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37471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型桥梁设计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第1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 1.1.1跨 数:两跨 标准跨经:采用标准跨径30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只进行桥梁的上部结构的计算 主梁全长:根据设计经验值,确定伸缩缝采用5cm,采用预制梁。 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29.40m。 桥面宽度:净7m(行车道)21.5(人行道)+1(中间带)。1.1.2设计荷载:由公路级,人群荷载3.5kN/m,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5.0 KN/m计,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3材料初步选定混凝土:主梁选用C40,铺装层采用C25。钢 筋:直径时采用HRB335钢筋。 直径时采用Q235钢筋。1.1.4设计规范公

2、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2结构布置1.2.1 主 梁 高: 按照经济性原则,钢筋混凝土T型简支梁桥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之间,根据跨度小者取较大比值原则,本桥取,则梁高为2.0m,并按照2.0m计算。1.2.2 主梁间距:按照任务书规定,本桥采用五根主梁,且主梁间距为1.8m。1.2.3 主梁梁肋宽:取梁肋宽为0.18m。1.2.4 T形梁翼缘板尺寸:腹板交接处通常取不小于主梁高的,即=0.1667m,本设计取0.24m,翼缘悬臂端取0.16m。1.2.5横隔梁:按任务书规定设置六排横隔梁,梁高为主梁高的

3、左右,即1.5m,厚度取1216cm之间,本设计横隔梁下缘取14cm,上缘取16cm。1.2.6桥面铺装:采用4cm厚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2-10c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图2.1:纵断面布置图(单位:mm)图2.2:边梁尺寸(单位:mm) 图2.3:中梁尺寸(单位:mm)图2.4:横隔梁布置(单位:mm)图2.5:桥面铺装、桥梁横断面(单位:mm)1.3 设计概述在进行桥梁设计时,一般应先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然后根据任务书中所要求的内容,进行桥面的铺装和主梁横隔梁的截面尺寸拟订。再根据设计任务书中所给出的相关资料进行主梁、边梁等的内力计算。根据杠杆原理法算出支座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再根据偏

4、心压力法(适用于高跨比小于0.5的窄桥,大于0.5的采用正交异性板法)算出跨中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根据横向分布系数算出端点处、跨中处和四分之一处的相应弯距和剪力,再根据其弯距和剪力大小,合理布筋并进行弯距、剪力、裂缝和变形的演算。最后,绘制出总图、包络图等各类所需图样,并编写钢筋明细表、计算混凝土用量,书写设计说明书。第2章 主梁内力计算2.1恒载内力计算2.1.1、恒载集度计算:结构计算跨径为29.4m表2.1:结构自重集度主梁=0.182.00+(1.80-0.18)25=17.100kN/m横隔梁边主梁=1.50()()625/29.4=0.806kN/m中主梁=20.806=1.61

5、2kN/m桥面铺装层(含防水层)=0.047.0023+0.5(0.10+0.03)7.0024/5=3.472kN/m栏杆和人行道=4.52/5=1.80kN/m合计边主梁=23.178kN/m中主梁=23.984kN/m2.1.2、恒载内力:中主梁恒载集度为边主梁恒载集度为在恒载作用下,结构体系为两跨相同的简支梁,计算跨径为29.4m,计算图示如图2.1所示:图2.1:恒载内力计算图示,图2.2:控制截面图示、 中主梁: : : :图2.3:恒载中主梁控制截面剪力图图2.4:恒载中主梁控制截面弯矩图、 边主梁: : : : :图2.5:恒载边梁控制截面剪力图图2.6:恒载边梁控制截面弯矩图

6、截面面积内力剪力Q(kN)弯矩m(kNm)x=0边主梁340.710中主梁325.570x=边主梁255.541095.62中主梁264.421133.71x=边主梁170.361878.20中主梁176.281943.51x=边主梁85.182347.75中主梁88.142429.39x=边主梁02504.27中主梁02591.35表2.2:恒载主梁控制截面内力2.2汽车、人群荷载产生内力计算2.2.1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图2.7:1#梁支点处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1#梁=0.722=0.361=1.486图2.8:2#梁支点处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1=0.5 =0图2.8:3#梁

7、支点处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0.558 =02.2.2按偏心压力法计算: 设此桥有刚度强大的横隔梁,结构长宽比为:=3.272 可按偏心压力法计算跨中横向分布系数;半桥各根主梁横截面均相等,梁数n=5,梁间距为1.80m,则:1#粱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0.60=0.40=-0.20=(4.90+3.10+1.80)=0.544=(5.40+)=0.697图2.9:1#梁中垮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2#梁的横向影响线竖标值为: =+=0.40 =0=(6.70+4.90+3.60+1.80)=0.472=(7.20+)=0.449图2.10:2#梁中垮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3#粱的横向影响

8、线竖标值为: =+0=0.20 =0=0.2=4)=0.4=0.2图2.11:3#梁中垮横向影响线及布载图2.2.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表2.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梁号荷载位置公路II级人群荷载备注1# 5#跨中mc0.5440.697按“偏心压力法”梁端mo0.3611.486按“杠杆原理法”2# 4#跨中mc0.4720.449按“偏心压力法”梁端mo0.50按“杠杆原理法”3#跨中mc0.40.2按“偏心压力法”梁端mo0.5580按“杠杆原理法”注:45号梁与12号梁横向分布系数对应相等根据文献,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变化对于主梁有多根内横隔梁的情况,从第一根内横隔梁起向直线过渡。

9、图2.12:1#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变化图图2.13:1#梁人群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变化图图2.14:3#梁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变化图图2.15:3#梁人群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长变化图2.3、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的确定2.3.1、冲击系数的确定:砼强度C40, 截面形心的确定: 主梁抗弯惯性矩确定: (1)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简支梁的自振频率为:介于 和之间,桥规规定 冲击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计算跨径,m;混凝土弹性模量,;梁跨中截面惯性矩,;结构跨处的单位长度质量,;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重力加速度,。、边主梁: 冲击系数:、中主梁 冲击系数: 计算结果如表2.4所示

10、表2.4:主梁冲击系数梁边主梁0.2017中主梁0.19912.3.2、车道折减系数的确定:根据文献2,车道折减系数取值如表2.5所示:表2.5:横向折减系数车道数2345678折减系数1.000.780.670.600.550.520.502.4、控制截面活载内力计算:设计荷载:公路级,人群3.5KN/m2,则 =1.502.4.1、影响线计算:本设计取1号梁为计算对象,主要控制截面为梁跨支点、跨中及四分点。主要控制截面内力影响线由桥梁电算软件计算所得,因为所得影响线是曲线,为简化计算,用直线代替曲线,所得控制截面影响线如图5.11图2.6所示:表2.6: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面积计算类型截面

11、公路-级(kN/m)人群(kN/m)影响线图式10.50.75=7.8753.51.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7.8755.252.5、车道荷载内力计算:2.5.1、弯矩计算:(取为计算范例)1#梁跨中: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1#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1#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1#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1#梁支点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2#梁跨中:公路-II级

12、车道荷载:人群荷载(max):2#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2#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2#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2#梁支点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3#梁跨中:公路-II级车道荷载:人群荷载(max):3#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3#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3#梁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3#梁支点处将以上数据代入下式得人群荷载(max): 2.5.2、计算支点截面汽车荷载最大剪力1#梁跨中处:车道荷载剪力计算: 人群荷载剪力计算: 1#梁处:车道荷载剪力计算: 人群荷载剪力计算: 1#梁处:车道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