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较、评价鉴赏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2019715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比较、评价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比较、评价鉴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温馨提示:,对比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 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 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这一点。,高考真题链接 2013 安徽卷,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例题解析,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答案:相同点:都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韦诗以风动竹、

2、鸟惊栖、人独宿体现了诗人恬淡自适的孤独心境,这种心境是幽人逸士所追求的生活境界。(2分)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体现的是凄凉难眠的孤独。世人眼前的景是凄清的,诗人的心是伤感的、孤独的。(2分),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主要从诗歌的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3、不同诗歌选取的

3、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不同诗人描写同一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 5、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6、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诗歌比较鉴赏解题要领,1、准确理解诗歌,把握内容、情感、写法 2、明确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寻求差异 3、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总体概括,又要有具体分析 4、表述条理清晰、要点齐全,巩固练习,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此诗系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所作。荆溪:山中小溪。元:原来。,两首诗都写了山中之景。诗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山中 王勃

4、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参考:王勃的山中抒发的是诗人的旅愁归思。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诗的后两句,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2分)王维的山中表达了诗人对初冬时节山中景色的喜爱与喜悦之情。诗歌细致描绘了由满是白石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的情调,热爱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2分),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两首诗中诗人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诗歌鉴赏 评价阅读,近年来,一些考题以前人的评

5、价为媒介设题考查,解答这一类题的时候,若题目中问“是否同意”,对前人的评价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高考真题链接2013年湖北卷,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分析。(5分),“飘逸”的艺术风格,特色是

6、表现飘洒闲逸的意境和情致。,答案: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突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2分)境界飘渺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未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高考真题链接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课堂小结:,对比阅读、前人评价的阅读与单首诗的阅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重点还是理解诗歌内容,同时理解前人评价内容、看清楚题目所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