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74193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2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管理与提升]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为职场说话高手的技巧 有个故事讲,在酒足饭饱后,国王问大臣:你们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大臣回答:“世界上说话最难。”大臣没有说出来的隐含的意思是:说话最难,尤其是和国王说话最难。在一次培训中,我也问在场的学员:“你们认为自己很会说话的,请举手。”35个培训学员中只有2-3个人举了手,还是犹犹豫豫的。是呀,凡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说话容易,但是要把话说到位,非常困难。有的管理者讲:我招聘人的时候,看他能力的高低,就看他说话的水平的高低。说话多么重要!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说好话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和大家分享。 1、说话的时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事不说就是公司或领导已经决定的事情就不要

2、评价,不要给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无论你认为这些建议和想法对公司有多大的好处都要坚持不说的原则。但是在公司决定以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是你的职责,决定事情是公司领导的事,我们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职位和存在价值,不要给出超越职权的建议和想法,否则受到伤害的是你自己和公司。在生活中也是一样,你太太炒菜,四个菜中只有一个好吃,你吃饭的时候会说那三个不好吃,还是说那一个好吃呢?一 定是说那一个好吃,因为你说那三个不好吃也没有用,再说好不好吃她和你一样清楚,为什么要说呢?工作中,这样的事情也经常有,总部任命了一个分公司经理,你自认为对他比较了解,他一定会把分公司搞垮。这个时候你要说吗?如果你说了,难道

3、就能改变总部的决定吗?如果改变了,总部的权威何在!说了,反而增加了总部对你的看法:这个小子,总是这么窜,就你厉害,我们都是傻瓜,等着瞧,有你好受的。最后受害的是你自己。所以说要在事前,而不是事情已经决定了以后。 遂事不谏是说正在做的事情,也不要去劝谏。如果他是错的,就让他错到底,最后再来总结和检讨。对于企业来讲老板和经理每天都在做很多决策,有资料统计显示,最优秀的决策者也不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正确的决策只占总决策的七成。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决策要比没有决策要好,但是企业经常是没有决策或者是有错误的决策。如果比较有错误的决策和没有决策这两者的时候,就会出现争议。到底是有错误的决策好,还是没有决策好呢

4、?我认为,没有决策会导致企业一盘散沙,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自己发展的方向,是企业的内伤;有错误的决策可以使企业损失时间和金钱,是企业的外伤。相比较之下还是暂时损失金钱和时间,也比企业的内伤来得要好。所以我们看到企业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基层的员工明明知道这事是错的,但是总部还是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基层员工这时可以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坚决执行错误的决定!而不是去说,去评论。基层知道事情是错误的,难道总部不知道吗?地球人都知道!但是如果不做,损失的就是总部的权威,如果做下去,只损失金钱和时间而已,以后的正确决策可以赚回来。 既往不咎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去追究。这是说我们要适度地追究责任。不是什么事情都要追

5、究到最后的责任人,才罢休。有些小事情,过分地追究,可能伤害别人的面子和积极性,以后的事情就不好做了。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结婚,在新婚之夜,发现了新娘的一个秘密,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追究还有什么意思呢?就假装不知道吧!这个原则是针对一些聪明人适用的,你不追究,对方也知道自己错了,双方都心知肚明。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还要经常敲打一下,要追究责任到人,否则对方不能得到提高。 2、不同事情,不同说法 好事情,用播新闻的方式。前一段时间,培训部外请了公司的一位兼职讲师。我旁听了他的课程,想学习一点东西。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我回到了办公室,对其他的同事说:“没有想到他的课

6、程,这么好,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有些人是天生适合做讲师。”过了一会,课程结束了,他走出了办公室,和大家聊天。突然问了我一句:“你觉得这个课程怎么样?提点建议,我也好有个提高。”我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想要怎样说才能即不恭维又恰当。旁边的同事搭腔说:“他刚才说,没有想到你的课程讲得这么好。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呀。”我们双目对视了一下,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此我感觉他对我的态度好多了。这个故事就是我无意中用了好事情播新闻的方式。我们中国人不习惯赞美别人,把对别人的赞美埋在心底,总是通过批评别人来“帮助别人(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成长”,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赞美比批评带给别人的进步要大。别人有了好做法

