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1597784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6.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资料-第六章传染病流行病学改(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第六章,课程名称:军队流行病学 授课单位:军队流行病学教研室 学员年级:高原医学2010级本科 授课教员:张耀,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引 言,问: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 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 第四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第五节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目 录,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古代人类与

2、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近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现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现状,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天花,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脊髓灰质炎,禽流感,SARS,猪链球菌病,猴痘,军团病, 埃博拉出血热. 结核,霍乱,鼠疫,疟疾,麻疹,出血热,炭疽病, 梅毒,淋病,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结核病 2007年全球新发肺结核病例890万人,死于肺结核的人数高达170万 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每年新发现145万患者,死亡13万人,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暴发,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霍乱 1961年由埃尔

3、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大流行,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350万 1992年,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发病10余万,1999年霍乱世界分布,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疟疾 1997年就与厄尔尼诺现象一起造成150270万人死亡,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艾滋病,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WHO估计,全球目前有33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成年人约为3080万,15岁以下的约为250万 2007年全球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预计为250万,相当于感染者每天增加6800人,SARS,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2002-2003年全球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发病波及32个国家

4、和地区 中国内地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SARS病例5327例,病死率6.6%,全民动员抗击SARS,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印尼 确诊141例 死亡115例 病死率81.6% 越南 确诊107例 死亡52例 病死率48.6% 埃及 确诊53例 死亡23例 病死率43.4% 中国 确诊37例 死亡25例 病死率67.6% 泰国 确诊25例 死亡17例 病死率68.0%,禽流感(H5N1)正在世界蔓延,图11-2 2006年我国禽流感发病情况,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史简介,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世界卫生报告,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

5、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定义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获得免疫者,生长繁殖,排出,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携带者,患者,死亡,病原体,传染病传播示意图,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一、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指体内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分类: 受感染的人 受感染的动物,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受感染的人 病人 病人在其病程的不

6、同阶段,如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因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频率不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同。,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人作为传染源按病程分为:,潜伏期( 麻疹、水痘、菌痢) 临床症状期(大部分传染病) 恢复期(菌痢、伤寒、乙肝),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确定接触者的检疫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携带者(carrier) 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统称为病原携带者。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

7、带者(暂时、慢性;伤寒、霍乱、乙肝) 健康病原携带者,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伤寒玛丽;乙肝、乙脑),(麻疹、霍乱、菌痢),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人类感染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zoonosis),又称人畜共患病 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狂犬病、钩体、 流性出血热) 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病(人型肺结核、阿米巴病) 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病(血吸虫) 真性人畜共患病(绦虫病),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二、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

8、流行过程,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 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热 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 风疹、梅毒,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 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飞沫传播 (流感、流腮、麻疹) 经飞沫核传播 (白喉、猩红热、结核) 经尘埃传播 (结核、炭疽),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传播途径容易实现,迅速广泛、发病率高 多数表现季节性,冬春季节高发 少年儿童多见 在病后免疫持久或病原体变异人群中,发病呈现

9、周期性 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有城乡差别,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水媒传播(water-borne infection) 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经疫水传播两种方式 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饮用水传播的因素有: 病原体的种类及存活条件 水的污染程度与面积 供水方式及范围 饮用前是否处理 自然因素:洪水,(55年新德里HEV污染),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 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 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经

10、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病人有接触疫水史(劳动、游泳、洗澡) 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 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接触疫水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infection) 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白喉、结核)的传播方式,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食物被病原体污染的原因有: 食物本身带病原体(1988年上海甲肝) 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被污染,手污染后接触食物 污染水洗食物、水果、器具 粪便灌溉蔬菜、瓜果 虫媒机械传播 经空气、飞沫及尘埃等污染食物,经食物

11、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未吃者不发病 患者分布与食物供应食范围一致 年龄、性别、职业无差异 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 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接触性传染病“拖尾”现象),经接触传播(contact infection) 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性病、狂犬病、鼠咬热、飞沫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肠道传染病、白喉、结核、疥疮),第二节 传染病流

12、行过程,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间的传播 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 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虫媒传播(insect-borne transmission) 是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而造成的感染,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 机械性传播: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肠腔或体腔内经过繁殖、发育后,感染易感者(鼠疫与跳蚤;蚊虫与微丝蚴;按蚊与疟原虫),第二节 传染

13、病流行过程,蚊子传播西尼罗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经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有: 严密的地区性 明显的季节性 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 控制媒介节肢动物后,发病可明显下降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infection) 指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土壤污染 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 埋葬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尸体 意义大小 病原体存活力 土壤污染程度 人的接触机会,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医源性传播(medical transmiss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

1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器械、针头、采血器等 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输血、生物制品或 药物受污染引起,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 经胎盘传播(病毒类) 上行性传播(球菌类) 分娩时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问:AIDS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 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既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还可通过注射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及母婴传播。,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人群易感性 (

15、herd susceptibility),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人群对某病的易感性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人群和免疫人群所占的比例大小 易感性对流行过程有一定影响,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减少 病原体变异,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最基本的对策,“五苗防七病”) 隐性感染或传染病流行 人群一般抵抗力提高(合理膳食、全民健身计划),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自然因素 气候 地理因素 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分别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

16、感人群均有影响,社会因素 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 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战乱,难民潮,原油污染,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一、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疫源地 (epidemic focus)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疫点与疫区)。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 传播途径的特点 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我国鼠疫疫源地-1995,第三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相关概念,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出病原体(痊愈) 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所有的易感接触者经过了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被证明未受感染,第三节 传染病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