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606005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35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文综试题讲评(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 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 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 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 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 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 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 以前,百姓十

2、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 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 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 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 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B,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 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 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 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 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 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

3、诚意,D,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 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 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 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 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 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 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 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 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

4、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C,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 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 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A,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 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 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 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5、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C,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 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 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 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 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 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 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D,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 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 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 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

6、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A,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 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 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 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 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 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 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B,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 示意图。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 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

7、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C,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 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 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 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 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 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 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 世界各国所效仿。,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 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 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

8、口 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 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 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 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 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 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 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 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 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 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 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9、,城市交通 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 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 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 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 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 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 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 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 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 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 增多。),(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 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 成果。(1

10、0分)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新式交通工具 的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 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路 技术的出现和应用。,(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 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 生活。(9分) 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 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 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 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 方式),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 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 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 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

11、 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 “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 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 评析,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 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 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 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 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 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 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 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 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

12、另 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 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 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 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 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 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 “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 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 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 目的。(5分) 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 巩固政权。,(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 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 与

13、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 动荡。,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 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 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 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1年6月),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 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 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会由国民政府主席就 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 机关。,附注: (一

14、)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 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 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 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 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 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 协议(1946年1月28日),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 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 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 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 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 一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 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 其

15、主要原因。(9分) 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 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 发生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 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 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 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 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 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他们暂时的 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 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 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 联系在了

16、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偿 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 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 由合约条款不可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 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 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不同,有限度赔款,以便德国恢复; 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 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掠夺;将欧洲 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 避免战争的重演。,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 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 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 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 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 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