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151091 上传时间:2017-09-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2011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语文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为考试范围,从北京市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二、考试内容和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认识 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 3000 个左右会写。2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

2、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8)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9)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0)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并能够辨析、修改常见病句。(11)

3、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2文言文阅读(1)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见附录三)(2)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3)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的作家作品知识,了解推荐的文学名著。(见附录四)(三)写作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综合性学习1依据设置的情

4、境和提供的资料,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简单方案的设计。2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初步的认识。3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语文实践问题。第 2 页 共 9 页三、试卷结构(一)试卷分数、考试时间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二)考试内容及分配比例基础积累约占 24 分理解感悟约占 36 分文言文阅读 (约占 10 分)现代文阅读 (约占 26 分)表达交流 占 60 分(三)试题难度及分配比例较易试题约占 60 分中等试题约占 36 分较难试题约占 24 分(四)试题题型及分配比例选择题 约占 10 分填充题、简答题等 约占 50 分写作题

5、 占 60 分四、附录 附录一现代文文章示例1春 朱自清2背影 朱自清3藤野先生 鲁迅4散步 莫怀戚5范进中举 吴敬梓6故乡 鲁迅7孔乙己 鲁迅8变色龙 契诃夫9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10苏州园林 叶圣陶11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12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13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14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15沙家浜 汪曾祺16龙须沟 老舍附录二文言文阅读篇目1叔向贺贫 国 语2曹刿论战 左传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4鱼我所欲也 孟子5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6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7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8陈涉世家 司马迁第 3 页 共 9 页9出师表 诸葛亮10桃花源记 陶渊明11三峡 郦道元1

6、2与朱元思书 吴 均13陋室铭 刘禹锡14师说 韩 愈15小石潭记 柳宗元16捕蛇者说 柳宗元17活板 沈 括18醉翁亭记 欧阳修19岳阳楼记 范仲淹20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21读传 王安石22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23核舟记 魏学洢24口技 林嗣环附录三古诗文背诵篇目 1曹刿论战 左传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3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陶渊明5陋室铭 刘禹锡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乃记之而去。 ”) 柳宗元7岳阳楼记 范仲淹8蒹葭 诗经9观沧海 曹 操1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12使

7、至塞上 王维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15望岳 杜甫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1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20泊秦淮 杜 牧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 殊22登飞来峰 王安石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2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26游山西村 陆 游2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第 4 页 共 9 页28过零丁洋 文天祥29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30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3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附录四作家作品陶渊明 王维 李白 杜甫 白居易刘禹锡 柳宗元 范仲淹 欧阳修 王安石苏 轼 辛弃疾 马致远 吴敬梓 鲁迅老舍 朱自清 郭沫若 契诃夫诗经 左传 论语 孟子 战国策水浒传 西游记 朝花夕拾附录五 词语表 爱戴 爱慕 安抚 安排 安适 安稳 安详 安置 暗礁暗示 遨游 熬夜 傲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