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1601058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及能力模块一(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 学前儿童的发展,1.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可以把婴幼儿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婴儿期(01岁); 幼儿早期(13岁); 学前期(36岁)。 2.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3.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遗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奠定了幼儿身心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3.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2)生

2、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即说明,人的生理成熟对幼儿学习技能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超越或落后于生理成熟水平的教育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格塞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

3、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3.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3)环境 环境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变化,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 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幼儿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3.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4)幼儿教育 教育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它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选择和利用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的因素,控制或克服不利因素,使各方面影响都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 (5)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幼儿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幼儿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映能力。,4.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英国 环境决定论(华生)美国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美国 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前苏联,5.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 由不明显的量变到根本性质变的复杂过程: 幼儿身体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幼儿身体发育不是成比例地发

5、展; 幼儿身体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 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密切相关; 幼儿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6.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7.幼儿身心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研究发现,很多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诸如发育迟缓、肥胖和自闭倾向等方面的问题和障碍。,8. 幼儿动作与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 (1)从上而下 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进行。 (2)由近而远 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

6、,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较迟。,(3)由粗到细 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先发展,小肌肉的精细动作随后发展。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儿童开始学会控制身体各部位的小肌肉的动作。 (4)由头至尾 对头部的控制早于手臂和躯干,对手臂和躯干的控制早于大腿。 (5)由整体到局部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以后儿童的动作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9.幼儿的认知发展 (1)幼儿的注意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幼儿分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活动单一,较为单调; 无关刺激的干扰; 较难进行注意的转移; 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2)幼儿

7、的记忆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发展;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开始发展;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开始发展。 幼儿记忆的培养 运用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开展幼儿喜欢的游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运用动作演示;善用比喻,促进幼儿的理解;鼓励幼儿的发散思维;布置作业,强化记忆;综合归类;加强复习。,(3)幼儿的想象 幼儿想象的特点 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初步发展;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 幼儿想象的培养 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各种艺术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4)幼儿的思

8、维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5)幼儿的言语 幼儿语音的发展 幼儿发音越来越准确;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为34岁;幼儿对声母、韵母的掌握程度不同;语音意识逐渐发展。 幼儿词汇的发展 词汇数量逐渐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积极词汇的增长。 幼儿所使用的句子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在实践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

9、语言环境;随时随地进行言语教育;注重因材施教。,10.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11.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1)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10、的一般趋势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花; 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2)依恋 依恋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有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36个月); 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2岁); 目标调节阶段(2岁以后)。,(2)依恋 依恋的类型 回避型、安全型、反抗型。 依恋的影响因素 抚养方式;抚养的稳定性;家庭因素;儿童的特点;父母的依恋风格。 (3)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教会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12. 幼儿的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1)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

11、育因素、早期童年经验。 (2)四种气质类型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幼儿性格的发展 活泼好动、喜欢交往、模仿性强、好奇好问。,1.典型的胆汁质特点的人物代表: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2.典型的多血质特点的人物代表: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3.典型的粘液质特点的人物代表:水浒传中的林冲、西游记中的沙和尚。 4.典型的抑郁质特点的人物代表: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例题 .单选题】 孩子从刚出生开始,就显出个人特点的差异,这主要是( )的差异。 A言语特征 B记忆过程 C思维特征 D气质类型,【答案】: D 【解析】:气质类型主要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

12、差异。,材料分析题:(2014年11月) 小虎精力旺盛爱打抱不平,做事急躁马虎爱指挥人,稍有不如意大发脾气动手打人,事后也后悔但难克制。 问题: 你认为小虎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虎的老师,你准备如何根据气质类型的特征实施教育。,(1)小虎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因为胆汁质的幼儿气质特点: 热情主动,精力旺盛, 但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脾气多暴躁,行为易改变,缺乏耐性。 (2)对于像小虎这样胆汁质的学生,可以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不宜轻易激怒他,对他如果进行批评时要讲明道理并有有说服力,进行耐心地说服,尤其注意态度不能简单粗暴, 避免矛盾激化。要培养小虎的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

13、、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严格要求其纪律性,不能随意发脾气更不能动手打人。要求小虎要遵守纪律,不能离开班集体, 要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在给予他参加多种活动机会的同时,要培养其稳定的心趣;在发展朝气蓬勃、满腔热情的同时,要针对他的做事急躁马虎、粗心大意、虎头蛇尾进行教育。,(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初期,幼儿还不会真正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等。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有时会对成人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还能够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评价也比较细致全面。总体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 (5)幼儿需要的发展特点 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

14、整体结构;有时需要有所发展。,(4)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幼儿初期,幼儿还不会真正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等。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有时会对成人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还能够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评价也比较细致全面。总体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 (5)幼儿需要的发展特点 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有时需要有所发展。 (6)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 3岁左右的非社会性的游戏;4岁左右的联系性游戏;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5岁以后的合作性游戏。,(7)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游戏活动兴趣方面 男孩更喜欢

15、运动性、竞赛性的游戏,甚至是彼此之间进行身体冲突的游戏;女孩则喜欢过家家等角色游戏。 性别偏好方面 3岁以后,幼儿在选择游戏伙伴的时候,产生了明显的性别偏好,即喜欢选择同性别的幼儿。 个性与社会性方面 女孩比男孩更安静、乖巧,更懂得关心、同情他人;男孩的好奇心比女孩更旺盛,在与人交往时更具有攻击性。,(8)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移情。 (9)幼儿攻击方式的变化 2-3岁孩子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 (10)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父母的抚养方式、榜样

16、、强化、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挫折,挫折是个体在活动过程中受到障碍或干扰时的一种沮丧失落的情绪状态)。,(11)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创设非攻击性的环境; 允许幼儿适当地宣泄情绪; 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13.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影响幼儿道德发展的因素: (1)智力; (2)性别; (3)亲子关系; (4)友伴关系; (5)社会文化背景。,14.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1)萌发幼儿对祖国的爱; (2)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 (4)培养幼儿勤劳、简朴的品质; (5)培养幼儿大方、好客、不自私,能约束自己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 (6)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15.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速度和方向各不相同,其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气质、性格、智力、性别、学习类型等。 16.幼儿教育研究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