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率 波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24666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 率 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概 率 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概 率 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概 率 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 率 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 率 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 35)人教版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新课标要求1内容标准 (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

2、断深入的。例 1 通过电子衍射实验,初步了解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体会人类对于物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2活动建议 阅读有关微观世界的科普读物,写出读书体会。新课程学习17.4 概 率 波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微粒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2了解波动说的基本观点及对光学现象的解释和所遇到的问题3了解事物的连续性与分立性是相对的,了解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二)过程与方法1领悟什么是概率波2了解物理学中物理模型的特点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3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认识数学工具在物理科学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网(ZXXK.COM)-

3、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理解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辩证发展的过程根据事实建立学说,发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人类就是这样通过光的行为,经过分析和研究,逐渐认识光的本性的教学重点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教学难点对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概率波等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教学用具:课件:PP 演示文稿(科学家介绍,本节知识结构)。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播放

4、:康普顿散射实验讲述:康普顿效应是 射线或 X 射线打在物质上,与物质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后产生散射光子和反冲电子的效应。学生:观看课件,同时思考讨论该实验反映了光的什么性,思考光是粒子还是波?结论: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是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重要物理实验之一。点评:创设新奇的教学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新的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探究精神。课件播放:光的衍射讲述:光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绕行”结论:光具有波动性学生回忆: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分析讨论在平常不容易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的原因,以及采用怎样的措施能够较为方便的观察到明显衍射现象?点评:适

5、时的反思小结为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联系和巩固,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师:在经典的物理学中,波和粒子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那么对于光和电子、质子等粒子,这两种互不相容的属性又能“集于一身”呢?(二)进行新课1、光的波粒二象性17 世纪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两种对立的学说,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因为传统观念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认为在宏观现象中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对立的。微观世界的某些属性与宏观世界不同,光子说没有否定波动性和光的电磁说,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有关,频率是波的特征。学生跟随老师的讲

6、述对于原来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的回顾和归纳整理。点评: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穿插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时常进行温习反思和类比迁移,多次反复一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利用知识。问题:在微观世界中,如何把波的图象与粒子的图象统一起来呢?学生思考、讨论后给出一些答复,就各种答案加以分析提炼总结。点评: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效果比被动的接受知识要好,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2、光波是概率波(1)光强讲述: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到达单位面积的光的能量,也就是明条纹处到达的光子多,暗条纹处到达的光子数少(2)概率波课件:伽尔顿板实验实验一: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暴光时间短,可

7、看到胶片上出现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点子。实验二:暴光时间足够长,有大量光子通过狭缝,底片上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学生认真观察课件,不放过课件演示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对观察的认识意见做一些个别的讨论和交流。点评:科学研究一定要有足够的细心,课堂上的一些演示实验和课件展示的观察分析同样如此,往往一些关键的现象是稍纵即逝,学生在这方面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研究工作会有莫大的帮助。讲述:实验一说明:光表现出粒子性,也看到光子的运动与宏观现象中质点的运动不同,没有一定的轨道。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无法预测。实验二说明: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干涉条纹中,那些光波强的地方是光子到

8、达机会多的地方或是到达几率大的地方,光波弱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机会少的地方。光的波动性可看做是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观察实验思考:是否可以认为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波动性?学生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波动性,有的则认为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波动性,各执己见,各抒己见。点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是好事,能够就相关的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更是他们有浓厚求知欲的体现,应予以鼓励和肯定。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讲述:实验说明:如果狭缝只能让一个光子通过,得到的照片和上面相同,把一个

9、缝挡住,光屏上不再出现干涉条纹,说明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讲述:大量光子行为显示波动性;个别光子行为显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学生在进一步的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形成统一的观点: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点评:存疑求解,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都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取得。例题:已知每秒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能为 1.4103J,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 45%,假设认为可见光的波长均为 0.55m,太阳向各个

10、方向的辐射是均匀的,日地之间距离为 R=1.51011m,估算出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的光子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学生通过运算得出相应的正确结果。点评:理论联系实际,适量的实际操作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三)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既不可把光看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看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学生在老师进行小结的同时可以同步把自己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小结进行参照对比,查漏补缺。点评: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强化理解和把握一些知识重点和难点。(四)作业:完成讲义相应练习教学体会本节课主要了解概率波的概念。尽管比较抽象,但是我们老师把这堂课上的有声有色,收到较好的效果。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充分利用多种教学素材(课件,图片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很快进入一种愿学、乐学的学习状态2、贯彻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选择典型例子,密切联系学生已经有的直接经验,变抽象为生动,有效的减低学习的难度。3、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模式,把问题在情景中提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时间,使学生自主的对问题深入了解,全面认识,从而体会出基本的物理思考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