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态(刘)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1585998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8.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生态(刘)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微生物的生态(刘)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微生物的生态(刘)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微生物的生态(刘)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微生物的生态(刘)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生态(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生态(刘)(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微生物与物质循环;,生态学研究范围:生物圈(biosphere)、生态系统(ecosystem)、群落(community)、种群(population)。 研究意义: 理论:地球进化和生物进化原因 实践:开发菌种资源、防治有害微生物、新的微生物农药、菌肥、医药、

2、混菌发酵、生态农业,促进探矿、冶金、环保、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开发生物能等,9.1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及菌种资源的开发,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北方民族大学,9.1.1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土壤中的微生物 水体中的微生物 空气中的微生物 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微生物学,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微生物的分布,生境的特征,微生物的分布是生境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对微生物的限制、选择的结果。,在某些生境中,高度专一性的微生物存在并仅限于这种 生境中,并成为特定生境的标志。,土壤中

3、的环境条件:营养、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压和温度条件都适于微生物的生活,是微生物的大本营、也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1.岩石在风化过程中产生的矿质元素和微量元素,能满足多数自养微生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为异养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2.土壤中的水分也可以满足微生物的要求。 3.土壤的pH接近中性,缓冲性也较强,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 4.肥沃的土壤具有较好的团粒结构,空隙中充满着空气和水分,为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5.土壤的保温性能好,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的变化不大。在表土几毫米以下,微生物便可免于被阳光直射致死。,一、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微生

4、物的数量:按种类递减 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 -108 -107 -106 -105 -104 -103个/g 耕作土壤中,细菌湿重约90-225kg;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计算,则所含细菌干重约为土壤有机质的1%左右。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物质转化,因此,土壤微生物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 若按生物量计算则各种微生物的生物量基本相当。,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关系。 表层耕作土中含量最高,耕作层厚度20-30cm,地表土受阳光直接照射,其中微生物含量较低。 采取土样时一般要刮开表土23cm后采样。,自然界江河湖海等各

5、种淡水与咸水水域中都生存着相应的微生物。 水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域的有机物、无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光照、酸碱度、渗透压、温度、含氧量和有毒物质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各种水系:,二、水体中的微生物,海水,平均含盐量:3.5%,密度大、渗透压高、冰点低 微生物组成: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多嗜盐、河口处有耐盐菌, 嗜盐菌:低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2-5%; 中等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5-20%; 高嗜盐菌:适于生活在盐浓度2030% 形 态:多有鞭毛,常见多形性、可变为球形、弧形、丝状及螺旋状,个体小; 生 理:兼性厌氧,生长慢,能在低营养下生活,常产色素,分解蛋白质能力强,解糖能力低,多嗜冷,

6、对热敏感; 分 布:不均匀,与水深成反比, 0-10米少 10-50米呈上升变化 50米以下数量减少 海底沉积物上多 常见菌种:假单孢菌、弧菌、螺菌、无色杆菌、黄杆菌,好氧菌的降解作用 原生动物等的吞噬作用 藻类对无机物的利用 致病菌一般对营养要求苛刻,因此在一般的水中只 能存活2-3天 水表微生物会受辐射等作用而被杀灭 由固形物吸附再沉积到水底, 水体的自净作用,总菌数: 100个/ml 大肠菌群: 3 个/L,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需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和一些中间类型的杆菌.,水体大量的有

7、机物或无机物,特别是磷酸盐和无机氮化合物,水的富营养化,藻类等过量生长,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异养微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 使厌氧菌开始大量生长和代谢,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H2S,从而导致水有难闻的气味,,鱼和好氧微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出现大量沉淀物和异常颜色,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水花”、“赤潮”,上述过程又称富营养化作用,它是水体受到污染 并使水体自身的正常生态失去平衡的结果。,“水花”或“水华”(water bloom):,藻类(主要是微藻)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出现颜色,并变得浑浊, 许多藻类团块漂浮在水面上形成。,赤潮或红潮(red tides):,在海洋中,某些甲藻类大量繁殖也可也

8、可以形成水花,从而使 海水出现红色或褐色。,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除通过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养殖 业外,很多藻类还能产生各种毒素,使动物得病或死亡,,因此由于富营养化作用致死的鱼等水产品不能食用,空气中的环境条件:无营养和水分、紫外线直射 存在状态:漂浮,短暂停留,以吸附于尘埃微粒上的形式存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数与微生物数量有直接关系。 分布:越接近地面的空气含菌量越高,目前人类检测到微生物存在的最高处为85km的高空。 种类:球菌、芽孢杆菌、产色素细菌、真菌孢子 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培养皿沉降法、液体阻留法 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与去除:紫外线照射、甲醛熏蒸、药物喷雾、过滤除菌等,常用的过滤介

