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7198546 上传时间:2017-09-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来源:凤凰网发布时间:2013-03-24 17:29:21编辑:PSYCOFE-燕子关键字: 放手威信表扬直觉 我要评论(0) 心理引言:养育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也许比你做的其他任何工作都更具有挑战性。好的父母,不仅仅要抚养孩子,更要保护他们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下面就来看看“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吧。心灵咖啡网养育孩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也许比你做的其他任何工作都更具有挑战性。好的父母,不仅仅要抚养孩子,更要保护他们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下面就来看看“好父母”应具备的九大“岗位职责”吧。岗位职责一:交流职责说明:少说多听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欢和你交谈,怎

2、样才能跟他开始愉快的交流呢?那就先试着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吧。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这样他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千万不要把跟孩子的谈话演变成你滔滔不绝的说教,这可是很多父母在跟孩子交流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实施要领:要想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并得到孩子的信任,首先你要留出固定的时间和他们交流,这段时间只属于你和你的孩子,不要被其他人打扰。然后你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安静地听他们说话。在听他们讲完以后,你可以帮他们理清思路,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岗位职责二:关注职责说明: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你希望孩子不要吸毒,酗酒?你希望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一塌糊涂?你希望他们不要面临太大的压力?你完全可以做到这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

3、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无论是在家里,在社区,还是在学校。实施要领:你应该知道你的孩子呆在哪儿,和谁呆在一起。你还需要跟你孩子朋友的父母保持联系。尽可能多地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鼓励孩子多谈谈他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你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但不必过多干涉他的生活,你应该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制定了合理的规章,你就更可以放心地让他去做了。相信他会做得很好!岗位职责三:规范职责说明:给孩子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如果你寄希望于你的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成为好公民,你的希望多半会落空。别指望他们的同伴、学校或媒体能教给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你必须给孩子制定规则,让他们明白哪些举止和品质是非常重要

4、的。实施要领:你和你的丈夫(或妻子)希望孩子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具备哪些素质?把你们认为重要的一一列出来,例如:诚实、礼貌、善良.。再做出另一份清单,列出你们不希望孩子具有的品质。夫妇双方讨论以后,把你们一致认为孩子需要具备的价值观列出来。等孩子开始懂事以后,就可以把这些价值观经常灌输给他们。当然,最好能在定期举行的家庭会议上强化它们在孩子头脑中的印象。岗位职责四:约束职责说明:强化纪律的观念,并付诸实施如果“纪律”这个词让你觉得很可怕,那么你一定没弄明白它的真正涵义。纪律并不意味着拳打脚踢,它跟处罚甚至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父母,务必深刻理会这个词的涵义。没有任何纪律观念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中必

5、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他可能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如果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纪律观,长大后他自然会成为一个自信、成功的人;反之,后果不堪设想。实施要领: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章可循的家庭中。父母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前后一致,公平合理。经常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遵守的行为准则,并督促他们按照这些标准去做。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序、更高效,而你的孩子在将来也会感激你今天所做的努力。岗位职责五:直觉职责说明: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规则如果你的邻居从桥上跳下去,你会跟着往下跳吗?当然不会。但有时候你可能会盲目地效仿别人家庭的规则。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你的孩子希望你这么做,也可能是碍于面子只好这么做。

6、如果发现自己对孩子有点溺爱,赶快负起你的责任来。记住这句古老的谚语:小心总比后悔好这是真理。实施要领:让孩子明白她应该遵循哪些家庭规则。当她实施这些规则有困难的时候,让她给你打电话。而且,尽可能多认识你孩子的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这样你会知道你们的价值观是否相同。岗位职责六:表扬职责说明:适度表扬表扬有些类似蛋糕上的糖霜:加上一点糖霜,蛋糕变得美味可口;如果加得太多了,蛋糕的味道就被毁掉了。对孩子的表扬也是这样:孩子需要你的鼓励,这会使他们很有成就感;但是过多的赞美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应该得到赞美。如果得不到,他们就会倍受打击,最终可能还会归咎于你。实施要领:适度地表扬孩子。太多的表

7、扬反而会削弱称赞的力度,达不到鼓励孩子的目的。如果你不希望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一定要记住:不要滥用表扬。岗位职责七:维和职责说明:尽快平息小朋友间的争执兄弟姐妹间互相取笑、辱骂甚至打架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你没必要搀和进去。你要做的就是马上结束他们这种毫无意义的争吵,告诉孩子他们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教育孩子要用文明的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拳头和辱骂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实施要领:孩子们发生争议后,如果你想追究这件事究竟是谁引起的,恐怕没多大意义。孩子们当然会互相推诿责任。如果你不过多干预,孩子们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可能很快就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应该教孩子们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8、,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懂得怎样处理和别人的分歧。岗位职责八:威信职责说明:做一个既民主又“独裁”的家长家庭需要民主的气氛,但家长跟孩子之间不能事事都讲民主,因为有时候孩子的一些想法难免是不成熟的、不合理的、自私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不能做出果断的决定,时间久了你就会失去在孩子们心中的威信。确立你的领导地位其实并不难,你只需记住: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中。实施要领:跟孩子要讲民主,但不能因此放弃你的领导地位。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你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这表明你尊重他。可是如果大家的观点不能达成一致,父母就要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如果你从一开始就这么做并坚持下来,孩子们就会逐渐

9、理解并认同这种做法。岗位职责九:放手职责说明:忽略掉和孩子之间无关痛痒的争议你经常和孩子争得面红耳赤吗?你希望每次和孩子的争论都以你的胜利而告终吗?其实没必要。在重要的问题上,自然应该争论清楚。而那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好了。相信你的直觉,孩子们能处理好那些事情的。实施要领:加深对孩子的了解,从而知道哪些方面是你可以放手的。对于一些你认为孩子可能处理不好的事情,你需要负起你的责任来。如果你确信孩子能做出明智的决定,就不要介入了。如果你学会适度地“放权”,在重要事情上孩子往往会更尊重你的意见。反之,如果你事无巨细地管制他们,你不仅会招致孩子的怨恨,还会失去他们对你的敬重。总之,想当一

