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20369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1页)(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1、写日记有什么好处?2、分组讨论。3、交流。4、小结。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

2、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1、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3、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 、要持之以恒。(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4、日记的书写及格式5、讨论交流。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1、书架上的

3、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3、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4、怎样爱护图书5、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1、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2、如何修补图书呢?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五、作业:1、给新课本包上封皮。2、做书签。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分类整理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线) 及时修补1、走,我们去植树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

4、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图片或挂图(p7 的插图) 。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去干什? 2、板书课题:走,我们去植树 要求看图说一段话。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读课文。 教师行间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

5、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易读错的字音:和煦(x) 栽(zi)多音字:和 参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易写错的字:值(右面是三横) 版(左面的下方是横折)乖(易写成乘) 植 煦 厂 版 乖 (3)交流词语的意思。 和煦温暖。回荡回响。参天高耸在天空中。 (4)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春天到了,少先队员一起去植树,植树的好处非常多。 (5)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放录音范读全文。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 2) 3、读-读,再抄写。(文后练习 3) 4、组词 照( ) 符

6、( ) 版( ) 乖 ( ) 煦( ) 附( ) 板( ) 乘( ) 5、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看拼音,写词语(或当堂默字) 。 二、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 1 、2 小节。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 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植树的决心很大?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走单音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指导用欢快的语

7、气读有关句子。告诉学生到处和青翠要重读。 2、读第 36 节。 (1)指名读课文。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相机板书: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 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除了盖房,架桥,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 4 节。(离不开、宝库要读重音)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 (4)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5)练习背诵第 5、6 节。 3、细读第 7 节。指导朗读。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

8、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三、总结课文。 1、渗透中心思想: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说一说。 2、写作特点:前后照应,比喻,拟人、对仗(第 5 节) 3、课外的拓展: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话。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给全校同学写一封信,讲一讲植树的好处,倡议同学们在三月种植树木,保护环境。板书设计:1、 走,我们去植树绿色工厂 绿色宝库 增添新绿 绿色希望2.第一朵杏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

9、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 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

10、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 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 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

11、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 1-5 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4、重点指导第 3 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

12、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6、 指名练读。三、第二次(学习第 6-15 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 6 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

13、“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7-14)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

14、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 “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 “一丝不苟” ,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学习第 16 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 、 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15、”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4、指导朗读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板书设计:2、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3、燕子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