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765477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3.3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zxxk,高三总复习 必修1,1、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推力F推木块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求第2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4与第5块木块之间的弹力,一、连接体,变式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b、c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间用轻绳连在一起,恒力F作用在a上,当在b上再放上一小物块仍使三者一起滑动,则加上小物块前后绳中张力T1,T2如何变化? ( ),AT1、T2均变小 BT1、T2均变大 CT1变小,T2变大 DT1变大,T2变小,D,2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

2、凸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F应为多大?Zxxk,【解析】设绳张力为T,A、B、C共同的加速度为a,与C相连部分的绳与竖直线夹角为, 对A、B、C组成的整体有F=3ma 对B有F-T=ma 对C有Tcos=mg Tsin=ma,联立式得T=2ma,由得=30,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两木块A、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取木块A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图中

3、实线部分表示从力F作用在木块A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这个过程中,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则( ),AC,【答案】 AC,4、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o的斜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滑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求下述三种情况下滑块下滑的加速度: 沿竖直方向;与斜面方向垂直;沿水平方向。,细线沿竖直方向时如图a所示, T1与mg都是竖直方向, 故不可能有加速度,T1-mg=0, 说明木块沿斜面匀速下滑,即a1=0。,解:从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入手,求加速度。由题意, 小球与木块的加速度相等,则此加速度必定沿斜面方向。,如图b,F合=ma=mgsin,

4、 故:a=gsin=g/2。,细线与斜面方向平行时,一、连接体,C,二、临界问题,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 ) Amg B2mg C3mg D4mg,C,6. (2010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zxxk B当F逐渐

5、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T,7、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已知P的质量M10.5 kg,Q的质量m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10 m/s2),(3)当t0的时刻,应是力F最小的时刻,随后,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变小,而P与Q受到的合力保持不变,因此力F逐

6、渐变大,至t0.2 s的时刻,F增至最大,分析:(1)P、Q分离后力F一定为恒力,(2)t0.2 s时刻是分离的临近点,P与Q具有相同的速度及加速度弹簧并未恢复原长,若是P直接放在弹簧上,则是原长分离,“0.2 s内F为变力”,说明t0.2 s时刻,P与Q开始脱离,【答案】 168 N 72 N,8、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53的斜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m/s2的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解析:先求出小球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a0.(此时,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9、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置

7、紧靠在一起的A、B两个物体,mA3kg,mB6kg,推力FA作用于A上,拉力FB作用于B上,FA、FB大小均随时间而变化,其规律分别为FA(92t)N,FB(22t)N,问从t0开始,到A、B相互脱离为止,A、B的共同位移是多少? Zxxk,9(2010福建高考)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t0至t12 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A18 m B54 m C72 m D198

8、 m,三、牛顿定律与图像的综合应用,B,11、(2011江苏)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AC,四、多物体多过程问题,10如图所示,在倾角37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1 kg、长度L3 m的薄平板AB.平板的上

9、表面光滑,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7 m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0.6 kg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之后将它们无初速度释放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求滑块与薄平板下端分别从B运动到C的时间差t.(sin 370.6,cos 370.8,g10 m/s2),四、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答案】 1.65 s,10.( 2011年江苏)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Mg,mg,fM,fm,fM ,fm ,AC,由于绸带与斜面之间光滑,并且Mm,所以M、m和绸带一起向左滑动,加速度为a,整体法:,Mgsin-mgsin=(M+m)a,a,a,隔离法:,对M:,Mgsin-fM=Ma,对m:,fm-mgsin=ma,fM=fm=2Mm/(m+M)gs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