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2233241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入性损伤的护理》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入性损伤的气道管理,补维,一、疾病概论 二、临床表现 三、诊 断 四、治 疗 五、护理问题及措施 六、气道管理 七、健康教育,他是谁,你知道吗?,Hi.我是齐秦,你们认出我了吗?,他们怎么了?,一、疾病概论,(一)定义 吸入性损伤是指吸入有毒烟雾或化学物质对呼吸道所致的化学性损伤,其多发生于大面积,尤其是伴有头面部烧伤患者,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二)发展史 19世纪美国波士顿椰林夜总会失火事件。吸入性损伤的严重性已引起人们的注意 60年代后期,在烧伤休克及其他早期处理取得改善后,吸入性损伤便成为烧伤临床的一个突出问题,(三)病因 吸入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热力作用,但同时吸入性大量未燃烬

2、的烟雾、炭粒、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等,同样损伤呼吸道及肺泡。因此,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化学物的混合损伤。 吸入性损伤与致伤的环境有关。往往发生于不通风或密闭的环境,尤其是爆炸燃烧时。,致伤机理,二、临床表现,临床分类,临床分类,分 期: 呼吸功能不全期 指伤后2天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伤后6小时,是吸入性损伤的急救阶段 肺水肿期 多数于伤后4天内发生,在此阶段可并发声门水肿,也可发生肺水肿,又由于损伤粘膜脱落,也可发生气道阻塞 感染期 伤后3-14天发生,气道粘膜坏死脱落,可形成溃疡,长期不愈,成为肺部感染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梗阻、通气障碍,造成组织缺氧所致,以下为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

3、脱落的粘膜,三、诊断,有头面、 颈部烧伤 创面,可直接观察咽喉、声带、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损伤程度,确定损伤部位,临床表现 病人有头面、颈部烧伤创面,尤其是有口鼻周 围烧伤创面,鼻毛烧焦,口腔、咽部粘膜充血、水肿,有水泡形成; 咳嗽、咳痰、痰中带炭粒; 呼吸困难,缺氧、烦躁、声嘶和喘鸣; 肺水肿时有咳血性泡沫样痰,肺部可闻及呼吸音低、粗糙或干、湿啰音等。,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护理问题 有窒息的危险 与组织、粘膜水肿、分泌物堵塞、支气管痉挛等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痰乏力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烧伤后大量体液自创面丢失

4、、血容量减少有关,有感染的危险 气道及肺部受损,纤毛功能破坏,局部及全身抵抗力下降 焦虑 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烧伤导致组织破坏有关 潜在并发症:肺水肿、肺部感染、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一般轻中度吸入性损伤若处理得当,并发症较少,病程较短,可较快恢复,而重度吸入性损伤则不同,常并发肺水肿,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迅速发生呼吸衰竭,气道损伤严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若及时行人工气道,则可迅速解除气道梗阻,且不遗留其他症状。,六、人工气道的管理,气囊的管理 气道湿化 痰的吸引 预防感染,(一) 气囊管理,充气量 经验判断:7-10ml(教科书3-5ml)。硬度如:硬

5、于口唇,软于鼻尖 最小封闭压力(mop):25cmH2O 最新技术 最小封闭容积(mov):1821cmH2O 最小漏气指数(mlt) 方法 : 先打满气囊, 再从气囊往外抽气,每次 0.2-0.5ml,听到漏气 , 再注回0.2-0.5ml。,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逸出,气囊充气压迫在气管壁上,密闭固定 保证潮气量供给 预防口腔胃内容物误吸,如充气不足,潮气量损失 误吸,充气量太大,气管粘膜 损伤坏死,理想的充 气量小于 毛细血管 渗透压 (2.45kp即 25厘米水柱),作用,(二)气道湿化,脱机病人适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在气管套管口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去除头皮针,将针管别在纱布上,以0

6、.2ml/min匀速滴注NS,人工鼻 湿化装置,湿化不足,湿化过度,痰液粘稠,吸引困难,患者烦躁 突发呼吸困难,痰液稀薄,咳嗽频繁, 需要不断吸引,病人烦躁不安 紫绀加重,湿化效果的评估,湿化满意,痰液稀薄,无痰痂,患者安静 呼吸道通畅,正确有效吸痰: 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 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吸引负压不超过-400mmHg,以免负压过大损伤粘膜。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危重病人和痰量较多的患者,吸痰时不宜一次吸净,必要时间隔3min以上再吸引;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吸出者,吸痰前向气道内注入3-5ml生理盐水后再吸引,必要时可重复2-3次。,5、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先吸净口咽部的分

7、泌物,再吸引气管内的分泌物 6、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在吸痰过程中出现频繁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出现气道痉挛、紫绀、烦躁不安等异常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行机械通气,并提高吸氧浓度,痰液的评估,( 四)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以先气道后口腔为原则,吸痰时戴无菌手套;使用封闭式吸痰管;湿化液每日配制更换 体位护理:病人进食后予以半卧位,防误吸反流;予以翻身拍背,特别是在吸痰前 呼吸机管理:及时倾倒螺纹管中的积水;每周更换螺纹管及湿化装置 口腔护理:生理盐水+益口bid,观察口腔粘膜变化,定期做细菌培养,保持并室内空气流通:层流换气;紫外线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每日用含氯制剂擦拭地面、桌面及床单位 气管切开处及其周围皮肤应用1碘伏消毒,使用高吸收性敷料,每日bid更换,根据敷料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气管套管内给氧时,可用单层纱布覆盖气管口,以湿化吸入气体并防止灰 尘吸入 严格探视制度,减少人员流动,六、健康教育,发生火灾时怎样预防吸入性损伤?,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