白色侧抑制 2.B方块在绿色的圆柱体下。
根据常识错误认为B方块上有圆柱体有阴影,使得B的颜色比实际要深,这样B的真实的颜色就较浅 3.A,B两个字母的颜色 颜色对比,概要,什么是错觉 错觉的分类 对物的错觉 对人的错觉 错觉的原因和理论 错觉的实际应用,,错觉的实际应用,防止因错觉造成差错 警惕行车中的错觉 :距离 ,速度,弯度,坡度,宽度,颜色,光线,时间 准确了解警察和罪犯的心理,特别是诈骗犯罪 网络犯罪 价格差错 利用错觉发挥积极的效应. 军事伪装,如草船借箭; 生活审美, 形象设计,建筑装修,摄影技巧,,总结,什么是错觉 错觉的分类 对物的错觉 对人的错觉 错觉的原因和理论(三个理论) 错觉的实际应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