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原理(二)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1624404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工程原理(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油藏工程原理(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油藏工程原理(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油藏工程原理(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油藏工程原理(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藏工程原理(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工程原理(二)(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藏工程(二),第二章 非混相驱替注水开发指标计算,1、混相与非混相 2、驱替与吸吮,3、稳定与不稳定,4、为什么要计算开发动态,第二章 非混相驱替注水开发指标计算,计算注水开发指标的方法:,1 岩心试验 2 数值模拟 3 解析解,4 各种经验方法,第二章 非混相驱替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1 一维不稳定驱替, 2 重力分异情况下的驱替 3 底水锥进动态, 4 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5 剩余油饱和度及其流动性, 6 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第二章 非混相驱替注水开发指标计算,2-1 一维不稳定驱替,假设条件:,1)油水两相流动,且运动方向相同; 2)岩石是水湿的;水驱油过程; 3)流体不可

2、以压缩,是刚性流体;,4)毛管力和重力使流体饱和度在纵向上达到瞬时平,衡。,2-1 一维不稳定驱替,本节讨论:, 1 分流量方程, 2 恒速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3 恒压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4 前缘推进方程的恒速与恒压关系, 5 具有可流动初始饱和度下的水驱动态 6 前缘推进方程解的局限性,(含水率),、密,o,已知端面面积A,渗透率为K,流体粘度 度 o 已知。 求解出口端面的含水率变化?,2-1 一维不稳定驱替 1、分流量方程 计算一维考虑重力、毛 管力下的出口端面动态,q = ,kkro A Po,o x,+ o g sin ,kkrw A Pw, w x,+ w g sin ,达西定律可以

3、描述,P L,kA , , ,对于油相:qo = 对于水相:qw = ,qw = f w qt,qt = qo + qw qo = (1 f w ) qt,kk ro A Po,o x,+ o g sin ,kk rw A Pw, w x,+ w g sin , Po,+ o g sin , Pw,+ w g sin ,Po Pw,+, ,= x,qt o A,(1 f w ),qt 1 A w,qt 1 A o,qt o A,+ ( o w ) g sin ,x x,f w =,f w +,+,两式相减:,为油的流度 为水的流度,kkro o kkrw w,令 o = 令 w =, , ,

4、,qo = qw = , ,= x,qt w A,f w,1 1 o w,qt A,qt Ao,f w (,+ ( o w ) g sin,Pc x,) =,+,pc = po pw,+1 t f w ( + ) = A c +P( o w ) g sin, ,A+1 (wwow+) =oo) 1o+Ac +o(APco +P(cw+)(gsin)gsingsin ,f w+( ffwo,=x,o w w ),wwo w ww qt qx q x x o,o,+ ( o w ) g sin ,w,o A, g sin ,w o A, Pc ,qt (w + o ), , x ,+,w w +

5、o,f w=, qt , Pc x,f w=, 1 + w + o ,分析:什么因素影响含水率的大小?,流体物性参数、油水相界面情况、地层性质、生产参数,考虑毛管力、重力,一维均质地层出口端的分流量方程,q 1 1 P,qt Ao, , ,t t,w,o A, g sin ,Pc Pc,sw x,=,x sw,1)水油流度 油水流度,粘度关系,含水饱和度,2)毛管力, qt , Pc x,f w=, 1 + w + o ,w,o A, g sin , qt , Pc x,f w=, 1 + w + o ,3) 重力作用与地层倾角 地层倾角的范围不同,重力差起的作用不同 低部位注水,高部位采油

6、(0)向上驱油 g sin 为正 值。 ( 2)向上驱油 g sin 为负值。, g sin ,o A, g sin ,+,o A,分流量方程的简化形式:,当不考虑毛管力:,qt, ), Pc x,(1 +,f w=,w w + o,当不考虑毛管力、重力因素或者地层水平,qt, ), Pc x,(1 +,时: f w=,w w + o,),o Ag sin qt,(1 ,w w + o,=, w, w,krw ( S w ) krw ( S w ) krw ( S w ) w,=,w w + o,) =,o Ag sin qt,(1 ,w w + o,=,含水率,kro ( sw ) ,o,在

