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的演变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7234820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宰相制度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宰相制度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宰相制度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宰相制度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宰相制度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宰相制度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宰相制度的演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宰相肚里能撑船”,千古名相,李斯,诸葛亮,千古名相,谢安,狄仁杰,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宰相制度的演变,耶律楚材,宰相的含义,宰主持 相辅佐,宰相的称呼,秦汉时期的丞相 隋唐时期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等长官,汉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相跪议事,演变趋势:宰相的地位不断下降,内容 1 秦:三公九卿制 2 汉:中外朝制度 3 隋唐:三省六部制 4 宋: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5 元:中书省 6 明初:中书省(左、右丞相),宰相制度的演变,7 明:宰相制度的废止,材料一: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故其在擅专威福 明太祖实

2、录,为何“我朝罢相”?,(1)根本原因: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胡惟庸案 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的举动极为不满。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逆。朱元璋遂以“枉法诬贤”等罪名,将胡惟庸处死。胡死后,其谋逆“罪状”陆续被揭发。朱元璋为肃清“逆党”,株连杀戮者达3万余人,前后延续达10年之久。,胡惟庸 汉族 濠州人 明朝开国功臣 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1)直接原因: 胡惟庸专权,材料三:“胡狱” 后,朱元璋遂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的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2)措施: 1380年,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宰相制度废除

3、),宰相刘罗锅,明废相后 不存在宰相一职。 明清习惯称 “授大学士”为“拜相”,(3)“罢相”的影响,材料: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黄宗羲,(3)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罢相”,(1)原因 根本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直接原因 胡惟庸专权 (2)措施: 1380年,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3)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练习巩固,1.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答案:B,2.材料分析题 材料:“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概括材料的主张?结合所学归纳原因?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是明太祖的主张;他认为,上古没有丞相,秦设丞相导致早亡。汉唐宋有贤相,但多有小人。说明朱元璋对置相持反对态度,想削相。) 答:主张废除丞相制度。 原因:丞相制度存在弊端,加强皇权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