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72161408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1—4)参考答案必考重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电大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小抄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氨化作用:就是微生物将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的过程。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拮抗作用: 由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他条件改变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的现象。菌落: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局限一处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称为菌落。朊病毒: 朊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杆状颗粒、直径26nm,长100200nm(一般为125150nm)。生物固氮: 生物固

2、氮是指分子氮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过程。衣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根瘤: 是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在植物根部共生发育形成的特殊结构。互生作用: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创造或改善另一种微生物生活条件,彼此促进生长。二、填空(20分)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2. 放线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3. 霉菌的无性孢子有节孢子、胞囊孢子、 分生孢子、厚垣孢子4.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兼性呼吸5. 地衣是蓝细菌和真菌的共生体。6. 常用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7.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

3、物间关系,可以把固氮作用分为自生、共生、联合三、简答题(30分)1、举例说明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及其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实例五个共性对人类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兴利除弊、趋利避害。人类利用微生物(还可包括单细胞化的动、植物)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自己努力达到能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设法联系生产实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2.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

4、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以死微生物,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所以可以采用高温进行灭菌和消毒。3.简述革兰氏染色方法及其机理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它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能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反之,革

5、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四、论述题(30分)1.论述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自然界中氮的三种形态在不断的转化,构成了自然界生物氮素循环, 微生物在这个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将氨态氮、硝态氮转化为有机态氮。有机氮化物经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氨, 即氨化作用。氨态氮在有氧条件下,经硝

6、化细菌作用氧化为亚硝酸,再氧化为硝酸,即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酸、氨态氮或氮气,即反硝化作用。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经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氨,在合成有机氮化物,即生物固氮。2.论述微生物与绿色农业的关系微生物学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有多方面的应用,从而促进了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如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菌治草(微生物治草剂);以菌增肥,以菌促长(如赤霉素等促进植物生长);以菌当饲料;以菌当药物(药用真菌);以菌当蔬菜(食用菌);以及以菌产沼气等。作业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0分)氨化作用:就是微生物将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的过程。灭

7、 菌:是将所有的微生物杀死的方法,包括细菌的芽孢。 互生作用: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创造或改善另一种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彼此促进生长。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二、填空(30分)1. 噬菌体侵染过程包括吸附、侵入、增殖、成热、释放;2. 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3. 微生物数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显微镜镜检、稀释倒皿法;4. 霉菌的无性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5. 微生物固氮作用有自生固氮作用、

8、共生固氮作用、联合固氮作用类型。;6. 土壤微生物主要有好气性、有机营养型、中温型三、简答题(30分)1试分析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与人类的关系五个共性对人类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兴利除弊、趋利避害。人类利用微生物(还可包括单细胞化的动、植物)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自己努力达到能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设法联系生产实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2试述革兰氏染色机理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

9、加上它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能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3微生物杀虫剂的种类细菌杀虫剂、抗生素杀虫剂、真菌杀虫剂,伴孢晶体是苏云金芽孢杆菌赖以杀虫的主要毒素,又称内毒素。是一种碱性蛋白晶体, 当敏感性的昆虫的幼虫吞

10、食这种食物后,在其碱性肠道内晶体被水解成毒性肽, 产生毒性。昆虫停止取食,麻痹,进而破坏中肠上皮细胞,肠道内含物渗入血腔, PH下降,幼虫全身瘫痪, 出现败血症而死亡。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微生物生长曲线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延滞期: 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该时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指数期: 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指数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最大。稳定期 最高生长期。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死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时的菌体产量达到了最

11、高点。衰亡期: 在衰亡期中,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因此,整个群体就呈现出负生长。这时,细胞形态多样。2试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微生物学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有多方面的应用,从而促进了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发展,如以菌治虫,以菌治病,以菌治草(微生物治草剂);以菌增肥,以菌促长(如赤霉素等促进植物生长);以菌当饲料;以菌当药物(药用真菌);以菌当蔬菜(食用菌);以及以菌产沼气等。作业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0.l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菌、原生动

12、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荚膜:在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称为荚膜。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只能寄生在真核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原核微生匆。它与支原体的主要不同处是有细胞壁以及不能进行独立生活。微生物连续培养: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是相对于上述绘制典型生长曲线时所采用的那种单批培养或密闭培养而言的。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称为芽孢。放线菌:放线菌就是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共生作用:是指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一种相互关系生物固氮

13、:是指分子氮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过程。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型生物。同步生长:设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叫同步生长。二、 填空 (20分)1.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2. 原核微生物有细菌 、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 病毒的增殖方式吸附、侵入、增殖、成热、释放。4. 微生物间关系互生作用、共生作用、拮抗作用 、寄生作用、猎食作用。三、简答题(

14、 30分)1.微生物在医疗保健战线上的六大“战役” 外科消毒术的建立 巴斯德的“胚种学说”的建立,为外科消毒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寻找人畜病原菌 在19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30年间,由于研究微生物的许多独特方法的相继建立,大量危害人畜的烈性传染病的病原菌终于被一一分离出来。 免疫防治法的应用种痘最早起源自我国宋朝真宗(9981022)年代的人痘。生物制品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各种高效化学组分疫苗、单克隆抗体、嵌合抗体和双功能抗体等的研究。 化学治疗剂的发明为了抑制或杀死潜伏于人或动物体内部的病原菌,就必须寻找一类对病原菌有强大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药物,这就

15、是化学治疗剂。 抗生素治疗的兴起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A.Fleming发现第一个有实用意义的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已成为各国药物生产中最重要的产品。(6) 用遗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使微生物生产生化药物 主要特点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各种不同生物有关目的基因的受体,由微生物来生产各种生化药物,其中除抗微生物药物外,还包括各类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2如何防治植物病毒病必须贯彻防重于治和综合防治的策略。选育抗病毒或耐病毒的作物品种和消灭传播昆虫,是在目前条件下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选育抗病品种 近年来,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用外来DNA使原生质体转化等育种方法已获得了多种抗病毒的植物品种。(2) 消灭传毒昆虫 由于植物病毒的侵入常常是由于传毒昆虫对植物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因此治虫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土农药域物理诱捕法等均可利用。(3) 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 采用对农田进行合理布局,安排好作物茬口,改善栽培技术,以及防止或避开传毒昆虫传播等农业栽培措施,都有利于预防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4) 用无性繁殖法培育无毒苗 据目前所知,大部分病毒是通过维管束传递而不是通过种子传递的。因此,即使某一植物染了病也可用其种子的组织培养物来诱导形成无毒植物。另外,在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