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208685 上传时间:2017-09-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培训中语文组的几点思考随着教改向纵深发展,近年来,我们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形成了一些不很成熟的做法,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然而,对照语文新课程标准 , 我们在认识上和教法上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老师应如何进行角色定位;语文教学应如何组织进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如何。因此,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即语文教学大纲后,感到我们的语文老师,尤其是像我这样教了几十年老教材的老师,应该与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 ,并且将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形成共识,同行共勉:第一、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2、意识。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一套教科书的更替,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为此,教研组、备课组必须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既要专门组织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 ,共同探讨“以学生发展为本,语文教学该怎么做”这一问题,更应该走出去或请进来,悉心聆听有关专家及教研员的报告,通过学习理论、聆听报告后,分段讨论,互相交流,以此促进教师对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有更高瞻远瞩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落实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尊重”一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语境的意思应该是“重视,严肃对待” 。所谓“独特体验” ,是学生个体从自己独特的视

3、角对文本所建构的“意义” 。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深浅不一,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千差万别,所以他们这些“意义”极具个性色彩,有的显得幼稚,有的很有创见,有的比较偏狭,有的灵光闪现那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否就是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文本解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漠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无原则地认同学生对文本地解读,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误读与曲解,是不负责任的。在这儿, “尊重”不等于赞同,而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关注与重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重视“和”严肃对待“来自学生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独特感受与看法。首先,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

4、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为重点。一篇文章从哪儿讲起,重点讲什么,不应该由教师决定,而是取决于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程度。任何离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而主观臆断的教学实践,都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这样, “以学阿生为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行为与传统教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经验和愿望先入为主地进行教学设计,不再以参考书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不再“克隆”知名教师的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为重点。可以讲,这种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哪个环节在哪个问题上需要进行教学引导,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非预设性”的特征,而带有更多的随机

5、性,这就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备课又备人。其次,课堂教学要凸现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学习过程。任何“独特体验”的形成和深化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反复多次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而恰恰就是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之所以要凸现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把错误呈现出来,然后帮助学生纠正它修改它完善它,从而逐渐走向正确走向全面走向深刻。反之,如果漠视它,不给学生反思错误的机会,教师所教非学生所需,那这就无异于对牛谈琴!这也正是传统教学效率低,学生厌烦语文很重要的原因。第三, “独特体验”的形成和深化还要借助于合作和他人的智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

6、读书学习有别于成人的完全自主学习,它是在群体中进行,也是在与学生、教师的互相交流和争论中进行的。群体中的交流与讨论对学生构建自己对文本的“意义” ,形成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都可以对某个问题形成不同的理解或感悟,但自己的理解或感悟又往往难免以偏概全或挂一漏万,课堂教学组织有效的合作、讨论、交流活动,促进同学们梳理、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在互相接纳、赞赏、争辩、互助的过程中了解问题的不同侧面,反思自己的感受,取长补短,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使之更臻全面。这个过程,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尊重”了学生在学

7、习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体验,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题部分。总之,尊重学生主体的“独特体验”不是廉价地简单肯定学生,而是把学生在钻研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所建构的“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和重点,而且,在课堂活动中凸现学生与同伴、教师一起解决它们成长过程的问题。阶段性或不定期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要,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样教师又可以从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重心,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所建构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新的起点和重点,在教学活动中凸现学生与同伴、教师一起解决困惑和完善认识的成长过程,促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的规律。第二、要在处

8、理教材过程中体现“课程意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主体性很强的学科,面对大容量的新教材,及呈现方式多样的知识结构,我们老师如果依然按照以往的精讲细练的授课方式,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给我们的老师提供了更灵活、更自由的处理教材的空间,有利于发挥老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但如果我们老师没有课程意识,就篇目顺而下之,其结果必然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由教师个人的喜好、心情、时间、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来随意组织教学也在所难免。由此看来“课改成败,系于老师”这句话,决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了,因此,我们的老师要有课程意识。在语文课程研究中, “教什么”的问题又可分解出三个子问题:“应该教什么” “用什

9、么去教” “实际教了什么” 。这三个问题用术语来表达就是“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教材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 。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构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具体操作的实践链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脱落丢弃的。搞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一体化思想。“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关系是“应该教学什么”和“实际上教学了什么”的关系。前者是课程文件或教学计划规定的“应然”的教学内容,后者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际发生的“实然”的教学内容。理论上,二者似乎应该是统一的或同一的,但事实上,二者又是很难统一和同一的

