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19914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教案合集(89页)(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两首CAI 教案设计理念:朗读是含英咀华、把经典“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示范朗读,把自己对作品精华处的理解 和感受“读”给学生听,同时指导学生读,这是“美读”,更是“读美”。教学步骤:一、教读,学习朗读技巧1第一遍朗读,教朗读节奏、重音,可参考如下设计:假如我是一只鸟,(深沉地)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憧憬地)然后我死了,(平静地、执着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痛苦地、深情地)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第二遍朗读,教连读,

2、即朗读时句断而气流不断,读得流畅起伏,如下面这四句: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3第三遍朗读,确定诗句的感情基调,做到以情带声。4第四遍朗读,诗出情感的层次。第一层,诗的一、二句,男领;第二层,诗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男领一遍,全班齐读一遍。二、品读,体会诗的意蕴1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教师讲析:1938 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践踏着我们中国的土地,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刻,诗人艾青用笔发出了战斗的呼声。“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河流”就是那长期郁积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

3、”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2评说诗中“鸟”的形象。(1)要求学生用“这是一只 的鸟”句式说话。(2)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形成以下答案:这是一只歌唱着的鸟。这是一只歌唱得喉咙嘶哑的鸟。这是一只在炮火连天的危急时刻奋力歌唱的鸟。这是一只为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精神而歌唱的鸟。这是一只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歌唱的鸟。这是一只因为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灾难而痛彻肺腑的鸟。这是一只用生命为祖国歌唱、挚爱着多灾多难的祖国的鸟。这是一只和祖国生死相依、对祖国忠贞不渝的鸟。(3)教师小结:“鸟”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也是全民族那对祖

4、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三、听读,聆听名家朗诵1播放瞿弦和的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静静聆听,听三遍,体会节奏、重音等朗读技巧及情感把握。2师生交流听后感受。四、演读,歌唱爱的赤诚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2指名优秀学生示范读。3师生合作,演读全诗:第一层,诗的一、二句,师领;第二层,诗的三、四、五、六句,男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师领一遍,全班齐读一遍。五、过渡,倾听余光中的乡愁1我读学生自己试读,自主划分朗读节奏、确定朗读重音。2我赏品析诗歌的意象、结构。3我创印发乡愁四韵的前两节,并播放乡愁四韵前两节录音,要求学生续写后两节。第二方案设计理念:把全诗当作电视诗歌的解说词,为电

5、视诗歌散文编写分镜头剧本。让学生在想像中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理解诗意,用文字描述画面,练习写作,情感熏陶和语言训练融为一体,语文味浓浓郁郁。教学步骤:一、乡愁剧本编写1分组写作。第一节,剧本可拟为:昏黄灯光下,一位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雪白折信笺上奋笔疾书,向远方的妈妈倾吐自己的思念和学业上的进步。写好后,他仔细地贴上邮票。因为他知道,这一枚小小的邮票上,载着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浓浓的思念。第二节,剧本可拟为:天刚刚露出鱼肚白,一位中年男子来到了码头上。他的手里,攥着一张早己被汗水浸湿了无数次的船票。他眺望着远方,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马上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新娘了!无数个思念终于化作了归家的船票!船呢,船怎么

6、还不快来?我真想一步就跨进家门!第三节,剧本可拟为:天阴沉沉的,像人的心情一样阴郁。一方矮矮的坟墓座落在这无垠的荒野上,坟旁有棵枯树,在风的吹动下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墓前,一位中年男人跪在那里,笔挺挺的。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但他浑然不觉。他的心在哭泣:“ 母亲!你的儿子来晚了!”第四节,剧本可拟为:夕阳的余晖照在静静的海面上,海上霞光万丈。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站在岸边,贪婪地看着海上那远航的船只。老人的心也随着这船只悠悠地远去远去他的思绪己越过了这浅浅的海峡,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那片热土2欣赏央视电视诗歌散文乡愁视频资料。3评点各组剧本。二、学习我爱这土地1播放我爱这土地视频资料,但不播放声

7、音及音乐。2自己设计朗读时的节奏、重音及动作,并配上合适的音乐。3播放画面,学生个性演读。2、我用残损的手掌CAI 教案设计理念: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十分注重诗的音乐美,这首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样也体现着他对诗歌韵律的追求,因此,教学可从“朗读”切入。充分朗读之后,“个性解读”“多角评析”“自主链接”,分层推进,由发现诗的美,到评价诗的美,再到发现更多的美,学生能力呈螺旋式上升。教学步骤:一、充分朗读1第一遍,教师教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2第二遍,师生合读,读出诗的层次。第一层(师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8、”。第二层(男生读),“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第三层(女生读),到结束。3第三遍,配乐朗读,读出诗的感情色彩。描写沦陷区的一节,读得凄楚忧愤;描写解放区的一节,读得明朗温馨。二、个性感受1诗人描写“摸索”时手掌的感受,细腻而又真切:在想像中描画了祖国的现状,感受着沦陷区人民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生活的苦难,倾吐着对祖国母亲的赤诚。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2由手掌的触觉联开去,从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多种角度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一句可以这样描述:我把手伸进水中,河水冰凉

