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628847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风劲——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会议)-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郭风劲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前 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是因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L4/5,L5/S1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手术治疗的指征 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 马尾神经受压 应该指出: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 (如卧硬板床、牵引、理疗等),手术前计划: 认真复习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要影像检查与症状、体征相符 选择合适的正确的手术方法,手术要求: 极高的成功率+极少的并发症 否则,会成为无效手术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传统的手术

2、治疗: 腰椎椎板切除和髓核摘除术 包括: 全椎板切除 半椎板切除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满意率:80-95% 问题:腰椎不稳及腰部疼痛,理想的手术方法: 以尽可能少的创伤有效地 摘除突出椎 间盘组织(微创化) 符合生理功能,微创手术疗法: 化学髓核溶解疗法(1963年) 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975年) 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 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1986年) 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1986、1994年) 人工髓核置换术及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998年) 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化学溶核术 第一项现代微创技术(Lyman Smith. 1963年) 安全、有效、费用低(优良率74%87.2%) 原理

3、:木瓜凝乳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只特异性地溶解椎间盘内的纤维软骨组织(糖蛋白)而对周围组织无影响,化学溶核术适应证: 有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症状,并经CT、MRI证实 经6周保守治疗无效 禁忌证: 对木瓜凝乳蛋白酶过敏 孕妇 马尾综合征/游离型突出 椎管狭窄 椎管周围炎症等,应用现状: 应用渐少 小剂量木瓜凝乳蛋白酶联合应用于椎间盘镜手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经皮椎间盘切除术: 或:经皮椎间盘切吸术 Hijikata首先应用(1975年) 成功率80%左右,无严重的并发症 侧后方入路(不干扰椎管) 局麻,神经损伤机会降低 避免因骨质和韧带切除造成的脊柱不稳 需X光机术中监视,应用逐年下降,经皮

4、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1985年由德国Ascher首先应用 优点: 简化的微创技术 小口经器械 无脊柱不稳定 确切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并发症低 单独应用逐渐减少 现联合内窥镜直视下行激光修整术,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国外资料,有效率66%-86% 特点: 1 臭氧不稳定,易分解 2 臭氧对椎旁组织无明显不良影响 3 具消毒杀菌作用,不易感染 4 简化的微创技术 5 小口径器械 6 无脊柱不稳定,疗效争议,合适的病例选择 是否还需要保守治疗? 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影像学标准,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1995) 原理是运用射频能量在椎间盘髓内部形成气化孔道,去除部分髓核组织,同时用热凝封闭,使椎间盘髓核组织的

5、胶原收缩和固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使症状缓解 技术简单,损伤小,安全有效 长期疗效有待观察,人工髓核置换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为符合生理功能的关节成形术 人工髓核置换适应症:髓核退变 人工椎间盘置换适应症:椎间盘退变 临床疗效良好,但假体移位率相当高(应用受到质疑),有关关节成形术: 恢复关节解剖结构及部分功能 恢复节段稳定性、间隙高度,又保持至少一些节段的活动性 避免邻近椎间盘过度负荷,椎间盘疾病的生物治疗,自体椎间盘软骨细胞移植 髓核摘除术后3月行移植 MRI显示椎间盘信号改变(右),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为手术方法和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 结合了开放式手术的可靠性和微创手术的

6、优势 切口小 电视下视野放大,术野清晰。(64倍) 扩大器的应用减少了组织牵拉和出血 疗效确切可靠(95-98%),并发症少 手术过程同开放式手术一致,医生较易上手,MED手术过程: 病人体位:俯卧位 术前椎间盘间隙X线定位 切开皮肤切口15mm 建立工作通道 侧椎板切除,黄韧带切除 神经根剥离 识别并切除椎间盘组织 闭合伤口,病人体位及术前椎间盘间隙X线定位,建立工作通道 侧椎板切除,黄韧带切除,识别并切除椎间盘组织,MED的适应症: 1、单侧单节段椎间盘突出 2、局限性椎管狭窄或中央型突出 禁忌症: 1、多节段椎间盘突出 2、广泛椎管狭窄 3、腰椎滑脱,手术过程中可以选择性联合应用: 1.木瓜凝乳蛋白酶 2.激光成形 3.射频成形 4.椎间融合器(cage),MED小结: MED技术医生易于掌握 适应症广 安全,有效 为传统手术方法和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微创融合手术,微创TLIF(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经皮内固定系统 透视辅助 导航辅助 MED下的椎间盘摘除/减压 MED下的cage植入,特点,切口小 不直接暴露在X光下 安全,疗效确切 代表了脊柱外科微创技术 的趋势,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应严格选择适应症 根据病人、医生、医院设备的具体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谢谢!,谢谢!,本文观看结束!,谢 谢 欣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