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264272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第二课堂(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堂 英语四六级考前辅导,主讲老师 :朱妍雯,学习部,大学英语四级考前分项梳理,12-10,作文,CET-4作文采用总体评分(Globalscoring)方法。阅卷人员就总的印象给出分值(Reward Scoring), 而不是按语言点的错误数目扣分。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对作文进行综合评分。内容和语言是个统一体,作文应表达题目所规定的内容,而内容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要考虑作文是否切题,也要考虑是否能用英语清楚而准确地表达思想,也就是考虑语言上的错误是否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作文,CET-4 作文评分标准 百分制写作满分为15分,分5个等级:2分,5分,8分,11分,14分。 各分段评分具体标准如

2、下: 2分条理不清,思路紊乱,语言支离破碎或大部分句子有错,且多数为严重错误。 5分基本切题。表达思想不清楚,连贯性差。有较多的严重语言错误。,作文,CET-4 作文评分标准 8分基本切题。有些地方表达思想不够清楚,文字勉强连贯。语言错误较多,其中有少量的严重错误。 11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连贯,但有少量语言错误。 14分切题。表达思想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较好,基本上无语言错误,仅有个别小错。,作文,内容 不可偏题跑题 观点要明确清晰 文章结构要合理 开头,主题和结论,遵循总,分,总三段落原则。 语言 尽量使用词组或短语 长短句多结合 注重连接词 句式避免单一化,作文,不同分值的例文赏

3、析和句型归纳 G:Band4Compositon0812.doc,快速阅读,“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扫描题干抓关键词。 比较明显的描述性名词 副词,形容词及其短语,特别是一些程度词,比较词 人名,地点,时间等 特殊印刷字体,快速阅读,第二步,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大意标重点。 主要浏览对象:原文的Title(标题),Subtitle(副标题)和Section Heading(段落标题)。 如果原文没有任何标题,就要阅读各段的首句以及尾句,快速阅读,第三步,定位原文解剖句子。 第四步,比较选项定答案。 第五步,主旨态度最后做。,快速阅读,一般判断N和NG的标准如下: NO题: (l)信息与

4、原文相反 (2)将原文信息张冠李戴 (3)将原文中不确定的或未经证实的内容作为正确的或客观的来表述 (4)改变原文的条件、范围、频率、可能性等,快速阅读,一般判断N和NG的标准如下: NG题: (l)无中生有 (2)以个别代替整体,即将原文所举例子的特殊现象推广为普遍现象 (3)随意比较原文中提到的两个事物 (4)将原文具体化,即题目中涉及的范围小于原文涉及的范围 (5)原文中作者或某个人物的目标、目的、愿望、誓言等内容,在题目中作为客观事实陈述,仔细阅读-词汇多项选择题,(1) 通读全文,抓住主旨 (2) 阅读选项,词性分类 (3) 瞻前顾后,灵活选择 (4) 复读全文,谨慎调整,仔细阅读-

5、词汇多项选择题,例题 When Robert Feliz came to the USA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he knew only a few words of English. Education soon became a _47_. “I couldnt understand anything,” he said. He _48_ from his teachers, came home in tears, and thought about dropping out. a)wonder b)acquired c)consistently d)r

6、egained e)nightmare f)native g)acceptance h)effective i)hid j)prominent k)decent l)countless m)recalled n)breakthrough o)automatically,仔细阅读-精读,知晓命题规律,事半功倍 阅读题干,选项,推测主题 通读文章,标识考点 抓关键线索,准确定位 利用常识,合理判断 跳读查读,快速获取信息 大胆猜测,勇于排除干扰,仔细阅读-精读,出题套路 主题题型:把握主题句和主体词 细节题型:定位排除干扰项(“反”“无”“偏”“混”) 词义题型:联系上下文和构词法 推理题型 态度

7、题型,仔细阅读-精读,判定文章主题技巧 1)读文章时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 2) 关注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中有没有重复出现的词或词组、有没有黑体字或者是斜体字。如果有,通常这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3) 问句不会是主题句。问句通常作为过渡或者是引子,因此应该忽略,真正的主题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4) 关注一些表征强转折关系的连词,如 “but, yet, however, in fact, indeed, practically, virtually”等,这些词后面连接的通常都是一段话的主题句。 5) 关注一些表征总结性,结论性的词,如 “in brief/short, above/in/a

8、fter/all in all, conclusion, to sum”等,这些词后面连接的通常也都是一段话的主题句。 6) 如果主题句含有show和suggest等词,重点看其后的宾语从句。 7) 掌握一些词组强调的重点,如 “not only, but also *, * as well as , more * than , less , than * (*为强调的重点)”。,仔细阅读-精读,判定文章主题技巧 1)读文章时重点关注文章的首段和首末句。 2) 关注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中有没有重复出现的词或词组、有没有黑体字或者是斜体字。如果有,通常这就是文章的核心概念 3) 问句不会是主题句。

9、问句通常作为过渡或者是引子,因此应该忽略,真正的主题应该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4) 关注一些表征强转折关系的连词,如 “but, yet, however, in fact, indeed, practically, virtually”等,这些词后面连接的通常都是一段话的主题句。 5) 关注一些表征总结性,结论性的词,如 “in brief/short, above/in/after/all in all, conclusion, to sum”等,这些词后面连接的通常也都是一段话的主题句。 6) 如果主题句含有show和suggest等词,重点看其后的宾语从句。 7) 掌握一些词组强调的重点

10、,如 “not only, but also *, * as well as , more * than , less , than * (*为强调的重点)”。,仔细阅读-精读考试小技巧,(1)答案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正确答案项。 这些语气词有: must, always, never, the most, all, only, have to, any, no, very completely, none, hardly等。 (2)选项中含有不十分肯定的语气词一般是正确答案项。 这些语气词有: can, could, may, should, usually, might, most(

11、大多数),more or less, relatively, be likely to, possible, whether or, not necessarily 等。 (3)选项中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项,而同义替换的一般是选项 (4)选项中表达意义较具体的、肤浅的(字面意思)一般 不是答案项,而概括性的、抽象的、含义深刻的是答案项。 (5)选项中较符合常识的,易明白的一般不是选项;而似乎不太合理,一时较难理解的往往是正确选项。,仔细阅读-精读考试小技巧,细节题干扰项特点: 1、与原句内容相反; 2、与原文内容一半相同一半不同; 3、与原句内容相似但过于绝对化。 4、原文中根本没提到,完型

12、填空,利用文章中心主题句解题方法 分析认识文章结构,理解领会文章各部 分、各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利用上下文寻找解题信息 运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及搭配关系解题方法,完型填空,4运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及搭配关系解题方法 做题时应注意文章中的搭配: 逻辑搭配:包括过渡词、连接手段、指代关系、肯定、否定等; 语义搭配:包括区别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异义词、同形异义词; 结构搭配: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句中或文中与其他词的搭配; 惯用搭配:即通常所说的固定短语。,完型填空,5运用排除法解题方法 从时态、语态、语气、名词的数等各个角度分析所填内容是否与上下文一致,从而排除一些备选答案,缩小选择范围; 分析空白处与前后词之间的语义关联、搭配关系,从而排除一些选项; 弄清楚该题的句法关系,分析一下它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 判断所填的内容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应是什么词性,并分析备选答案之间的异同,从而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6 运用背景知识和社会常识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