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2263813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伤急救与防治》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蛇伤急救与防治,毒蛇的分类,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 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银环蛇,海蛇,金环蛇,毒蛇的分类,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 有五步蛇、竹叶青、蝰蛇和烙铁头等, 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竹叶青,五步蛇,烙铁头,蝰 蛇,毒蛇的分类,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 有蝮蛇、眼镜王蛇和眼镜蛇等, 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 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

2、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诊 断,是否为蛇咬伤 首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蜈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诊 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个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毒蛇和无毒蛇的典型牙痕,诊 断,是哪一种毒蛇咬伤

3、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但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 。 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五步蛇咬伤后伤口流血不止。,临床表现,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 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 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

4、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 伤后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 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 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可伴头痛、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 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

5、致伤的病人。 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 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 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 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现场急救,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 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阻止毒液吸收(绑扎法 ),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现场容易办到的一种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即在被毒蛇咬伤后,

6、立即用布条、手巾或绷带等物,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从而达到暂时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 在后送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 每次1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及组织坏死,阻止毒液吸收(冰敷法 ),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阻止毒液吸收(伤肢制动),受伤后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疗站 。,促进蛇毒的排出及破坏,存留在伤口局部的蛇毒,应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排出或破坏。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后要作清水漱口,当然,吸吮者腔粘膜及唇部应无溃破之处。 也可用吸乳器械、拔火罐等方法吸出伤口内之蛇毒,效果也较满意。,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应彻底清创、消毒后,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或“”形切开,使残存的蛇毒便于流出,但切口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血管。 伤口扩大后,还可用各种药物作局部的湿敷或冲洗,以达到破坏或中和蛇毒的目的。 常用的外敷药有:30盐水或明矾水。 用于伤口冲洗的外用药有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及510的盐水。,预 防,1.进入有蛇区应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 2.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 3.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