10、,因为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可见, “教学内容”比“课程内容”要丰富得多。它既是“教材内容”的“教学化” ,又是“课程内容”的现实化。所以研读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内容” ,才能使教师树立课程内容意识,明确“应该教什么” ,避免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盲目性;其次,区分了理想的“课程内容”和现实的“教学内容”并对二者有所比较,才能发现距离,产生教学反思,并形成教学的张力;其三,对语文教材

11、有了一种分析的眼光,才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目标功能和手段形式的关系,从而更好的驾驭语文教材,发挥语文教材的功能,变“教材用我” (教教材)为“我用教材” (用教材教) 。其四,发挥课程内容在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作用,才能在教学内容上统一规范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教研组、备课组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是一次教改研究活动,是一个交流、体验、感悟与发现的过程:确定怎样的教学形态,是精讲还是自读,是欣赏还是讨论;是多种形式的活动课,还是单一的自读课;是相关课文的整合,还是“一石二鸟”的比较阅读,这一些都应该在教研活动中充分得以体现。总之,要体现备课组和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第一需求,既要加

12、大学生阅读的信息量,更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容量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我们的老师决不能单打独斗,跟着感觉走,决不能主观随意地处理我们的课程。第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开放意识” 。长期的传统教学实践,聚焦式教学起着主导作用,使我们形成了“占有”学生, “改造”学生,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硬往自己设计的教学答案当中拉,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学生的思维稍一挣脱,老师往往不探究他的思维轨迹,又单方面的用温柔而又强制性的问题,再使之乖乖得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当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往往是名存实亡。这样,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空间很小,我们的老师只有有了开放的意识,学生才

13、能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发挥,学生有了自由的发挥,他的个性才得以凸现,视野才能开阔,从而形成辐射性的教学形态。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上作较大的调整。过去把语文当作一门知识课来学,把语文当作一门训练课来教,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就是接受者;教师就是教练,学生就是学员。但是现在我们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素养课,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对话”过程。在这种教学观的理论视野里,教师应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全面调整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是根本性的,将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革命性的转变,而这也正是需要教师具有“开放意识” 。去年,年轻教师王娟、王文

14、亮课改的区级示范课,在教改实践中作了有意义的尝试,给区教育局领导及同仁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两节课均体现出了教师的“开放意识” 。这些都是在我们身边的非常鲜活而又个性化的案例,当是我们教师的骄傲,更是教研组、备课组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地进行案例的分析,挖掘它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第一、案例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案例的编写与学习,可以分享他人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新课标的实施更要求教师能“学中做,做中学” ,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矛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二、案例是教师业务进修的一架梯子。运用好案例,可以将静态的听讲式培训转变为动态的参与式培训。语文教研活动

15、的内容与形式,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大家在收集案例、分析案例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讨。很多问题的争论,未必都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可以允许多角度诠释。一段时间处在无结论状态中,不一定是坏事,可以促使我们教师关注热点,独立思考,提高教师业务进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案例是教师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一块肥沃的土壤。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可以追踪到教师成长的轨迹。在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提出的某些理论假设的支持或反驳的论据。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改变教师的习惯性演绎思维,避免纯粹从理论到理论探究中的偏差。案例及案例研究,很可能成为 21 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案例与案例

16、研究有着广阔的天地,我们语文教师在这里是大有作为的。所以我们要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能各自常拿出些案例来,然后展开交互式讨论,找出蕴涵在这些案例中的普遍规律,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另外,教研组要坚持师徒带教制度,同时要不断改进师徒关系。师徒带教不应再流于 “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学”的旧的形式,而是要开创双赢的新局面。老教师拥有宝贵的实践经验,掌握大量具体而生动的教学事例,而新教师具有思维活跃、信息技术熟练等特点,通过师徒带教能使新老教师各补所短、各展所长。所以,师徒带教当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共同探讨研究的过程。校本培训的模式,应是形式多样的,每个语文老师既是学习和研究的一个独立体,更是教研组、备课组的一份子,只有教师共同体的参与,才能拓宽思路,事半功倍,形成互相促进、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希望在校本培训中,老师们能积极参与、身体力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这么说,无论自己上一堂实践课或听一堂实践课,并且参加教后的评课及撰写案例分析,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集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