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7226681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棠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2,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001molL1NaOH溶液的pH应为A13 B12 C11 D102 室温下,HCO3-在水中发生如下变化,该变化过程属于( )A. 电离过程 B. 中和反应 C. 水解反应 D. 置换反应3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m

2、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 全部4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B. C. D. 5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考点67】下列物质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CH3(CH2)4CH3CH3CH2CH=CH2A B C D6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醇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B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作消毒杀

3、菌C乙稀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氧化反应D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7 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C加入CuO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电解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8 由物质a为原料,制备物质d (金刚烷)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关于以上有机物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质a的分子式为

4、C5H6B物质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C物质c与物质d互为同分异构体D物质d的一氯代物有2种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需要将其放在煤油中保存B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C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10工业上可由乙苯生产苯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类型为消去反应B乙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三种C可用Br2/CCl4鉴别乙苯和苯乙烯D乙苯和苯乙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均为711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

5、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 H1=+571.6kJmol-1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1-1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206.1kJmol-1A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使用催化剂,H3减小D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大于生成物的键能12A2、B2、C23种单质和它们离子间能发生下列反应2A- + C2 = 2C- + A2 2C- + B2 = 2B- + C2 , 若X-能与C2发生反应2X- + C

6、2 = 2C- + X2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B2C2A2 B还原性X-C-B-CX2与B-能发生反应 DB2与X-能发生反应13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K+、Ba2+、Al3+、Mg2+、AlO2-、CO32-、Si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5 mL 0.2 molL-1的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在上述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435 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Ba2+、Mg2+、Al3

7、+、SiO32-、Cl-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AlO2-、CO32-、Cl-C该溶液中是否含有K+需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D可能含有Cl-14【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对下列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8,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B分子式为C8H10的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C分子式为C4H8Cl2,只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D分子式为C5H10O2,只有一个官能团,且能溶于水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15将一定量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除气体

8、,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Na2O2(mol)NaHCO3(mol)固体成分A12Na2CO3B1.52Na2CO3、NaOH、Na2O2C11Na2CO3、NaOHD21Na2CO3、NaOH、Na2O216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A3,3-二甲基-3-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17【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年高三二诊】下列有机反应: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乙醛制乙酸 乙烯使溴水褪色 乙醇制乙烯 乙醛制乙醇 乙酸制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 乙烯

9、制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反应类型相同 B的反应类型不同C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 D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18织物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25 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 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0C25 时,等浓度的HClO2溶液和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c(HClO2)2c(H)c(ClO)2c(OH)D该温度下的NaClO2溶液中c(Na)c(ClO

10、)c(OH)c(H)19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N)c(CN) Bc(Na) c(CN) Cc(HCN)-c(CN)=c(OH) Dc(HCN)+c(CN)=0.1molL120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待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B检验苯中是否混有苯酚:在样品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振荡,看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C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混合气体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变为乙烷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

11、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二、填空题21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有关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向A极移动B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D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 mol电子(4)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为 。 此

12、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A”、“B”、“C”或 “D”)_导出。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22(1)100C时,KW=1.01012,在该温度下,测得0.1mol/LNa2A溶液pH=6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与盐酸相比,H2A溶液产生的H2_(填“多”、“少”或“一样多”)(2)将0.4 mol/L HB溶液与0.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

13、(B),混合溶液中c(B)_c(HB)(填“”、“” 或“=”);混合溶液中c(HB)+ c(B)_0.2mol/L(填“”、“”或“=”)(3)已知在常温下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如表所示:溶质CH3COOHH2CO3HClOHCN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Ka1=4.410-7 Ka2=4.710-113.210-86.210-10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4种物质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化最小的是_(填编号);aCH3COOH bHCN cHClO dH2CO3常温下浓度相同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液pH=6,则c( CH3COO)c( CH3COOH)=_mol/L(用数值列出计算式即可)23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对海水中的氧化。其科学小组进行与含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1)将氧化生成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生成的反应_。(2)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