7、、想法就要赞美,要夸奖,只有这样才有完美的人际关系,才有以后成功的基础。 3、怎样成为说话高手? 坏事情,先说结果。先讲结果,这样就有了沟通的底线,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沟通怎样解决问题。就象下面的货运丢了货物的故事: 分公司货运到外地,丢失了货物,销售代表小王向经理做汇报。 “经理呀,出事了。今天早上我去拜访客户,一到就听客户说丢货了。包被打开了,我想可能是被客车司机搞坏了,这里已经报警了,我们在现场取证” “先别说那么多,告诉我到底损失了多少!”经理生气地说。 无论这个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怎么样,经理对小王已经有了不好的印象。感觉他办事不牢靠,办事能力不强。主动修炼重写职场格局 2010-3-

8、24来源:中国青年报 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里讲到,他在东北与人谈论哪里黑社会多,结论是:上海的老大狠狠地吹灭火柴或者摁碎烟头,于是东北的马仔立马心领神会掉脸出去,该杀人杀人,该放火放火。老大不说话就不留证据,将来万一上了法庭也好脱罪,对于职业马仔来说,干脏活儿是本分,将来做替死鬼也是本分。 生涯发展的诸多理论大家都论述过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角色。人是生活在家庭、社会、职场三大舞台上的,那么就需要扮演好自己应有的角色无论这个角色是主动修炼的,还是“被修炼”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角色匹配起来。比如在庙堂之上皇帝老板是“口含天宪”可以“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看谁不顺眼直接推出午门给办了。但是,老板

9、有许多时候想要行使这个权力时需要有个背黑锅的,因为老板做的事情都是需要“被记录”的。于是,在这个舞台上,就需要一些人时不时客串一下背黑锅的角色。而且客串的这个人是没有选择权的。 从逻辑上来看,如果下属不能为上司分忧,那么作为裁判的上司自然不会让你演好自己的角色,并时不时给你吹吹黑哨。因此,人各安命就是职场的规则。就像佳佳的上司,她很好地演着自己的角色,她自如地“放责不放权”,自如地“集下属功劳于大成”、自如地为她的老板当好马仔。职场的服务流程是:裁判是第一客户,首先要服务好,然后才是你的用户。 因此定位好自己,有时需要主动做做挡箭牌,而且更多时候需要做得更艺术一些主动“被做挡箭牌”,这样更能突

10、显裁判的高明。当然,之后需要向裁判暗示你的需求。职场成长是一个交换的过程,所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裁判也很清楚这一点。 看看倪岚的上司给她的回报:“我的上司跟我交流和男友相处的问题的时候,好感基础上的亲近感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在人际方面,两个人关系加强,第一步就是获得较私密的信息共享。与裁判能如此共享信息,其实就是一种关系加强,一种被裁判纳入圈内的表态。只有有了私密信息共享,以后彼此之间才可以做到“心有灵犀”,圈内人才真正形成。 当然了,每个人都不想做领不到情的“挡箭牌”,因此暗示、表达自己需要的能力也是需要的。因为在几次“挡箭”有功的基础上,你需要主动与裁判共享一些信息,一方面表达自己的忠

11、心,另一方面表达自己期望获得的在可控范围内的机会。但这种“共享”过程,不能被看出有“要挟”之意,而要纯粹表现为一种信息共享。 在人际沟通领域有一个理论叫“沟通分析”。这个理论指出人际之间沟通的时候,往往有两个层次,一个表层一个深层。因此,需要通过表层的互动把深层的意思表达出来。这种表层沟通可能是开玩笑,可能是口头禅。 另外,不得不考虑的还有一点,那就是需要给自己准备准备后路:你需要让裁判放心的同时,抓住机会让自己成长。要知道,万一这个裁判是一个会落井下石的主儿,到时卸磨杀驴后悔晚矣。也就是说,你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内生涯(指专业能力)成长,这个是可控而主动的。为领导工作与博弈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外生

