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264679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附(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六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就其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察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毕业设计(论文)应能表明学生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根据有关论文撰写的国家标准(GB)的规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现将毕业设计的基本构成及其表述规范如下:1 毕业设计的前置部分1.1 题名毕业设计的题名要求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做到文、题贴切。题名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

2、、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采用问话的方式。题名所用的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的中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外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中外文题名应一致,题名一般取居中编排格式。1.2 摘要及关键词1.2.1 摘要摘要是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主要是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毕业设计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二次文摘或二次文献采用。书写要合乎逻辑关系,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再分段落。对某些缩略语、简称、代号等,除

3、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在摘要中通常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我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包含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其中中文摘要字数应为200300字,外文摘要字数不宜超过250个实词。1.2.2 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从汉语主题词表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不宜用非通用的代号和分子式。关键词的个数为35个。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而不应任意排列。关键词后面不加冒号,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关键词

4、应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中外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1.3 目录目录由毕业设计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页排在“摘要”之后。目次应该用“”联系名称与页码。1.4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若毕业设计中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另页置于“目录”之后。图的清单应有序号、图题和页码;表的清单应有序号、表题和页码。1.5 附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术语等汇集表(必要时)如有必要,应编写附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注释说明汇集表,另页置于“插图和附表清单”之后。2 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2.1 引言(或绪论)引言(或绪论)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对前人工作的

5、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该部分应有一定量的文字叙述,如有必要可单独编成第1章。2.2 正文正文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其内容可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材料、实验和观察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正文部分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的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按规定的次序编排,且层次清楚(见图1)。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论文也可以

6、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章) 1 (条) 2 2.1 (条)正 3 2.2 2.2.1 (条) . 2.3 2.2.2 2.2.2.1 文 2.4 2.2.3 a 2.2.2.2 . b .部 c (1) d (2) 分 . . 图1(或图2.1) 图2(或图2.2) 表1(或表2.1) 表2(或表2.2) 图1 毕业设计正文部分次序编排示意图2.2.1 图正文中的图主要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照片、图版等。图要有图号及简短、确切的题名,居中置于图下

7、。图要求有“自明性”,使只看图、图题、图例,就可以理解图意。要先见文,后见图。图在正文中不能跨节排列。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明“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其中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写词等应与正文中的一致。标值数应当小于3位数(或小数点后不超过1个零),例如:30000m 应写为 30km ;0.005g 应写为 5mg。纵座标的单位应横写,电镜照片要标明比例尺。结构装置图中的各个设备零件及其编号,应在图下一一对照说明。2.2.2 表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向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当有“自明性”。要有表号、表名及必要的说明,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中文字、符号的字体应比正文小一号。表格一般

8、取三线制,即上、下底用粗实线,中间一条为细实线。对于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表格应简明扼要。表的题名应当反映表的内容,表格应具有足够的完整性,即不参见全文即可理解表格的含义。表中不应发布文中所没有叙述的新信息。一些细节可放在脚注中,不放入表内。表格切忌与图、文字重复表述。表内附注的序号应当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象的右上角,如:1),不用*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淆。表内同一栏(竖行)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用数字填满。表内“空白”表示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测试结果确实为零。例如:表1 试验

9、号温度/0C摩尔比1)催化剂2)/g反应时间/h产量/kg121)2)2.2.3 单位与数字2.2.3.1 国际单位制(SI)1)SI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以表2中的七个基本单位为基础。表2 SI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米千克(公斤)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mkgsAKmolcd注 1: 圆括号中的名称是它前面名称的同义词。注2:无方括号的量的名称与单位名称均为全称。方括号中的字,在不致引起混淆、误解的情况下可以省略,去掉方括号中的字即为其名称的简称。注3:标准所称的符号,除特殊指明外,均指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所规定的符号以及国际符号。2) SI导出单

10、位导出单位是用基本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这种单位符号中的乘和除采用数学符号。例如速度的SI单位为米每秒(m/s)。属于这种形式的单位称为组合单位。某些SI导出单位具有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专门名称和符号,见表3。使用这些专门名称并用它们表示其他导出单位,往往更为方便、准确。如热和能量的单位通常用焦耳(J)代替牛顿米(Nm),电阻率的单位通常用欧姆米(m)代替伏特米每安培(Vm/A)。表3 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量的名称SI导出单位名称 符号 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平面角立体角频率力压力,压强,应力能量,功,热量功率,辐射能通量电荷量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

11、势)电容电阻电导磁通量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电感摄氏温度 光通量光照度弧度 rad 1 rad =1 m/m = 1球面度 sr 1 sr =1 m2/m2 = 1赫兹 Hz 1 Hz = 1 s-1牛顿 N 1 N = 1 kgm/s2帕斯卡 Pa 1 Pa = 1 N/m2焦耳 J 1J = 1 Nm瓦特 W 1 W = 1 J/s库仑 C 1 C = 1 As伏特 V 1 V = 1 W/A法拉 F 1 F = 1 C/V欧姆 1 = 1 V/A西门子 S 1 S = 1-1韦伯 wb 1 Wb = 1 Vs特斯拉 1 = 1 Wb/m2亨利 H 1 H = 1 Wb/A摄氏度 1 =

12、1 K流明 lm 1lm = 1 cd sr勒克斯 lx 1 lx =1 lm/m2用SI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或SI辅助单位以代数形式表示的单位称为组合形式的SI导出单位。b)SI单位的倍数单位表4给出了SI词头的名称、简称及符号1)(词头的简称为词头的中文符号)。词头用于构成倍数单位(十进倍数单位与分数单位),但不得单独使用。词头符号与所紧接的单位符号应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新单位(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并具有相同的幂次,而且还可以和其他单位构成组合单位。例1:1 cm2 = (10-2 m)3 = 10-6 m3例2:1 s-1 = (10-6 s)-1 = 106 s-1例3:1 mm2/s = (10-3 m)2/s = 10-6 m2/s不得使用重叠词头,如只能写nm,而不能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