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7159502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设a=sin145,b=cos52,c=tan47,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BcbaCbacDacb2 已知函数与轴的交点为,且图像上两对称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则使成立的的最小值为( )1111A B C D3 设向量,满足:|=3,|=4, =0以,的模为边长构成三角形,则它的边与半径为1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最多为( )A3B4C5D64 数列an满足a1=3,ananan+1=1,An表示an前n项之积,则A2016的值为( )ABC1D15 利用独立性检验来考虑两个分类变

2、量X和Y是否有关系时,通过查阅下表来确定断言“X和Y有关系”的可信度,如果k5.024,那么就有把握认为“X和Y有关系”的百分比为( )P(K2k)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25%B75%C2.5%D97.5%6 (m+1)x2(m1)x+3(m1)0对一切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A(1,+)B(,1)CD7 已知是等比数列,则公比( )A B-2 C2 D8 已知某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年降水量的影响,施工期间

3、的年降水量X(单位:mm)对工期延误天数Y的影响及相应的概率P如表所示:降水量XX100100X200200X300X300工期延误天数Y051530概率P0.40.20.10.3在降水量X至少是100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15天的概率为( )A0.1B0.3C0.42D0.59 设a0,b0,若是5a与5b的等比中项,则+的最小值为( )A8B4C1D10已知,那么夹角的余弦值( )ABC2D11一个多面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点是边上的动点,记四面体的体积为,多面体的体积为,则( )1111A B C D不是定值,随点的变化而变化12函数f(x)=lnx+1的图象大致为( )ABCD

4、二、填空题13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方程为cos=5,则点(4,)到直线l的距离为14若与共线,则y=15已知直线l:axby1=0(a0,b0)过点(1,1),则ab的最大值是16设函数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且对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母线相等,底面半径也相等,则侧面积之比是18已知函数y=f(x),xI,若存在x0I,使得f(x0)=x0,则称x0为函数y=f(x)的不动点;若存在x0I,使得f(f(x0)=x0,则称x0为函数y=f(x)的稳定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是函数g(x)=2x21有两个不动点;若x0为函数y=f(x)

5、的不动点,则x0必为函数y=f(x)的稳定点;若x0为函数y=f(x)的稳定点,则x0必为函数y=f(x)的不动点;函数g(x)=2x21共有三个稳定点;若函数y=f(x)在定义域I上单调递增,则它的不动点与稳定点是完全相同三、解答题19已知函数f(x)=2|x2|+ax(xR)(1)当a=1时,求f(x)的最小值;(2)当f(x)有最小值时,求a的取值范围;(3)若函数h(x)=f(sinx)2存在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20已知函数f(x)=ax2+lnx(aR)(1)当a=时,求f(x)在区间1,e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如果函数g(x),f1(x),f2(x),在公共定义域D上,满足f1

6、(x)g(x)f2(x),那么就称g(x)为f1(x),f2(x)的“活动函数”已知函数+2ax若在区间(1,+)上,函数f(x)是f1(x),f2(x)的“活动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21已知矩阵M所对应的线性变换把点A(x,y)变成点A(13,5),试求M的逆矩阵及点A的坐标 22【南师附中2017届高三模拟二】已知函数(1)试讨论的单调性;(2)证明:对于正数,存在正数,使得当时,有;(3)设(1)中的的最大值为,求得最大值23已知p:x2+2xm0对xR恒成立;q:x2+mx+1=0有两个正根若pq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

7、,已知与相切,为切点,过点的割线交圆于两点,弦,相 交于点,为上一点,且()求证:;()若,求的长龙湾区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解:a=sin145=sin35,b=cos52=sin38,c=tan47tan45=1,y=sinx在(0,90)单调递增,sin35sin38sin90=1,abc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运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 【答案】A【解析】考点: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3 【答案】B【解析】解:向量ab=0,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4,5,进

8、而可知其内切圆半径为1,对于半径为1的圆有一个位置是正好是三角形的内切圆,此时只有三个交点,对于圆的位置稍一右移或其他的变化,能实现4个交点的情况,但5个以上的交点不能实现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采用数形结合结合的方法较为直观4 【答案】D【解析】解:a1=3,ananan+1=1,得,a4=3,数列an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数列,且a1a2a3=1,2016=3672,A2016 =(1)672=1故选:D5 【答案】D【解析】解:k5、024,而在观测值表中对应于5.024的是0.025,有10.025=97.5%的把握认为“X和Y有关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独立性

9、检验的应用,是一个基础题,这种题目出现的机会比较小,但是一旦出现,就是我们必得分的题目6 【答案】C【解析】解:不等式(m+1)x2(m1)x+3(m1)0对一切xR恒成立,即(m+1)x2(m1)x+3(m1)0对一切xR恒成立若m+1=0,显然不成立若m+10,则 解得a故选C【点评】本题的求解中,注意对二次项系数的讨论,二次函数恒小于0只需7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等比数列中,,.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8 【答案】D【解析】解:降水量X至少是100的条件下,工期延误不超过15天的概率P,设:降水量X至少是100为事件A,工期延误不超过15天的事件B,P(A)=0.6,P(AB)=

10、0.3,P=P(B丨A)=0.5,故答案选:D9 【答案】B【解析】解:是5a与5b的等比中项,5a5b=()2=5,即5a+b=5,则a+b=1,则+=(+)(a+b)=1+1+2+2=2+2=4,当且仅当=,即a=b=时,取等号,即+的最小值为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以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问题,注意1的代换10【答案】A【解析】解:,=,|=, =11+3(1)=4,co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夹角公式,属于基础题11【答案】B【解析】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2【答案】A【解析】解:f(x)=lnx+1,f(x)=,f(x)在(0,4)上单

11、调递增,在(4,+)上单调递减;且f(4)=ln42+1=ln4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导数的综合应用及函数的图象的应用二、填空题13【答案】3 【解析】解:直线l的方程为cos=5,化为x=5点(4,)化为点到直线l的距离d=5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基础题14【答案】6 【解析】解:若与共线,则2y3(4)=0解得y=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其中根据“两个向量若平行,交叉相乘差为零”的原则,构造关于y的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 【解析】解:直线l:axby1=0(a0,b0)过点(1,1),a+b1=0,即a+b=1,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故ab的最大值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基础题16【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故得不等式,即,由于,令得方程,因 , 故,代入前面不等式,并化简得,解不等式得或,因此, 当或时, 不等式成立,故答案为. 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点;2、韦达定理及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点、韦达定理及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难题.要解答本题首先利用求导法则求出函数的到函数,令考虑判别式大于零,根据韦达定理求出的值,代入不等式,得到关于的高次不等式,再利用“穿针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