10、个 i好父母,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上帝选择性别,父母选择教育发布时间:2013-04-02 15:25:51编辑:PSYCOFE-Nicole关键字: 教育父母兴趣 我要评论(0) 心理引言:上帝给予男女不同特质,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男孩女孩学习对方的特质,比如女性优美的同时带有坚强,男性刚强中带有细腻,这不正弥补了自身性别的弱项,也使这种和谐更加完美。如果所有孩子的性别没有不同,个性也被统一加工,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灰暗单调,正像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片叶子,树林才会显得生机勃勃和多姿多彩。所以,虽然性别已被决定,但父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将来。 心灵咖啡网男孩有男孩的长处,女孩有

11、女孩的优点,性别本身不存在什么优劣,只是两种性别存在一些差异。像所有母亲那样,当我孕育我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总是忐忑的想上帝会赐给我一个男孩还是女孩,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但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上帝的恩赐,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之处,父母的责任在于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天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个关于男孩和女孩的童谣:男孩是用青蛙、剪刀和小狗尾巴做成的,女孩是用香料、糖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做成的。在我平时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男孩子总是坐不住,他们喜欢冒险,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当你看见一个男孩子正在淘气的玩玩具枪时,旁边的女孩正安静地给娃娃穿衣服。大多数男孩更愿意学习数学、物理等学科,女孩

12、则更爱好文艺,情绪更为敏感。这是因为男女脑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大脑总体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差异造成的,两者控制大脑的方式有所不同,男性大脑控制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部分更发达,女性在语言和直觉方面更出色。澳大利亚教育学家米拉姆斯托泊德经过观察发现,在学校环境中,女孩更喜欢玩具有强烈合作性的游戏。她们常常避开那些格外调皮的男孩,趋向于选择跟读书有关的较为安静的活动。同时,她们对数学以及其他跟数字相关的活动表现出更大的焦虑。她们普遍愿意合作,因此较少受到老师的批评。相比之下,男孩更喜欢进行耗费精力的游戏,比如爬树、你追我打。他们喜欢那些跟数学和空间感相关的玩具,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往往很执着地要解决它。在

13、得不到注意或遭遇困难时男孩更具有破坏性。这意味着老师需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男孩有男孩的长处,女孩有女孩的优点,性别本身不存在什么优劣,只是两种性别存在一些差异。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不会天生就有性别认同,经过一系列社会认知后,在成长中认识自己的性别,成为自己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所受的影响大地多,相当一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他的经历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在广州打工的青年阿威,二十多岁的他现在无法忍受自己是男性这个事实了,当他在河南老家出生后母亲就把他当作女孩养,让他穿女孩的衣服,做女孩做的事情,直到上小学前也是如此。每次完成

14、家务后,家人和亲戚就夸赞阿威会做家务,他觉得十分开心。但是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阿威发现胡须从下巴上长了出来,他感到十分厌恶,便开始不断刮胡子。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现在我每个星期要刮两次,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女孩子。”我觉得作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性别,当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建立性别意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两性关系。倘若孩子在幼年时期缺乏正确的引导,没有完成性别认识的任务,将来长大后会出现性别偏差行为。比如,父母要告诉孩子你是一个男孩(女孩),身体有什么特征,作为一个男孩子应该怎样,作为一个女孩子应该怎样。父母为孩子选择教育,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天性。比如一个淘气的男孩子

15、,常常到处乱跑,捣乱,父母将他训练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一身脂粉气,还不如培养孩子自信果断,心胸坦荡的品质。但是父母对孩子进行过分的性格界定就不好了,这样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对孩子的教养并不能像定义概念那样苛刻和绝对。人是双性化的,男孩子除了淘气?蛋,也会安静下来看书,女孩子娴静美好,也能坚忍不拔,在某一方面独当一面。林怀民是亚洲现代舞之父,他是台湾“云门舞集”舞蹈团的创办者,林怀民先生是亚洲唯一称得上大师的编舞者,他的声誉享誉海内外。林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他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怀民”,希望他将来可以心怀百姓,服务社会。林怀民做到了这一点,但展现他才华的地方并不是政治舞台,而是真正跳舞

16、的舞台。1952年,家人带着 5岁的林怀民去看好莱坞电影红菱艳,他非常喜欢,连着看了七八遍。他在家里蹦蹦跳跳,还会跳到桌子上表演,家里的拖鞋没过多久就全坏了,因为全被他当作了舞鞋。1961年,14 岁的林怀民在文坛初绽光芒,在联合报副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儿歌,舞蹈的梦在暗暗萌发,他用得来的稿费上了生平第一节芭蕾课。1967年,20 岁的林怀民在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读三年级,保罗泰勒来台湾演出,他花 60元买了一张前排的票。他说:“那是我一个半月的零用钱,我从不后悔。”1969年,22 岁的他已经发表小说变形虹、蝉,作家的坦途已经铺好。顺利拿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小说创作班的奖学金,攻读硕士学位。没有人知道他在行囊中偷偷带了一双舞鞋。他读完大学,就跑到纽约进入玛莎格雷厄姆现代舞校学习。那是嬉皮士文化风行的年代。他光着脚走在纽约的大街上,自由自在。1973年,林怀民 26岁,回到台湾。那是一个认为跳舞的男孩子不正常、跳舞的女孩子不正经的极端保守封闭的时代。他大声说:“我有一个梦,要创立一个中国人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