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34706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6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四月六日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承包枷担湾隧道技案01号)合同名称合同编号承包人 有限公司致: 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酉阳县八面山生猪养殖基地枷担湾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附施工组织设计 承 包 人: 项目经理: 日 期: 监理工程师意见: 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监理机构: 日 期: 目 录1、引用标准2、综合说明3、施工总布局4、施工进度计划5、土石方开挖6、洞石开挖7、复合衬砌与二次衬砌施工8、投入本工程的机械设备与劳动力计划9、施工现场管理10

2、、质量保证措施11、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2、施工期间环保措施13、驻酉阳县枷担湾隧道工程项目部管理机构人员名单14、驻枷担湾隧道工程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名单15、驻枷担湾隧道工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人员名单1、引用标准 1、施工测量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家三角测规范GB/T17942-200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CH-8001-912、试验检测技术标准和规范(1)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5-1999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50法)GB/T17671-1999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筛析

3、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全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94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越冬法)GB/T2202-80(2)粉煤灰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GBJ146-90(3)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混凝土泵送剂JC473-2001喷射混凝土速凝剂JC477-92(4 )砂、碎石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92(5)拌和用水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DJ63-89(6)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拌和物理性

4、能试验方法GBJ80-8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7)砂浆砂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CJ/T98-2000(8)金属材料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8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2651-89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652-89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GB2653-8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86热扎钢筋性能GB1499-79(9)建筑构件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25-923、土方明挖

5、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1)支护引用标准和规程规范热扎钢筋GB1499-8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施工规定JGJ86-85(2)混凝土工程引用标准和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础酸盐水泥、普通础酸盐水泥GB175-1999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混凝土拌和用

6、水标准JGJ63-89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962、综合说明 1、设计依据(1)根据县委、政府已批准的酉酬镇八面山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划(2)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公路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3)遵守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借鉴、参考国内类似工程的成功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隧道按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三、四级公路(单洞双车道)(2)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m。(3)隧道建筑限界宽7.0m,高5.0m。(4)枷担湾隧道位于重庆市酉阳县酉酬镇境内,原有过水隧道1m*1m,洞身长148m,为短隧道,隧道内空高6.5m、宽9m,进洞口路基标高5

7、97.18m,出洞口路基标高为596.78m,路面坡降0.38%。3、自然地理概况及地质条件(1)自然地理概况场地位于酉阳东部与湖南交界的低山区,行政区划属重庆市酉阳县酉酬镇。场区山高地陡,仅有山间小路可通行,目前生猪养殖基地专用道路正在开挖回填施工,局部路段未完全连接,隧道施工区,交通较为不便。(2)地形、地貌场地位于低山地貌区,整个场地由岭山分布,岭山山脊位于场地中西部,呈近东西走向,峰顶标高652.68-662.50m,木麓标高500-532m,相对切割高差120-160m左右,拟建隧道及道路由北西-南东向贯穿岭山中上部,场地地貌单元主要为陡坡,北西侧主要坡向345,南东侧主要坡向150

8、-120,坡角多在40-45,隧道出口段道路内侧形成陡坎高5-15m,坡向195-120。(3)气象水文条件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夏热春早夏长,秋雨连绵之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4.5mm,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份,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无溪河分布。(4)地层岩性场地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碎石土层及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页岩层。各地属岩性特征新至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流碎及土层(Q4coltdl)结构松散稍密主要由粉质及页岩碎块组成,碎块呈不规则形状粒一般1-15m,含量35%-45%左右,厚度较小,

9、本次揭露厚度0.6-1.6m,主要分布在进洞口地势相对低洼的沟谷及斜坡,下部一带以及洞口道路外侧。志留系统龙马溪群(s11),出露于场地内大部分地带为青灰色页岩,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强风化岩体较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或粘土状。(5)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位于酉酬脊斜南东翼,岩层单斜产出产状11447,根据野外地质测绘,岩体内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6)水文地质条件根据黔江幅1/20万域水文地质资料查证,本场地属弱含水地,地位于山体中上部以陡坡地形为主,第四系土层厚度小,基岩为页岩,岩层倾角较大,地下水难赋存,因此场地地下水较贫乏。(7)不良地质现象根据野外调

