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451039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必修1 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考点一、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分配,决 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多层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 定,决 定,决 定,决 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

2、经济条件决定,(1)可能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现实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必要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3、意义(作用):,4、地位:,1、含义:,考点一、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考点一、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注意点】,存在性质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果,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 公有制经济 劳动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1、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如: 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公有制控股的股

3、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都属于按劳分配,【特别提示】 1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2个体劳动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3 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2011湖南模拟)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 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 B、 C、 D、

4、【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只要抓住“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一范围限定,不难看出符合题意,应选。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不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不选。,牛刀小试,C,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2.按生产要素分配:,3.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社会保障收入,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含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

5、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注意点】,分配范围 分配对象 劳动者特点 国家态度,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 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拓展思维】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1)具体形式,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6、。这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2、 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具体形式,国有经济和 集体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私营经济和 外资经济中 劳动者的工资,【特别提示】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 要素分配,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比较(表1),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比较(表2),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1)把按劳分配等同于每个劳

7、动者的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我国现阶段,在公有制经济中,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并不一定能够获得等量报酬。因为企业、行业的效益不同,而劳动者的报酬同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 (2)劳动收入等同于按劳分配收入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按劳分配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营、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经营风险中经营者凭借复杂劳动而获得的劳动收入。而按劳分配仅指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所以二者不等同。,考

8、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有: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息等。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 (4)把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等同于按劳分配或等同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误区警示】关于“收入分配”的几个误区,考点一、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国企上班 在私营或外资企业工作 存款利息收入 做个体生意 炒股股息收入 下岗领取生活保障金 房屋出租,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

9、素分配 社会福利、保障收入,试一试 连一连,牛刀小试,(2011高考上海卷)一家IT公司生产软件产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其中属于资本要素的是( ) 运转资金 公司办公楼 电脑设备 程序设计 A、 B、 C、 D、 【解析】资本要素是构成生产要素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实物资产,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运转资金、公司办公楼、电脑设备都是属于资本要素。A正确。程序设计不是属于资本要素,它是属于技术要素,不选。,牛刀小试,A,(2010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

10、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解析】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选项为D,即36000+8000=44000,5000+6000=11000。,牛刀小试,D,(2012扬州模拟)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

11、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 )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 A B C D 【解析】此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故排除。错,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某方面需求的属性,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可创造的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通过科技入股,推动企业效益增加,可见正确。通过科技入股,可见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故正确。,牛刀小试,A,考点考向概览,(1)公平: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

12、的重要体现。 (2)收入分配的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特别提示】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平均主义抹杀了劳动差别和收人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误区: 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

13、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考点二、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公平,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重要举措),(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措施:逐步提高两个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

14、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考点二、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 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 三是企业

15、(集体)自留部分。,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考点二、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易错点拨】 误区: 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有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不利于社会公平。 分析: (1)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又体现了效率的要求。由于人们劳动能力、贡献

16、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体现了效率的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原则,这又体现了公平的原则。,考点二、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对效率的影响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分配,同时分配又反作用于生产。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对公平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对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不同,劳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必然引起收入分配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和贫富悬殊。如果这种差别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