9、质有棉花、纱布、石棉滤板、活性炭或超细玻璃纤维过滤纸等。,三、空气中的微生物,大气中的微生物来源,土壤、水体和其他微生物源。进入大气的土壤尘粒,水面吹来的小水滴,污水处理厂曝气产生的气溶胶,人和动物体表的干燥脱落物,呼吸道呼出的气体都是大气微生物的来源。 主要种类是霉菌和细菌,霉菌常见种类是曲霉、木霉、青霉、毛霉、白地霉和色串孢(Torulasp)等。细菌有球菌、杆菌和一些病原菌。,不同地点大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微生物引起的工业产品的霉腐,大量工业制品都是用动植物产品作原料来制造的,纤维制品、木制品、革制品、橡胶制品、油漆、卷烟、化妆品等,有些工业产品如塑料、建筑涂料等

10、也有很多微生物可以分解、利用,光学仪器上的镜头,建筑泥浆、钢缆、地下管道、金属材 料等,各种电讯器材、文物、书画等也可被多种特殊微生 物所破坏。,微生物在各类工业产品上的生长所造成的产品 的霉腐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另一方面,有时也努力想开发并推广使用可被 微生物降解的产品,或利用微生物的降解特性。,-生物可降解塑料,-开发、利用纤维素(能源、饲料),-苎麻脱胶,食品、农副产品上的微生物,很多微生物在食品、农产品上生长后会产生对人有害的毒素;,肉毒毒素、,黄曲霉素等,不利影响:,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不能再食用或使用;,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传染性疾病;,利用特定

11、的微生物制备风味食品,如酱制品、米酒、腌酸菜等;,有利影响:,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1、嗜热微生物,2、嗜冷微生物,3、嗜酸微生物,4、嗜碱微生物,5、嗜盐微生物,6、嗜压微生物,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研究意义:,(1)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2)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3)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六、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人体微生态 无菌动物和悉生生物 植物微生态,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1)人体微生态,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12、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 生物拮抗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学,菌群失调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和正常菌群之间以及正常菌群中各细菌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 如果生态平衡失调,以至机体某一部位的正常菌群中各细菌的比例关系发生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称为菌群失调。 菌群失调的常见诱因: 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同位素、激素、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功能失常也是重要原因。去除诱因后一般可使菌群复常,也有长期失调难于逆转的情况。 微生态制剂一般用于恢复肠道内的正常生态环境,若肠道

13、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服用。,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 特定条件包括: 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2)无菌动物和悉生生物,凡在其体内外检查不到任何正常菌群的动物,称为无菌动物。用无菌动物进行实验,可排除正常菌群的干扰,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深入、更精确地研究动物的免疫、营养、代谢、衰老和疾病等问题。 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无菌植物,称为悉生生物。,(3)植物微生态,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生活在根系邻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

14、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生活在植物地上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9.1.2菌种资源的开发,自然界的菌种资源虽十分丰富,但要设法从其中筛到较为理想的菌种也不十分容易。如链霉素的发现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分离样品中的微生物,通常情况下可分四步来进行: 1采集菌样 2富集培养 3纯种分离 4性能测定,采取土壤样品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土质肥,微生物含量高,特别肥沃的土壤中细菌多,放线菌少;在植物残体枯枝落叶下的土壤中较多含有拮抗性真菌。 离地面5-20cm处的土壤通气良好、不受阳光直射,喊菌量最高。 采土季节以春秋两季最好。 采土方法:选择适当地点、铲除

15、表土、取土样数十克,盛入事先准备的无菌防水纸袋中,其上记录采土时间、地点、植被情况等。 多点采土、混合分离,可以代表每一地块上的微生物分布平均情况,9.2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不同生物间的相互关系,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有利关系:互生 共生:互惠共生和偏利共生 有害关系:拮抗(偏害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一)互生,二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二者不形成共生组织(生命整体)的关系。 “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纤维素分解细菌固氮菌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第

16、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学,(二)共生,二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的特殊的共生体。 共生一般有二种情况:互惠共生(二者均得利)和偏利共生(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1) 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地衣藻类或蓝细菌和真菌的共生体 生理上的共生:其中蓝细菌和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而真菌则以其产生的有机酸分解岩石为藻类提供矿质元素。 结构上的共生:形成有固定形态的叶状结构。 细菌与原生动物间的共生关系:细菌栖息于原生动物细胞内,获得营养和保护环境;原生动物通过共生菌获得生长所需要的维生素及其它生长因子。,地衣:真菌与绿藻的共生,2)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根瘤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体。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 菌根:土壤真菌与植物根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