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1-3题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598821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1-3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述类文本1-3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述类文本1-3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述类文本1-3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述类文本1-3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1-3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1-3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1-3题,20072011年课标卷论述类阅读一览表,命题特点:,1在材料选用上,取材广泛,论述类会关注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扬,同时注重社会进步性、提升文化素养。 2在难度的控制上,相对稳定。总体字数大多在8001100字之内,多是摘编,不会撞车。平时的阅读选材要注重与考试、命题的素材对接。以下内容的文章应加以关注: 有关历史现象、历史人物 有关历史古迹或文化传说、考古发现 有关音乐、绘画、书法、美学、文学欣赏、建筑、陶瓷、服饰 有关涉及唐诗、宋词、元曲、传统经典、汉学、汉字 与当代社会发展有关的节能减排 、和谐发展 3在考点测试中,重视考查概念的理解、信息的筛选、辨

2、析能力,突出有效信息的快速提取。试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也基本稳定。,圈点勾画,瞬间记忆,养成好习惯:圈、点、画,养成分段概括,梳理内容的习惯 采用对读的方法,悉心辨别选项与原文的区别: 审明问题之后,到原文找到问题的根植点:有 效答题区间。与选项逐一比对,求同析异。 高考理科状元张振说:“论述类文本阅读无论什么时候,都牢记一条:一定要从文章找到判断的依据。除了一些常识,尽量将自己放在对文章内容一无所知的位置上,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设误技巧,对比损耗,笔者在一次高考评价会上,曾经听西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王本朝说“头疼”:选文难,设题难。 了解鬼把戏,走出迷魂阵: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

3、然, 或然与必然,先期与后期主要与次要,言此与言彼 肯定与否定 客观与夸大 有据与凭空,解剖麻雀,教给方法,1.通全文,抓要义,在“读”上下功夫。 通读全文,对文中出现的概念、判断进行圈点勾画。圈点勾画一有利于瞬间记忆、把握概念内涵和判断的性质(全称、单称、特称,必然、或然、实然,充分、充要、必要);二有利于平静心态,集中精力地阅读文章,所做的勾画标记还可以帮助你在解题时迅速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勾画时也要注意一些关联词语和标志性语言,“即”、“也就是”、“通俗地说”、“大而言之”、“总之”“因此”“表明”“显示”等。在勾画的基础上,借助概括段意、层意,理清文章思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2.审题

4、目,找对应,在“找”上动脑筋,审清文后所供四道题目的具体要求,命题点是什么,命题的根植点在哪儿,是选是还是选非,是侧重理解还是筛选,是着眼局部还是整体。加强求同辨异,以准确地审清题意。审清题意后要到相应的段落去搜求有效的阅读区间。每个选项往往对原文的语句加以转换重组构成的。到原文中尽可能的找出每一个选项所对应的语句。 找到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语句。如下文所标。,3.明干扰,辩出入,在“比”上显能耐。,命题者为了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确认能力,在设置选项时常常将选项表述的“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似是而非”是将选项表述的与原文对应语句十分相近,却在某些细微而关键之处稍加改动,使原文的信息产生错位或损

5、耗。概览历年高考题可知“似是而非”的具体做法有:偷换概念、扩大外延、改换性质、生造因果、颠倒次序等。“似非而是”则是将选项表述的与原文对应语句相差甚远,却是原文信息合理正确的转换。概览历年高考题可以归纳出“似非而是”的具体做法有:合理概括、恰当引申、正确推理、逆向推断等。带着这些解题经验,拿选项表述和原文对应语句两相对照,仔细比较选项与原文有无差别:从范围的大与小,事理关系的有和无,判断性质的是与非、实或未,表述的偏与全等方面。两相对照,答案昭然。,【最后一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

6、6A 6-B,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9-A。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 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

7、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 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7B。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人7-D8-C,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7-C: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

8、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6-C。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8-D。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

9、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文本思路结构,人生四境界 分述欲求境界 求知境界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 合说四种境界关系,6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人生的四个境界还是人生境界)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张冠李戴又何妨,偷换概念)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

10、生的不同阶段。 【答案】A,7.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主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答案】B,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

11、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答案】B,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1-A。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

12、繁难复杂3-A,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1-C。,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3-A。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2-A,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3-A,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13、,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2-B。,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1-D。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2-C3-B。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

14、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3-C。,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3-D。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文本思路结构】,书法艺术 隶篆真草演变

15、唐时出现书法流派 书法来历和作用 选文围绕人们喜闻乐见的书法艺术组织材料,有一定的知识性;文字平易,行文流畅,可读性较强,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原文是说由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才使得“书”与“金”“石”“画”并称,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原文并没有说“金”“石”“画”在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B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16、是正确选项。从文化常识看,虽然在历史上“金”“石”“画”的影响也较深远,但是跟书法相比还是有相当的距离)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答案】 B,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章草是用汉隶的笔法写的,而如果用真书的笔法来写章草,就形成了草书;这一种草书,到东晋以后跟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也就是两个不同来源的草书合流。而B项的后半部分说草书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这就明显误解了原文)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