7、取得了油水相对渗透率资料和油水粘度比以后, 即可以计算出分流量曲线:,=,+,=,w w + o,f w =,1 1 + w krw ( sw ),krw ( sw ) w,kro ( sw ) o,krw ( sw ) w,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0.1,0.2,0.3,0.4,0.5,0.6,0.7,0.8,水饱和度,分流量方程的应用:,1)确定水驱油前缘含水饱和度 2)确定任意出口端饱和度下的含水率,采出程度,f w,( ) =,( ) swf =,( ) sw =,3)确定前缘饱和度面移动速度 由BL方程:,qt dt,x =

8、, t A 0,任意饱和度面的移动速,度: dx dt,qt f w A sw ,dx dt dx dt,qt f w A sw swf qt f w A sw sw,油水前缘 任意饱和 度面,f w 为含水率对含水饱和度的导数, 也称为含水上升率,要求掌握考虑重力和毛管力情况下的分流量方 程的具体形式,最好能够推倒。掌握各种因素对含 水率的影响规律。, ,1 2 3 4 5 6,分流量方程 恒速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恒压注水开发指标计算 前缘推进方程的恒速与恒压关系 具有可流动初始饱和度下的水驱动态 前缘推进方程解的局限性,2、恒速注水动态预测,一维地层 求注水动态,1)见水前:产量,含水,累积

9、产油量,累积注水量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见水后:产液量、含水率、产油量、平均含水饱 和度,累积产油量,采出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已知:L ; ; A ; o ; w ; kro ; krw 注入速度恒定Qi ,刚性驱替,地层水 平, 不考虑重力和毛管力,。,见水前动态,Qi = Qo,Qw = 0,f w = 0,Wp = 0,Wi = N p = Qi t Xf,t x f,Sor Swmax,sw Adx,Adx,x2,sw x x ,sw 1,Wi = N p = Ax f (S w S wi ) = Qi t 关键是求解油水两相区间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对于任意的区间(x1x2)的平均饱

10、和度:,=,x2 x1 x2 x1,sw,1,xdsw,sw 2 x2 x1,x1,x2,S w,sw 2,sw x x ,sw 1,f w ,= 2 w 2 1 w 1 ,sw,Adx,x,s Adx,qt dt,t A 0,Q x =,sw2 sw1,sw2 sw1,f w ( ) sw dsw,xdsw =,qi t A,=,=,sw2 sw1,x2 x1,2 x1 x 2 x1,w,xdsw,x s x s 1 x2 x1 x2 x1,sw dx x2 x1,sw,总的表达形式,为:,f sw 2 f sw 1,df w,qi t A,xdsw,x2 1,x2 x1,x2 sw 2 x

11、1 sw 1 x2 x1,qi t ( f w 2 f w 1 ) A ( x2 x1 ),sw, f w 2 f w1 ,qi t A,选取两个端点分别为入口端和油水的前缘。 对应的X1、X2 分别为 0 和 Xf。 对应为最大含水饱和度Swmax和前缘含水饱和度Swf,x2 sw 2 x1 sw 1 x2 x1,qi t ( f w 2 f w 1 ) A ( x2 x1 ),sw,x f swf 0 sw max x f 0,qi t ( f swf 1) A ( x f 0),sw,qi t ( f swf 1) Ax f,swswf ,f w,f swf,qi t (1 f swf

12、) A x f,S w = swf +,(1 f swf ) ,S w = swf +,f w,sw,swc,swf,sw,求平均饱和度可 以直接用图解法,qt dt,qi t Ax,=,1 ,f w t A 0,Q x =,),Wi = N p = Qi t = Ax f (S w S wi,可以求解任意前缘下的累积产量,以及任意前 沿距离下所用的时间。,Qi = Qo,Qw = 0,f w = 0,Wp = 0,Wi = N p = Qi t,N p Qi,t见水 =,),Wi = N p = Qi t = AL (S w S wi Qo = Qi (1 f swf ),无水产油量、无水采

13、油期 X2L 注入水到达出口端,见水后动态,Wi = Qi t,),N p = AL(sw swc,Sor,Swmax 2)见水后,产液量、含水率、产量、地层平均含水 饱和度,油藏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采出程 度随时间的变化?,Qi = Qt,Qw = Qi f w,Qo = Qi (1 f w ),Wp = Qi t N p,),),w,(s,N,N p, swc,=,R =,=,(1 swc ),AL(1 swc ),AL(sw swc,以上的所有问题归结为求解任意出口端含水饱和度 下的地层油水两相区的平均含水饱和度大小以及和 时间的关系。,即可求出出口端的 f w、Q o、Q w,;,设出口端饱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