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262936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探究2011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复习导航,知识体系总览,考点梳理整合,个人收入的分配,1. 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国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 2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 有一致性。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要点提示,1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提示:(1)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的总体状况,是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下图:,(2)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

2、行,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使各种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提示:(1)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2)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3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提示:(1)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

3、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示:(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4、2011年唐山一中9月调研)2010年9月1日起,青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成为今年第27个确定上调最低工资的省份。浙江省从2010年4月1日起对全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进行调整,其中最高一档的最低月工资标准提高至1 100元。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有( ) 利用巩固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的主体作用 利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A B C D 【解析】 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观点正确,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B,国家收入的分配,1.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5、是财 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 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等五个方面。国 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财政收支平衡包括,要点提示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 提示:(1)财政收入的多少需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 (2)在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增加财政收入;若社会财富总量一定,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示:(1)二者的区别和联系:,(2)2010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全面认识财政收支状况,

6、注意:财政收入增加,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2010年广州二测)下图为我国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平衡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注:国际上规定的财政赤字警戒线是指GDP的3%或者财政收入的60%。 中央财政赤字已超出合理比例 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将增发国债、调整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 中央财政具有缩小地方发展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 A B C D,【解析】 图中的中央财政赤字约财政收入的22%,远低于国际警戒线,没有超出合理比例,错误;图中的财政收支关系正是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体现,符合题意;财政支出的大部分用于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这有利于通过财政缩小地方发展差距

7、、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正确;的观点在图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 【答案】 B,征税与纳税,1. 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具有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2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 很大的两个税种。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要点提示 1比较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提示:,2.财政和税收是如何对经济进行调节的 提示:(1)财政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调节国民经济,而税收是通过确定纳税对象、税率等调节国民经济的。 (2)财政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现的。 3税收的作用 提示:(1)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

8、保证。 (3)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4)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2010年浙江教育考试院)某批发公司4月份购进彩电1 000台,购入价200万元,彩电销售总收入210万元。该月支付本公司20名员工工资8万元,支付各项费用4万元。本材料涉及应纳税的税种有( ) 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行为税 A B C D 【解析】 从题干中公司的经营状况看,这个月公司增值210万200万10万元,故应纳增值税。每位员工工资:8万/204 000元,故应纳个人所得税。故选B项。 【答案】 B,社会热点透析,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0年1月1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9、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

10、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五大问题: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增强经济发展、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也要更加注重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1经济生活角度 问题一:财政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分析:(1)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地

11、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财政有相当部分是经济建设支出,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财政通过数量、方向的控制,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问题二: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财政政策? 分析:(1)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

12、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问题三: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分析:(1)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实现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2)充分发挥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加强对财政预算体系的监督管理。,2政治生活角度 问题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分析:(1)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要履行调节经济的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文化职能等,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

13、公共服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正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体现。 (2)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行政能力。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二: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分析:(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现阶段存

14、在的民生问题,通过民生财政等措施,对民生问题着力加以解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加大财政支出,做到统筹兼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生活与哲学角度 问题一:财政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财政政策的调整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我们主观政策和客观经济实际相一致的道理。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3)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财政政策的调

15、整体现了作为我们的主观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调整。 (4)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不能随意调整财政政策,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二:财政政策的调整应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 分析:(1)财政政策的调整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2)财政政策的调整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政策,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综合考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在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实际。要兼

16、顾经济发展的各领域,做到从全面的实际出发。 (3)在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的统一。要在尊重和利用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主观主义,特别要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12009年2月1日,广东省启动家电下乡工作,规定从2009年2月1日起到2013年1月31日,凡是在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可享受财政资金补贴,补贴标准为销售价格的13%。家电下乡财政资金补贴( ) 属于财政收入 属于财政支出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属于货币政策 A B C D 解析:都不正确,“家电下乡”财政资金补贴属于财政政策,而且是财政支出,不是财政收入。 答案: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