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19875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作业手册(新课标·浙江专用)专题限时集训(共计15个专题,124页,含答案解析)(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化学浙江省专用专题限时集训(一) 专题一 化学常用计量作 1专题限时集训(二) 专题二 氧化还原反应作 3专题限时集训(三) 专题三 离子反应作 5专题限时集训(四) 专题四 物质的组成、分 类与反应热 作 7专题限时集训(五) 专题五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作 9专题限时集训(六)A 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作 11专题限时集训(六)B专题六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作 13专题限时集训(七)A 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作 15专题限时集训(七)B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 作 17专题限时集训(八)A 专题八 电化学原理作 19专题限时集训(八)B专题八 电化学原理 作 21专题限时集训(九)

2、 专题九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作 23专题限时集训(十) 专题十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作 25专题限时集训(十一)A 专题十一 有机化学基础作 27专题限时集训(十一)B专题十一 有机化学基础 作 29专题限时集训(十二) 专题十二 化学实验基础作 31专题限时集训(十三)A 专题十三 综合实验与探究作 33专题限时集训(十三)B专题十三 综合实验与探究 作 35专题限时集训(十四) 专题十四 化学与技术作 37专题限时集训(十五) 专题十五 物质结构与性质作 39专题限时集训( 一)专题一 化学常用 计量(时间:40 分钟)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容量瓶检漏

3、时,向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左手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B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中含有少量水,不影响测定结果D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2室温时,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甲同学配制 5%的 NaCl 溶液 100 g,乙同学配制 0.5 mol/L 的 NaCl 溶液 100 mL(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同学所需溶质的质量相同B两同学所需实验仪器种类相同C两同学所配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D两同学所配溶

4、液的质量相同3下列叙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A质量相等的金刚石和 C60 中的碳原子数目B0.1 mol/L NaCl 溶液与 0.05 mol/L Na2CO3 溶液中所含 Na 的数目C标准状况下等体积的 SO2 和 SO3 的分子数目D等体积 pH 都为 3 的稀盐酸与 FeCl3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 数目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用滴定管量取液体时,开始时平视读数,结束时俯视读数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定容时

5、,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ABC D5依据下列条件能将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来的是()每 10 mL 溶液中含有 0.23 g Na 的硫酸钠溶液每 10 个水分子中溶有 1 个 Na 的 NaOH 溶液浓度为 18.4 molL1 的硫酸 10 mL 加到 100 mL 水中所得的稀硫酸标准状况下,100 mL 氨气溶于 20 m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0.9 gcm3 的氨水ABC D6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 稀盐酸中,Cl 数为 0.1NAB2.24 L NH 3 中含有 NH 键的

6、数目为 0.3NAC2.8 g N 2 和 2.8 g CO 所含分子数均为 0.1NAD0.1 mol H 2O2 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7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8 g 重水(D 2O)中含 NA 个中子B密闭容器中盛有 0.1 mol N2 和 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6NAC室温下,21.0 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1.5NAD足量的铜与含 2 mol H2SO4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 NA 个 SO2 分子8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6 g 有机

7、物 C2H6O 中含有的 HO 键的数目为 NA B常温下,2 L 1 molL 1 的乙酸溶液中,所含分子总数小于 2NAC标准状况下,5.6 L NO 和 5.6 L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 NAD对于反应:C 2H2(g) O2(g)=2CO2(g)H 2O(l)H1300 kJ/mol,有 2NA 个碳52氧双键形成时,放出 1300 kJ 的热量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 1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2NAB标准状况下,22.4 L O 2 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4NAC10 L 0.1 molL

8、1 的 Na2CO3 溶液中,Na 、CO 总数为 3NA23D通常状况下,4.2 g 丙烯中所含碳氢键数目为 0.6NA10500 mL 某溶液中除 H 和 OH 外,只含有 4.5 mol SO 和 3.0 mol 金属离子,则24该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0 molL 1 B3.0 molL 1C9.0 mol L1 D4.5 molL 1 11在(NH 4)2Fe(SO4)2 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 mL 1 mol/L 的 Ba(OH)2 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A35.3 g B33.5 gC32.3 g D11.3 g12两种硫酸盐

9、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 X,X 溶于水能电离出K 、Cr 3 、SO ,若将 2.83 g X 中的 Cr3 全部氧化为 Cr2O 后,溶液中的 Cr2O 可24 27 27和过量 KI 溶液反应,得到 3.84 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 6I 14H =2Cr3 3I 27H 2O。若向溶有 2.83 g X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27BaCl2 溶液,可得到 4.66 g 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 X 的化学式为()AK 2SO4Cr2(SO4)3 B2K 2SO4Cr2(SO4)3CK 2SO42Cr2(SO4)3 DK 2SO4 Cr2(SO4)31213(1)下列

10、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A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刻度线定容后所得溶液浓度偏大C分液操作时,由于分液漏斗下端已沾满下层液体,故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D用托盘天平称量 11.74 g 氯化钠晶体E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2)实验室需要 0.1 molL1 NaOH 溶液 450 mL 和 0.5 molL1 硫酸溶液 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如图 11 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填序号) ;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 填仪器名称) 。图 11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11、_(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请计算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 NaOH 的质量为_g。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 12。由图中可以看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g。图 1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14(1)服用含碘化钾的碘药片可抗核辐射。将碘片剥去糖衣皮研碎后置于试管中制得无色水溶液,并加入几滴淀粉试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

12、加入氯水,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若继续滴加氯水后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溶液颜色由无色变蓝色的理由: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完成并配平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 1,不用填写) 。_ _HIO 3_(2)观察如下反应,总结规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AAl(OH) 3 H2O Al(OH) H 4BNH 3H 2O NH OH 4已知 B(OH)3 是一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_。N 2H4 是二元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_。(3)常温下,向 1.0 mol/L 的 NaH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Ba(OH)2 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

13、液的体积关系如图 13 所示。a、b、c、d 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溶液。其中 b 点所示溶液呈_(填“酸性” “中性”或“碱性 ”),c 点所示的离子方程式为_。图 13(4)在 25 下,将 a mol/L 的氨水与 0.01 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时溶液中 c(NH)c(Cl )。则溶液显_(填“酸性” “中性”或“碱性”);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4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_ 。专题限时集训( 二)专题二 氧化还 原反应(时间:40 分钟)1下列各种转化不符合实质上“一定是被氧化”的是()A氮的固定B钢铁的腐蚀C食物的腐败D铁或铝在浓硫酸中的钝化2LiNiO 2 是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原理可表示为 4Ni(OH)24LiOH O 2=4LiNiO2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NiO 2 中 Ni 的化合价是 1B该反应中 LiOH 是还原剂COH 和 Li 含有的电子数相同DLiNiO 2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3一定质量的某铁的氧化物 FexOy,与足量 4 mol/L 稀硝酸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硝酸700 mL,放出 2.24 L NO 气体 (标准状况)。则该铁的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