12、涯(职位、收入等外在指标)成长。有朝一日内生涯修炼到位的时候,比如你的能力足够强,也许你可以去开创自己的生涯空间。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你要么被淘汰,要么去适应,要么够厉害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但一般情况都是从适应再内生涯成长,再开创个性化的规则的。 好了,既然职场成长过程有时不得不充当替老板做脏活儿挡利箭的角色,那么心态就可以平和一些。不要总是以“领导看我给你挡得怎么样”来邀功,这样反而让人反感。当心态平和之后,就不至于像倪岚一样“副总扫我一眼,我都觉得意味深长”。疑邻盗斧讲的就是个道理,当你有这种眼光的时候,你的格局已经提高了,职场成熟度又进一步。 四类人群如何应对职场危机? 2010

13、-3-22 金融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让职场人谈“辞”色变,曾经激励无数人的“不抛弃”、“不放弃”口号现在也被加上一条:不辞职。一时间职场“四大原则”、“十项注意”成了上班族口口相传的应急良方,金融风暴充斥经济领域的同时,职场白领的心态也在备受煎熬。 “不辞职,不跳槽,不转行,不创业”职场保守主义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成为主流舆论,这也隐射了当前职场四类人群的危机心态:是保住饭碗过寒冬,得过且过;或置之死地而后生,该跳就跳;或干脆自创新天地,逆流而上;再或者继续充电推迟就业,转而考研。Job36职场专家就提出了当前职场人群在危机当前的应对之策: 在职者增强职业竞争力 在金融危机阴霾下,裁员只是涉及到

14、很小的部分人群,另有近30%的人选择留在目前岗位上,在职者仍是当前的职场主流。其实如果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继续留下来和企业共发展,也是自我锻炼、增值的过程,另外同事辞职后留下的发展机遇,将有助于增加你的职业竞争力。金融危机确实对一些行业造成了影响,但不可短线看问题,应从长远的角度看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 跳槽者瞄准目标再跳 首先要提醒的是,职业生涯过于频繁跳槽会让企业雇主觉得你不够稳定。通常而言,职场人事在遇到压力大、工作不愉快、缺乏晋升机会等问题时可考虑跳槽。而这时期大胆跳槽者无疑要三思而后行,最好要找到下家后再跳,不然这中间将浪费更多的成本在无序的求职过程中。而已经决定跳槽的白领也要注意考虑

15、以下因素:企业的公司文化、稳定性因素是否与你的自身价值吻合,如果是跳往同行则可能遇到工作方式的适应性问题。 创业者保乐观心态,坚持下去 多数人对此时选择创业者嗤之以鼻。然而风险与机会,创与不创,在于你是否能够抛弃浮躁心态踏实创业,锤炼出高抗风险的项目。现在创业三四年后业务成熟,到时就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回暖时成功融资,占得先机。“政府出台了多项拉动内需的举措,这当中肯定(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是商机无限。现在大家能做的,就是保有乐观心态,坚持下去。”某创业公司老总如是说。 应届生适时做出调整 危机背景下,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找工作忧心忡忡。一方面担心应聘机会不多,另一方面更担心招聘岗位的薪酬待遇偏低。而超过30%的毕业生选择考研继续充电,以暂时逃离就业压力。Job36职场专家就指出,目前大学生普遍聚集在就业压力几乎饱和的大城市,而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地区也是不错的就业途径,现在国家每年都有支持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工作的活动。所以,主动出击,针对现阶段形势自身做出相应调整,不愁找不到合适工作。 从今年末到明年,求职形式仍将异常严峻,虽然当前职场“寒流”虽来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