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606522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6.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上教材分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分析,2012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铁岭县莲花中学一校区 孟淑云,教 材 分 析,学 情 分 析,课 标 要 求,教 学 策 略,教 材 分 析,1. 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突出生物圈,突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按照这样的体系,可以侧重讲述绿色植物和人在生物圈中是怎样生存的,与生物圈的关系是怎样的,从而在总体上减少知识性教学内容,为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时间。,绿色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 和生物圈,生物圈中 的绿色植物,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调查我们身

2、边的生物,生物的 特征,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生物和生物圈,第一单元,生物体的 结构层次,细胞怎样 构成生物体,细胞是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第二单元,动物 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生活,练习使用 显微镜,植物 细胞,第二单元第一章,单细胞生物,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细胞分裂产 生新细胞,动物体的 结构层次,植物体的 结构层次,第二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 的一生,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制 造者,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单元,被子植物 的一生,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生物圈中有那些绿色植

3、物,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制 造者,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种子 植物,藻类 苔藓 蕨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单元,被子植物 的一生,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绿色植物 类群,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制 造者,绿色植物与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种子 的 萌发,植株的 生长,开花 和结果,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2. 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 科学探究活动,(1)观察与思考 7 (2) 实验9 (3)调查 1 (4) 探究4 (5)资料分析 5 (6) 模拟制作1 (7) 演示实验5 (8)设计1 (9)技能训练 (10)课外实践4,教材内容的特点

4、,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练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观察与思考”(7个),通过动手操作增加感性认识,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 (9个),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 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 (4个),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资料分析” (5个),是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而安排的练习性栏目,每个“技能训练”侧重训练一种探究技能。,“技能训练” (7个),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教材内容特点,4.重视核心概念教学的要求,删减或改编部分章节,适当删减需要单

5、纯记忆的知识,内容更加简明,降低难度。,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特点,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基本内容没有变化 增加了“想一想,议一议” 科学方法内容更加醒目 更加重视概念教学,如第一节重点让学生探讨什么是生物 更新了插图,第二章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引言紧接章标题,给出生物圈定义,但仅靠定义不能建构生物圈概念。,首先要辨析环境的概念,学生关于环境的前概念是不完善的,与第一章标题“认识生物”相匹配,上页给出生态因素的定义,此页通过例证建构概念。 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图片来分析。,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影响:生活和分布,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提高可行性,让学生自己补充实例 体现教材的开放

6、性,提示盐度可能也是生态因素,在探究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在此,捕食、竞争、合作并不是重要概念,未给定义。 最经典的呈现方式。 不要纠缠于“竞争”与“斗争”。,适应,改变,开放性,建构概念: 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实验本中是“探究”,根据多数教师意见改为“课外实践”,有鸟吃草籽儿,草长不好。为什么把鸟挡在外边,草还是长不好呢?引发认知冲突,为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打基础。,内涵,外延,新书,实验本,新教材更加注重概念表述的准确性,情感,能力(方法),知识(重要概念),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标题变化:“生物和细胞”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四章变两章 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等内容移至八下。

7、删“原子”内容,简化“分子”内容。 “病毒”一章移至八上。,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层次(基本单位),因此第一章是细胞。将原第二章的一、二节简化,并入第一章,或移至八下;第三节移至新教材第二章。原第四章病毒移至八上。,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生活需要哪些物质。,目标聚焦于细胞各种结构的作用,简化分子,删去原子,减轻负担。 分子的概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尽管有一定难度,也要保留。,第一章前三节变化不大,细微变化容易理解。,以此标题替换原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是更好理解,二是与高中衔接。,这段话非常重要,是对本节重要概念的概括。,原教材“第二章细胞的生活”内容变

8、化小结,内容更加简明,难度降低,“想一想,议一议”不一定只是讨论既定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让学生“为提出好问题而愉悦”。,说明:本章内容与原教材基本相同。,本章内容微观、抽象,如何学生兴趣?每节增加的“想一想,议一议”很有新意,值得关注。,图中省略号给学生的想像留下无尽的空间。 呼应“致同学们”中“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围绕受精卵怎样发育为个体这一中心问题,将结构层次与发育过程联系起来讲,是本节内容设计特点(原教材即如此)。理解了这一思路,才能理解为什么本节是从微观到宏观地讲述。,原教材的神来之笔,一字未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圈中作用等知识全部囊括,并且揭示令人震撼的神

9、奇和美丽!,变化: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进行了精简,变化:调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顺序,使之更加便于教学,新教材既保证了光合作用内容的连续性,又体现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变化:第二章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将“根尖的结构”从第二单元移此。 删去了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增加了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演示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小结,知识方面:强化了重要概念。通过精简、整合、移至八年级教材等方式,减少内容总量。 科学探究活动:删除两个(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增加了实验和演示实验;改进探究指导(如多提供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加强

10、科学方法的提炼和总结;等等,以提高探究活动可行性。 反映生物科技进展,更新课外阅读材料。 练习题增加题型,帮助概念的建构和应用。 更新插图。,课后阅读资料拓展了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5、设置课外阅读栏目,拓展学生视野,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特点,课 标 要 求,列举不同的 生态系统,举例说出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 之间的联系,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阐明生物圈是 最大的生态系统,描述食物链 和食物网,解释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和生物圈,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情感目标,课标要求,绿色开花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

11、能,动植物细胞结构 主要不同点,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显微镜的 构造和作用,单细胞生物独立 完成生命活动,组织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细胞分裂的 基本过程,人体、植物 基本组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使用显微镜和 模仿制作临时装片,技能目标,绿色植物呼吸作用 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开花和结果 的过程,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 水循环中作用,光合作用原理 的应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2、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情感目标,学 情 分 析,1、对生物学知识有一定的经验

12、和 知识储备(例如:生物和非生物、 生态系统、植物、动物等), 但知识点比较零散,对很多知识 理解不够准确和全面。,七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学情分析,、各项学习能力有限,尤其是动手实验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学情分析,、求知欲强,对生物学兴趣浓厚, 学习热情高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 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各种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生物教师要担负起这一重要任务。,教 学 策 略,1、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取灵活 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策略,“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13、教学策略,2、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并提高质量,(1)明确探究活动的目标和重点,教学策略,a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b 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策略,1,设置对照实验,教学策略,(3)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 a、合理分组 b、及时有效评价,(2)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教学策略,(1)练习使用显微镜 (2)观察植物细胞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4)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5)观察草履虫 (6)观察种子的结构 (7)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8)观察叶片的结构 (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3、重视实验教学,教学策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呈现,4、注意图文转化能力的培养,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策略,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哪一部分?,5、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策略,6、关注生物科学新进展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有关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 信息,并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和 探究生物学的兴趣。,教学策略,理想的生物课堂: 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的快乐; 学生有所收获,老师有所成就。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雕琢教材、 解读教材,活用教材,一定能打 造出高效的课堂。,欢迎批评指正!,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工作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