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心理发展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596157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心理发展(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讲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2,小学儿童-童年期儿童 此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时间段:6、7岁-11、12岁 潜伏期(弗洛伊德):平静时期,性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性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学龄期(艾里克森):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突出特点:以学习为主导活动,3,一、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 (一)身高/体重(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 ) 小学儿童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5厘米左右,体重平均每年增长2-2.5千克。 骨骼: 骨化:指骨骼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变硬的过程。骨骼是由韧而弹性的胶质和脆而硬的石灰质组成,年龄越小胶质的比例越大,发育成熟

2、时,骨化完成。,4,牙齿: 换牙变化很大,正由乳齿改换为永久齿。 心脏和血管:比成人小,但新陈代谢快,心脏成长速度落后于血管,心率 淋巴系统的发育 在儿童中期,淋巴系统发展到最高峰,已达到成人的200%左右,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已获得相当的免疫力,身体健康达到最旺盛的阶段。,5,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6,(二)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大脑皮层 枕叶 颞叶 顶叶 额叶,7,二、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一)注意力的发展及培养 1、注意可分为三种类型: (1)无意注意-注意举例“万绿丛中一点红” (2)有意注意-听

3、老师讲数学 (3)有意后注意-随着练琴时间的推移,小孩慢慢发现弹琴是一件愉快的事,弹琴过程中能随时保持注意,下面编排了50个数字,请你在这些数字中按顺序找出3个连续数字,(如10、11、12或42、43、44等等。 34 19 42 54 45 26 16 39 28 57 40 35 14 56 30 12 29 44 51 23 50 43 36 24 11 37 20 55 32 47 25 41 17 53 38 13 22 48 10 58 52 18 21 31 46 27 49 33 15 59,在视觉注意中,眼睛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注视 跳动 追随运动,被试审阅照片时的眼睛移

4、动情况,10,2小学儿童注意力的发展 (1)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缺乏自觉性,表现为自己不会主动确立目的,需要教师或其它成人给定目的; 在注意进程中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儿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而且有意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于无意注意。,11,(2)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注意的品质: 注意的广度:较小,随着年龄增长 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 注意的转移:能力迅速发展,12,3小学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1)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 脑营养、保

5、证孩子足够的睡眠、不能让孩子过度疲劳 (2)保持环境安静,排除干扰因素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把握孩子现有的知识基础 (5)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学习,13,(二)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1记忆 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和加工、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过程。,14,2小学儿童记忆的特点 (1)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理解(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 (2)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对具体直观的事物记得牢,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的记忆有较大的困难。 开始以书面言语的形式进行学习。 逐渐学会用重复、

6、练习来保持信息。 (3)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逐渐学会使用系统搜索和用追忆去提取信息,15,(三)想象力的发展 1想象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现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也可以划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而表征则是指这种形象形成的过程。 想象则是人脑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即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6,2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 (1)小学儿童想象有意性的发展 想象力又显得贫乏、简单 (2)小学儿童想象现实性的发展 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17,(3)儿童想象创造性的发展 儿童想象逐

7、渐独具创造性 (4)儿童想象概括性的发展 想象从具体性、直观性向概括性、逻辑性发展,表现为想象所凭借的依托物由实物向词语演变。,18,(四)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1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儿童思维的发展 (1)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是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的关键时期。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19,(2)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 小学儿童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的概括,越来越多地转入到对本质属性的概括。儿童概

8、括水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直观形象水平 低年级 第二阶段 形象-抽象水平 中年级 第三阶段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高年级,20,按照皮亚杰的划分: 小学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特点: 可逆运算 守恒:在儿童的具体运算阶段,已在多方面具备了守恒的能力。 指儿童能认识到同一事物不论其形状或存在方式如何变化,其量保持不变。尽管一个实物的别的知觉的特征改变了,但它的某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去中心化:但未必能系统地进行抽象推理或假设检验,21,四、小学儿童的学习 学习的定义: (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主要

