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1611436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小学音乐特色课程方案一、对合唱的认识合唱是声乐的一种最高的演唱表现形式,它非常具有立体感,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合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歌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乐感,陶冶情操,提高音乐修养。二、目标1、本期目标a、为新郑市第六届教育艺术节和第二实验小学艺术节做准备;b、完成两首精品合唱;c、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合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认识;2、一年目标(1)校队方面a、选出40-50人组建我校合唱队(其中10人左右为备选人员);b、对校合唱队的强化训练,保证排出两到三个精品合唱,探究练习两到三个新合唱;(2)校本课程合唱推广a、每班选出两个优秀学生,培养领唱;b、每

2、班排出一首合唱;3、三年目标能够代表新郑市参加上级举办的各项活动。三、实施措施1、整体思路(1)校队方面以建立校合唱队为主,建立特长班,特长班的学生以选择三至六年级的优秀学生为主,利用周二到周五的三四节课来培训;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发声练习、呼吸练习、视唱(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节奏等。(2)校本课程合唱的推广合唱以班级普及为辅,在各个班级培养领唱作为校合唱队的后备队员或领唱,利用音乐课课内时间训练,主要训练发声、呼吸、节奏等几个方面。2、实施方法(1)校队方面在训练发声、呼吸、节奏、视唱时,所有校队人员在一起训练,在对作品训练时,由于目前以学生的程度,他们不能看谱演唱,所以两个声部要分开训练,到

3、各声部训练完毕后,再合在一起进行演唱。(2)校本合唱的推广班级合唱的推广,以训练发声、节奏、呼吸为主,培养领唱,在对作品训练时,在课堂上分开学习,然后一起合起来演唱。(3)训练的具体内容 a、发声练习气深、高位、直声的三者结合是合唱共性的关键,我们的学生都没有经过正规发声训练,声音不仅“白”而且“扁”,气吸的也十分浅,演唱位置低,口腔内部打不开,下巴紧。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先采用哼鸣进行练习,以便可以尽可能统一声音位置,取得声音的共性。本学期由于新郑市第六届教育艺术,所以在训练时我将采用突击加强的稳而有效声音发声练习,除了哼鸣练习,还要进行流畅级进的的发声练习以及高位置练习,以促进学生快速的感

4、觉到演唱时发声的感觉。在发声训练中,还要注意结合咬字吐字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将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用普遍话正确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用,对准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当咬字唱词训练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合唱训练才会更加顺利的进行。b、呼吸训练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在训练合唱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呼吸法。一般用两种呼吸方法训练。舒起练习。吸气时,根据指挥手势,口鼻一起缓缓吸气,吸后停留瞬间,用轻柔的“嘶”声,有控制地慢慢呼出。突起练习。缓吸后停一会儿,用跳音“嘶、嘶、嘶、嘶”

5、将气呼出。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在发声练习中便逐步感觉到了气息的支持,并能逐步运用到歌唱中来。c、视唱练习视唱,主要是训练学生音准,以及为以后学生能够看谱演唱打下基础,这在音乐教学中是最难的一部分,在对我校的学生进行训练时,结合柯达伊手势这种方法,在效果上会更好一些,更能够让学生主观的感觉到每个音的音高,从而提高视唱的水平。d、节奏练习我校的学生包含一年级在内,对最基本的节奏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学生还不能学以致用,因此,在合唱训练时只需要将这些节奏型带入到歌曲中,让学生知道节奏型在歌曲的作用,以及在演唱时,应该怎样正确的演唱每个节奏型的速度。(4)二声部的合唱 a、熟悉歌曲,

6、掌握旋律在合唱训练中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但是这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方法,所以在练习时要采用分声部学习,分声部练唱,而且每次练唱都要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还要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b、二声部的结合先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然后才可进入填词演唱阶段。c、歌曲的艺术处理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就要及时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使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能

7、够整齐、统一,速度、力度与表情相溶配合。同时加入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和乐器伴奏。丰富对歌曲的表现力。在合唱训练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出自己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这样才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3、阶段计划(1)第一阶段三月份还剩半月的时间,前阶段首先要对校合唱队的队员进行确定筛选,加紧训练发声、呼气练习,初步了解对各声部的旋律。(2) 第二阶段四月份从1号开始到10号,十天的练习,要求将各声部每个队员都能将自己声部的旋律演唱的十分准确,并处理各个声部旋律的强弱情感;11号到25号,能够让两个声部合在一起,纠正两声部结合时出现的节奏、音准等错误,处

8、理声部结合是换气、强弱的感情处理。25号到30号,规范声部结合时,两声部的发声、呼气、强弱、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力求做到声音声部的统一。(3)第三阶段五月份,1号到新郑市教育艺术节这一段时间,为合唱编排舞蹈动作,丰富演唱合唱时的视觉效果。(4)第四阶段新郑市第六届教育艺术节结束后,总结合唱表演上的不足,加紧改正训练,准备我校六月份音乐艺术节的表演。(5)第五阶段六月份我校音乐艺术节到期末这段时间,对学生的训练除了发声、呼吸以外,侧重点主要放在视唱练习训练音准上,不再学习新的合唱曲。四、预期效果通过本学期的合唱训练,校合唱队的学生能够了解二声部合唱的在声音、呼吸、节奏上的配合,掌握合唱基本的发声方法。五、期末汇报展示以表演的形式对合唱曲、视唱、节奏、发声练习作展示,进行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