9、冰凉。昔日那锦幛似的鲜花,在炮火中枝残叶败;那嫩柳枝发散出来的清香,被浓浓的血腥味笼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挂在我心头的挽幛!“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祖国的长白山上,雪峰兀立,寒气彻骨,似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因为我看到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的祖国肆意践踏!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岭南,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闻不到花香,听不到鸟语,满山都是荒凉、满眼都是废墟,听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叹、那愤怒的呼喊。“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荒凉的渔村里,只有残留的破旧的渔网和白森森的鱼骨;偶尔有人在村里走动,他们面容憔悴、衣衫破旧。我恨!不是因为侵略者强占了我们的国土,人民怎会是这般

10、模样?“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那么柔软、那么亲切、那么令人依恋!这土地是美好的、温暖的;是令人向往的、无比香甜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地,是美丽的地!3学生交流。三、多角评析自选角度,评析文章。用“我发现 ”说话。学生的发言可能有:1我发现文章在构思上用了“一线串珠”的手法,即用“手掌的感受”这一线索将全诗贯穿起来,所以文章描写的对象虽多,但一点也不觉得芜杂。2我发现文章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在写沦陷区时,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而在抒写解放区时,情绪却陡然变化,变得热切,充满了憧憬。3我发现文章语言上很有特点。诗人选用了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来描写解放区,而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来

11、描写沦陷区,很好地表达了情感。4我发现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巧妙,他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得抽象的心绪变得具体可感。5我发现诗歌前后部分写法不同,有一种摇曳多姿的美。前半部分写沦陷区采用的是实写,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画面缀连;而后半部分对解放区侧重于写意,充满了抒情意味。6我发现整首诗歌都是在诗人的想像中完成的,因此,诗歌的意境既有现实的真实性,又具备超现实的广阔性,两者水乳交融、巧妙和谐。四、自主链接请你根据自己的积累,为本课学习资料库添加相关内容。点拨:添加的内容可以有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名家朗读,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的音画欣赏,戴望舒的同期作品狱中题壁; “戴望舒

12、与中国现代诗”,戴望舒论诗零札摘录,杜衡望舒诗论,张新戴望舒:一个边缘文化型诗人第二方案设计理念:从语言的角度学习诗歌,不仅能从一个别致的角度领略到诗的美,而且有助于培养语感,提升语言鉴赏力。教学步骤:1自主发现(1)要求学生从语言的角度阅读课文、发现课文。(2)教师示范:从词语的搭配来看,作者很善于用修饰语来表达情感,如用“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来写沦陷区,传达出一种忧愤悲苦之情。(3)学生交流:从动词的选用来看,作者用语富于变化,如“触到”“滑出”“蘸着”“沾”“轻抚”“贴”等词紧紧扣住“摸索”二字,文章思路清晰明了。从形容词的使用来看,因为作者的主观情感蕴含其间,所以既形象又

13、含蓄。如“残损”一词来修饰手掌,既是写实,点明作者在狱中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又如一面旗帜,宣告着诗人的坚贞不屈。从比喻句来看,既新颖贴切,又启人联想。如“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掌中乳”,通过人类共通的情感经验调动读者的联想,形象感受到对如恋人般美好、如母亲般亲切的解放区的向往之情。又如“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亦是如此。从句式来看,作者在写解放区时多用短句,活泼、跳跃,以表现解放区的生机和活力、明朗和幸福,如“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从韵脚来看,有时是四行押一个韵,有时是两行押一个韵,既和全诗的情绪流变一致,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的节奏。2一点聚焦(1)确定品析重点

14、:诗歌中的修饰语。(2)学生自选一句,品析诗中修饰语。(3)学生交流,内容可以如下:“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一句,用“锦嶂”来比喻百花争艳的美景,用“奇异”来形容柳枝的芳香,洋溢着喜爱、赞美之情,反衬出对祖国遭受到灾难的哀痛之情。“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拟人手法,用“寂寞”来表现祖国遭受日寇蹂躏后荒凉衰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一句,描写诗人轻抚解放区时的内心感受,诗人用了两个比喻。“恋人”“柔”,传达出一种纯净而美好情愫;“婴孩”“手中”写出了解放区的亲切和令人依恋的,十分贴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依恋和挚爱之情。(4)教师小结:诗

15、中的修饰语给诗歌涂上了“冷”和“暖”两种色调,形成了对比,很好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3理解背诵根据诗人情感的流动,边想像边背诵,力争最短时间内背下来。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CAI 教案】设计理念:课文新鲜活泼、意义隽永的意象,流动凝重的画面,给读者以视听的美好享受。因此,教学这首诗可立足于“赏”,设计丰富精美的活动,让学生美美享受一次诗歌大餐。教学步骤:一、进入朗诵天地,聆听名家朗诵1第一遍听,初步感受全诗。2第二遍听,划出朗读节奏和重音。3第三遍听,轻声跟读。二、来到学术报告厅,品析诗歌意象1个性选读全诗选用了许多事物来抒发情感,谈谈你最欣赏的一句。(1)学生活动。(2)师生交流,形成下列答案:之一:“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之二:“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之三:“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之四:“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之五:“花朵”,给人以轻松而美丽之感,但“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又告诉我们“花朵”很遥远,无从触摸。但“花朵”毕竟是“花朵”,它代表我们古老的祖国的希望,即使有些微茫,但只要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之七:“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让我们看到了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