9、指学生的学习 (广义):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22,(一)小学儿童的学习特点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联系 学习兴趣: 过程内容 学习态度: 对教师 对集体 对作业 对评分 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23,1、学习动机 初入学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活和学习的意义,学习的动机常常是被动的,容易受外界的具体因素影响。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的动机逐渐和社会意义相联系,但仍很浅近。到了高年级,大多数儿童的学习动机是为了能考上重点中学,可以受到父母的奖励和别人的赞扬。一部分儿童也考虑到遥远的将来的动机,开始具有了重大社会意义的学习动机。 儿童的年级越低,

10、学习动机越具体,儿童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为学习兴趣所左右。Back,24,2、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具有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25,由对学习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到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性兴趣。 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

11、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开始发展。 游戏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 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渐扩大和加深。 BACK,26,3、学习态度 指学生对待学习时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反应倾向) (1)对教师的态度 对教师怀有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之情 有选择的、怀疑的态度 (2)对集体的态度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开始具有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开始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增强了责任感。 (3)对作业的态度 (4)对评分的态度 BACK,27,4、学习习惯 习惯

12、是指人经过多次练习强化而逐渐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行为习惯是指人的言谈举止、思维反应经过长期的训练强化,而逐渐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儿童心理和解决主客观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儿童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保证学习优胜,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28,学习习惯 日常学习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习惯、书写习惯、订正习惯、听课习惯、课堂交流习惯、动脑习惯、阅读习惯、善于观察乐于动手习惯。 切记不要过多帮助,甚至包办代替 BACK,29,(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1

13、、学习障碍(学习困难,learn disability,LD)的界定 最早由Kirk自1963年提出。 美国残障者教育法案(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s, IDEA)提出: 特殊学习困难指那些在一种或多种基本心理过程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这些基本心理过程与理解和使用语言(说或写)有关,障碍可能表现在听、思维、阅读、写作、拼写或进行数学计算方面的能力不完备。包括以下情况:知觉障碍、脑损伤、轻度脑功能失调,诵读困难和发展性失语症;不包括由于视觉、听觉或运动,智力落后,情绪障碍或环境,文化和经济上的劣势引起的学习问题。,30,学习障碍(LD)

14、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本心理过程异常,导致儿童在言语、阅读、书写、拼音、认知、综合能力或运动技能等方面发展的缺陷。(国内定义) DSM-IV:儿童未达到预期水平而表现出的特定学习技能(包括阅读、书写、算术等)的缺陷。 CCMD-3: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包括特定阅读障碍、特定拼写障碍、特定计算障碍和混合性学习技能障碍等。,31,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 差异性;实际行为与所期望行为 缺陷性;特殊的行动障碍 集中性;集中在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 排除性:不同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滞问题所引起,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32,学习障碍儿童表现出如下特点: 先天的、不可逆的、终身的

15、、外表看不出来的 脑神经发育异常、但智力正常 一般智力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原则 男女比例约为8:1 不是不肯专心,而是做不到 在听、说、读、写、运算的学习会一项或多项的显著困难 学习成就和潜在能力间有很大差距或是本身不同能力间的差异很大 和先天遣传相关,也和后天疾病有关,如生产前胎儿脑部发育不完全,生产时因外力的介入而受损等等。 心理学、医学界对学习障碍发生的原因还在探索,33,智力正常,他们只是在听、说、读、写、算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学习困难。,34,智商分布曲线,35,36,Beethoven Carl Lewis Winston Churchill Thomas Edison Henry

16、 Ford Albert Einstein,或许他们在学习方面有许多不尽理想的地方,但当摒弃学习因素后,仍有许多成功人士。,37,2、学习障碍的分类和鉴别 (1) 分类 以学习困难所发生的学业领域为依据 语言接受和表达困难 阅读书写困难 算术/数学困难 柯克的划分: 发育性学习障碍-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学业性学习障碍-阅读缺陷、算术缺陷、书写和拼写缺陷 潜在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差距过大-学习障碍,38,(2)鉴别 智力标准: 智商的下限大约在70-75。 学习不良的学业界定: 学科统测成绩中低于平均分25个百分等级 临床观察标准: 课堂学习中反应迟缓、记忆效果差、注意力涣散、解题或回答问题思路混乱、言语障碍、行为问题。,39,(3)小学生学习障碍的表现(症状): 突出特点:学习成绩不好,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 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 其它,40,感觉动作方面:如走、跑、做坐姿势不佳;动作太快或太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