10、查,在隧道出口道路K0+460- K0+470段北东侧分布处危岩体体积约15m3,除此外场区内未见其他崩塌体、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8)围岩岩体结构特征及围岩分级拟建隧道为岩质隧道,隧道穿越的岩性为志留系下统龙马群溪页岩,隧道围岩分级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执行,本场地页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4mpa属极软岩,围岩基本质量指标按下试计算:B=90+8RC+250KV式中B围岩基石质量指标 RC 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 KV 岩体完整系数据现场调查,岩体页理发育受构造裂隙、切割影响,岩体较破碎,单位体积内的岩理数目一般在15-18组参照上述规范表3.

11、6.2-4kv取经验值0.40,由上述公式可得围岩B值为203。综上,场地内页岩为极软岩,岩体较破碎,围岩B值为203,拟建隧道围岩级别V级。(9)隧道进洞口地质评价隧道进洞桩号K14+290.00路面设计标高597.18m,隧道中心开挖深度为1.5m,洞口强风化岩层厚度一般为2-3米,下部的沟谷地带覆盖有薄层崩坡积碎块石土厚度大约1-3m,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隧道进洞口处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龙马溪群强风化页岩厚度.2.5-3.5m岩质软易产生坍塌现象,围岩级别为V级。按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道路右侧形成3.8m的挖方边坡边坡向43组成岩性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强风化页岩边坡上部分布少量坡积碎

12、块石土层,岩土界面倾角40左右,建议清除上部碎石土,下部页岩页理发育岩体破碎,建议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坡率采用1:0.75。道路左侧较平坦,无环境边坡分布,洞口左侧为明洞。长度为3m。(10)隧道出洞口工程地质评价隧道出洞口桩号为K141+438.00,路面设计高程597.74m, 中心开挖深度为2.97m,地形北高南低,坡向140-190左右,坡角38-45,洞轴线与地形等高形近于正交,斜坡坡体基岩出露,强风化层厚度为2-3米,下部的沟谷地带盖有薄层崩坡和碎块石土,厚度大约为1-2m,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隧道出洞口处地层岩性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风化页岩,厚度为2.5-3.5m,岩质软易产生

13、坍塌现象,围岩级别为V级。按设计路面高程开挖后,出洞口两侧将形成环境边坡,高度3.4-10m,现分别评价各侧边坡稳定性。 a 右侧边坡高3.2m,坡向45,组成岩性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强风化页岩及第四系崩坡和碎石土,上部土层厚度在1m以内,岩土界面倾角平缓,土体整体稳定。下部基岩多呈强风化状,页理发育受构造裂隙切割,岩体破碎,建议进行放坡处理,放坡系数为1:0.75b 右侧边坡高7.5m,坡向225,组成岩性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强风化及中风化页岩,厚度为2.3m,建议进行放坡处理,放坡后作好护坡处理。(11)隧道洞身地质评价拟建隧道位于酉酬镇背斜南东翼,无断层通过,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围岩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群页岩,页理发育受构造裂隙切割控制,岩体较破碎,围岩级别为V级,该类围岩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在洞壁裸露及雨水浸润下,洞顶及侧壁易坍塌。由于在拟建隧道轴线上已开挖出一条简易通道,洞高1.2m,宽1.5m左右,据现场调查,毛洞内坍塌掉块现象较明显。隧道围岩为软岩,最大埋深为62.3m,总体埋深较小,地应力较低,结合已开挖毛洞来看,围岩未发生软岩大变形。隧道洞身整体稳定,局部易产生坍塌及风化掉块,施工时应采用边开挖边支护作好洞壁防护处理。4、隧道平纵设计(1)平纵设计原则隧道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